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1473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各类事故案例汇编Word下载.docx

严格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

定期检查炉内壁保温材料完好,发现损坏,及时处理。

合成车间中变炉外壁超温事故

老系统大修中对中变炉炉内保温进行修复。

修复完成后,系统按方案进行中变的正常升温还原开车,某年某月7日对中变炉上段二层炉壁测温,发现炉壁温度在340~360℃范围内,处理外保温后仍普遍在310~320℃,超出设计温度。

1、直接原因:

施工队伍选择的施工方案及选择的保温材料存在问题,保温性能不佳,达不到其质量保证和保温要求。

2、间接原因:

(1)车间未按公司大修项目管理规定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上报。

(2)大修检修技术组未对此项目进行有效监管。

(3)工程部未按公司大修项目管理规定要求进行项目实施。

1、工艺防范措施:

车间制定专项制度,净化按照临时操作规程精心操作,避免温度和压力大幅度波动,认真巡回检查测温,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2、把中变炉列为重大危险点,车间加强监护和事故演习;

3、管理部门及车间要对外来施工队伍全面管理监督,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项目实施,车间要对所接受的检修后设备质量负责。

造气一车间9#烟囱内爆炸事故

某年某月22日,化工三班上白班、9:

10老系统副班长安排9#煤气炉停车下灰,9:

13操作工停车,到现场打炉盖点火,操作工到一楼监督下灰工清理灰斗、中心管、下气道的清理。

9#炉操作工确认清理工作完成后汇报班长安排开车。

9:

21分26秒开车后由于煤气的温度较高在烟囱内发生爆鸣事故。

接到9#煤气炉停车命令下灰时,未在吹风阶段停下来,而是变上吹后8~10秒才停车,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停车后上气道聚积煤气,应该是在吹风阶段停车,停车后上气道是一定的吹风气。

造成开车时,煤气带入烟囱与烟囱内的空气混合发生爆鸣。

操作工未按操作程序停车,安全意识不强。

1、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严格岗位操作法和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杜绝类似事故重演。

2、培训教育措施:

正确引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方针,安全为天、持之以恒。

教育职工明白爆炸对设备、工艺的危害性,要求职工严格岗位操作规程。

3、管理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进行考试提高素质,深入基层班组,参加班组的班前班后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

造气二车间2#吹风气回收总管爆炸事故

某年某月27日5:

50因系统短停,2#吹风气回收停车,燃烧炉自然降温,某月30日10:

00燃烧炉点火成功(T5:

400℃),5月1日早8:

00根据升温趋势图T5:

770℃,温度已具备回收吹风气,但当时系统负荷低单机生产,煤气炉开炉情况较少,依靠释放气继续提温升压。

8:

40系统组织负荷,开炉情况为1大3小炉供气,同时吹风气回收岗位,做回收吹风气前的准备工作,8:

40通知班长开八台炉南、北吹风气回收总管两个吹净阀和10#-12#炉吹风气回收总管一个吹净阀,置换吹风气回收总管,要求U型弯全面检查,防止加水过大,总管带水。

9:

45通知班组放掉13#、18#及10#炉U型弯水封,水封放掉后,9:

55回收13#、18#炉两个循环,回收同时吹风气操作工调节配风,释放气压力、燃烧炉温度、余热锅炉压力正常,在还没有通知10#炉回收时,10:

05分,813吹风气回收总管发生爆炸。

直接原因:

10#炉回收阀弯头长时间运行局部腐蚀出现漏点,回收阀快开门未关严,操作工放U型弯水封时,未及时发现,当13#炉和18#炉回收吹风气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吹风气与空气在燃烧炉进口吹风气回收总管发生回火爆炸,造成10#-12#炉吹风气回收总管膨胀节损坏。

间接原因:

车间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车间管理出现漏洞,现场指挥不到位,没有严格按要求执行开车确认制度,同时开车确认项目编写不完善,对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

1、车间管理人员加强安全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

2、完善岗位责任制,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3、涉及到吹风气回收系统所有的设备、管道,利用吹风气停车期间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车间有关管理人员在开停车或重大检修期间,不准离开岗位。

5、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操作技术水平及安全意识。

6、完善开停车确认程序,并逐项落实责任人。

造气一车间1#吹风气爆炸事故

某年某月某日,化工三班上白班1#吹风气10:

00按照抽盲板证抽盲板结束;

10:

10分氮气置换驰放气总管,蒸汽置换吹风气总管,于10:

50置换测爆分析合格,开始接受驰放气;

55左右,段长安排操作工郭某开引风机、鼓风机对吹风气系统开始置换,10分钟后,技术员姚某配合操作工王某进行烟气取样,经过三次分析后,12:

05王报告分析结果:

氧含量20.9%,可燃气体0.3%,符合点火条件;

12:

10工艺主任张某安排操作工郭某班长朱某调整现场配风阀,停引风机然后上燃烧炉封大盖准备点火,炉下由工段长李某配合开点火总阀,操作工、班长点火后,操作工郭某伸手示意点火成功,随后工艺主任张某电话联系朱某,朱汇报火色正常,并通知炉下人员投用自调,工段长李某接到炉上人员通知后,伙同安全员马某打开自调阀前后截止阀及2#烧嘴引火阀后,进入控制室通知操作工王某投用自调,自调阀开至55(25为关闭状态),此时燃烧炉第一点温度为30度左右,约10分钟后发生爆炸事故。

