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1320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1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鄞东南沿山干河整治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Word格式.docx

D山区(丘陵区)为天台山余脉,面积约300km2。

山区面积大但山峰不高,坡度较为平缓,有小块山间盆地和溪谷平原分布。

山区建有三溪浦、横溪、东钱湖三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9.9km2。

D区域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自然形成由南向北排、自东向西排的格局。

1.2.2气象

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区域年平均雨日160天左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10mm左右,其空间分布不均,变化围一般在1420mm~1600mm之间。

降雨量在年时空分布不均,呈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在6月份,时为冷暖气流在长江下游交绥的梅雨季;

低谷出现在7月份,时为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伏旱期;

第二个高峰在8~9月份,主要是受台风活动影响,为全年雨量最大月份。

根据鄞州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70mm(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气温41.2℃(2005年7月5日),极端最低气温-8.5℃(1973年12月26日),无霜期235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1%,平均水汽压17.1hPa,最大风速19.7m3/s(1974年8月19日),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4m/s。

1.2.3设计暴雨

本流域水文测站分布比较均匀,有西坞、姜山、莫枝堰、江大闸、镇海等雨量站、水位站或潮位站。

经统计分析奉化江流域各雨量站1956年~2007年的最大1日、3日暴雨资料,流域20年一遇最大1日暴雨为224mm,最大3日暴雨为345mm。

详见表1-1。

表1-1    奉化江流域设计暴雨成果表

特征值

指定频率设计暴雨(mm)

均值(mm)

CV

Cs/Cv

1%

2%

5%

10%

H1d

103

0.58

4.0

329

283

224

180

H3d

162

0.57

507

438

347

280

根据计算需要,对流域面雨量采用“630910”典型暴雨实测雨型进行了时空分配计算。

详见表1-2、1-3。

表1-2   奉化江流域设计暴雨空间分配成果表

分区

频率

DN平原

DN山区

鄞西

平原

半山区

奉化

皎口水库片

亭下水库片

横山水库片

504.5

689.5

515.5

440.5

355.2

458.8

470.9

452.7

519.3

435.5

595.1

444.8

380.4

306.7

396.3

406.7

391.0

448.7

360.0

471.4

352.2

301.6

243.3

314.3

322.7

310.1

356.2

277.8

379.4

283.4

243.0

196.0

253.3

260.1

249.9

287.3

表1-3    D地区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

分区名称

暴雨

山区

小浃江山区

409.9

353.1

278.9

223.8

530.2

457.4

362.1

291.3

三溪浦水库

537.9

463.3

366.0

293.7

721.4

622.4

492.9

396.6

东钱湖水库

507.4

437.1

345.3

277.1

672.9

580.6

459.7

369.9

横溪水库

472.1

321.2

257.8

718.0

619.9

491.3

395.7

平原

349.4

301.0

237.7

190.8

507.1

437.7

346.8

279.2

1.2.4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

本工程设计洪水采用由设计暴雨来推求洪水的方法。

产流计算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山区汇流计算采用省瞬时单位线、推理公式法。

其中D山区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4。

表1-4D山区设计洪水成果表

编号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面积(km2)

15.9

5.6

8.7

14.2

24

51

79.1

19.8

8.6

39.8

33.3

洪峰

流量

(m3/s)

201.4

70.6

115.3

158.1

314.1

609.6

1042.3

247.3

128.1

450.1

416.4

173.6

60.8

99.3

136.3

270.6

517.5

879.8

213.5

110.5

388.4

324.9

137.8

48.3

78.7

107.9

214.4

398.2

662.9

169.2

87.7

307.9

257.5

111.3

39

63.1

86.6

172.3

309.4

508.2

136.1

247.6

207.1

根据镇海站1953~2005年的潮位资料,分别统计年最高高潮位和最高低潮位资料,按P-Ш型曲线进行频率计算和适线,得各重现期的最高高潮位和最高低潮位,见表1-5。

表1-5镇海站(修正后)设计潮位计算成果(黄海高程)

潮位性质

不同频率设计潮位值(m)

均值

20%

年最高高潮位

2.43

3.42

3.26

3.03

2.85

2.66

年最高低潮位

0.67

2.37

1.99

1.50

1.15

0.84

《Y江流域综合规划》和《N市市区河道整治规划》认为:

Y江流域洪水与河口潮汐为相互独立的偶然事件,它们的遭遇是属两个偶然系列的组合频率问题,两者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地位。

本次设计分析亦采用此结论。

为防洪排涝安全起见,本次计算中考虑在设计条件下对防洪排涝工程较为不利的洪潮遭遇组合。

具体方案为重现期10、20、50年一遇的洪水,下游按10年一遇潮位遭遇组合,以此进行水利计算。

1.3工程地质

1.3.1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区位于平原东南侧,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地面高程一般为1.5~3m。

工程区东南为天台山脉的东北端,以丘陵低山为主。

工程区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火山碎屑岩与白垩系下统紫红色的砂砾岩及砂岩。

覆盖层为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成因复杂,岩相多变,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冲海积、冲湖积和海积等为主,其厚度受基底起伏控制,变化较大,山麓沟谷区第四系厚度一般小于40m,平原区第四系最大厚度达120m。

按省构造分区图,工程区位于华南褶皱系(Ⅰ2)浙东南褶皱带(Ⅱ3)-隆起(Ⅲ7)新昌-定海断隆(Ⅳ9),泰顺~黄岩大断裂于工程区东南面通过,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北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其余大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按Ⅰ区软弱场地划定)。

1.3.2地质条件评价

(一)河道沿线工程地质评价

河道土体为多元结构,表层填土性质变化较大。

Ⅰ层粉质粘土、粘土性质一般,分布较为稳定,但厚度薄。

Ⅱ层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大,是河道岸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层。

河道经开挖后,该层于河道边坡处出露,为控制滑动的主要土层,应进行抗滑稳定验算,必要时建议采用短桩处理。

Ⅲ1层粉质粘土、Ⅲ2层粘土性质一般,Ⅲ3层粉质粘土性质稍好,但埋藏较深,对河道岸坡稳定影响不大。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6、1-7。

(二)各桥址工程地质评价

各桥址桥基土体均为多元结构:

Ⅰ层粉质粘土、粘土,性质一般,厚度薄;

Ⅱ层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大;

Ⅲ1层粉质粘土、Ⅲ2层粘土性质一般,Ⅲ3层粉质粘土性质稍好,分布不稳定;

Ⅴ层含砾砂粉质粘土性质较好,厚度薄,分布不稳定;

Ⅵ层含泥砾石性质较好,厚度较大,且分布较为稳定,是良好的长桩桩端持力层;

Ⅶ层含碎石粉质粘土性质较好,在大通桥一带分布较为稳定,且厚度较大,亦可作为长桩桩端持力层;

Ⅷ层基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