吹风气点火后,班长朱某及操作工郭某对火色及燃烧位置判断有误,并将信息传达给段长李某,李现场处理后便通知操作工王某在操作室投自调,操作工王没有观察燃烧炉温度上升趋势,直接投入自调,投入自调后,长达10分钟左右管理人员及操作工没有发现明显的炉温上涨趋势,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投入自调后大量的驰放气及配风空气未能燃烧,并大量聚集达到爆炸极限,从而发生爆炸事故。

(1)车间管理问题,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了开车确认单没有进行确认签字,操作规程及开车方案简单,没有通知调度,擅自点火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点火工作安排分工不明,程序不清;

(2)车间管理人员及班长、操作工平时学习不够,操作技能低、安全意识不强。

1、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各项相关的工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车间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技术水平。

2、完善和细化吹风气点火操作规程及开停车方案,明确责任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组织全员学习。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加装吹风气点火视镜装置,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某化肥厂碳化塔爆炸事故

某年5月7日,某化肥厂检修碳化塔,拆卸水箱盖大螺栓时,因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2人死亡,1人重伤。

检修碳化塔,未将塔内与系统彻底隔绝和置换,当拆除第一只水箱后,空气进人塔内,并与塔内可燃气体棍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拆卸水箱盖大螺栓时,发生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碳化塔检修是较易出事故的作业。

必须将检修的碳化塔与生产系统完全隔离,在塔进出口阀门处加盲板,加水置换,要求水从塔顶最高处满水或使用氮气置换,并取样分析合格后,办理设备检修证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某化肥厂循环机出口管道断裂引起爆炸

一、事故经过:

某年10月27日,某化肥厂合成车间1#循环机在运行中西侧气缸出口管突然从法兰盘上脱出,高压气体喷出,瞬间发生空间爆炸,并形成火灾,5人死亡,压缩机厂房及附属厂房全部被破坏。

二、原因分析:

与机体连接的高压管道由于经常拆卸及安装,而发生严重变形,使管道的外螺纹与法兰的内螺纹不能有效接触。

高压出口管道配管不合理,产生应力。

管道长期震动,没有及时固定。

严格执行高压管道安装及维修规程,对管道、法兰定期维护、检查、检侧。

改进配管,使管道受力合理。

高压管道必须经常检查加固,防止长期震动。

紧固螺栓要合理,不能使用长套管紧固。

造气车间脱硫岗位2#富液槽槽顶撕裂事故

某年某月15日凌晨1:

00,正在运行中的造气车间脱硫工段控制室人员突然听到异响,当班班长李某、主操陈某、操作工张某急忙赶到现场,对所有设备逐一仔细检查,确定2#富液槽槽顶被撕裂,同时确认脱硫工艺、设备运行均正常,未影响系统生产。

(1)直接原因:

富液槽内可燃气体超标,经分析由于静电导致富液槽槽顶撕裂。

(2)间接原因:

工段对设备、工艺运行管理不到位,对设备内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

(1)、工程技术措施:

车间、工段对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并会同电气车间对脱硫设备接地装置进行排查、测绘,对存在隐患立即排除。

(2)、培训教育措施:

加强职工操作技能、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各班组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管理措施:

对富液槽无法彻底消除运行中脱硫液带可燃气体现状,对该设备加氮气置换;

对进入车间内储存有危险源的设备及装置区域,禁止携带一切通讯工具,并悬挂警示标志。

山东某化肥公司脱硫爆炸事故

某年1月3日上午,山东某化肥公司供气车间主任通知机修车间主任安排人焊接脱硫贫、富液槽蒸汽加温管。

上午机修车间焊工班班长在从气车间脱硫工段长的带领下,去现场看了工作量。

下午14时10分,焊工班班长安排李某、薛某、宋某2人到脱硫岗位焊接管线,车间安全员刘某开具贫液槽焊接管线的动火证情况下,就开始焊接富液槽的蒸气管。

预制好由蒸气管引出20mm的管线至富液槽锥形上盖与筒体连接处北面斜上方约400mm处时,宋某从槽顶部下来,李某、薛某2人上去,把预制好的管子进行对焊,在焊接时发生爆炸,时间是3日16时45分,富液槽锥形上盖飞出70多米,李某被抛出25米左右,薛某从槽顶部摔下地面,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安排人将李某、薛某送往医院抢救。

李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薛某腿部骨折。

1.焊工李某、宋某及管工薛某严重违犯安全禁令,无证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安全人员未履行动火职责,车间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松懈,安排工作草率行事,监护人监护不力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公司领导对安全不严不细也是原因之一。

1.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提高安全员安全意识。

2.举一反三组织全公司员工查工艺、查设备、查电气、查规章活动,认真清除存在事故隐患。

3.加强动火管理,完善检修规程。

4.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健全各级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安全生产。

压缩机爆炸事故

某年12月6日,山东省某化工集团化肥厂合成车间压缩工段检修8#压缩机一段和二段,更换缸头和活塞环。

操作工进行处理,使一段人口管处于零压状态。

检修人员先更换了二段缸头和活塞环,然后更换一段。

首先把封头和连杆螺母拆除,为便于顶出活塞,而卸下了里边最右侧的进气活门,活塞顶出后,又装上了进气活门,更换完活塞环后往气缸里装时很费力。

这时下班铃声已响过,为迅速完成任务尽快下班,2人找来一根ф57的钢管,4人一起用钢管捣击活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