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 山区(丘陵区)为天台山余脉,面积约300km2。山区面积大但山峰不高,坡度较为平缓,有小块山间盆地和溪谷平原分布。山区建有三溪浦、横溪、东钱湖三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9.9km2。D 区域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自然形成由南向北排、自东向西排的格局。1.2.2 气 象本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域年平均雨日160天左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10mm左右,其空间分布不均,变化围一般在1420mm1600mm之间。降雨量在年时空分布不均,呈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在6月份,时为冷暖气流在长江下游交绥的梅雨季;低谷出现在7月份
2、,时为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伏旱期;第二个高峰在89月份,主要是受台风活动影响,为全年雨量最大月份。根据鄞州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70mm(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气温41.2(2005年7月5日),极端最低气温-8.5(1973年12月26日),无霜期235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1%,平均水汽压17.1hPa,最大风速19.7m3/s(1974年8月19日),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4m/s。1.2.3 设计暴雨本流域水文测站分布比较均匀,有西坞、姜山、莫枝堰、江大闸、镇海等雨量站、水位站或潮位站。经统计分析奉化江流域各雨量站1956年2007年的
3、最大1日、3日暴雨资料,流域20年一遇最大1日暴雨为224mm,最大3日暴雨为345mm。详见表11。表11 奉化江流域设计暴雨成果表特 征 值指定频率设计暴雨(mm)均 值(mm)CVCs/Cv1%2%5%10%H1d1030.584.0329283224180H3d1620.57507438347280根据计算需要,对流域面雨量采用“630910”典型暴雨实测雨型进行了时空分配计算。详见表12、13。表12 奉化江流域设计暴雨空间分配成果表 分区 频率DN平原DN山区鄞西平原半山区奉化皎口水库片亭下水库片横山水库片504.5689.5515.5440.5355.2458.8470.9452
4、.7519.3435.5595.1444.8380.4306.7396.3406.7391.0448.7360.0471.4352.2301.6243.3314.3322.7310.1356.2277.8379.4283.4243.0196.0253.3260.1249.9287.3表13 D 地区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分区名称暴雨山区小浃江山区409.9353.1278.9223.8530.2457.4362.1291.3三溪浦水库537.9463.3366.0293.7721.4622.4492.9396.6东钱湖水库507.4437.1345.3277.1672.9580.6459.7369
5、.9横溪水库472.1321.2257.8718.0619.9491.3395.7平 原349.4301.0237.7190.8507.1437.7346.8279.21.2.4 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本工程设计洪水采用由设计暴雨来推求洪水的方法。产流计算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山区汇流计算采用省瞬时单位线、推理公式法。其中D 山区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4。表14 D 山区设计洪水成果表编号S1S2S3S4S5S6S7S8S9S10S11面积(km2)15.95.68.714.2245179.119.88.639.833.3洪峰流量(m3/s)201.470.6115.3158.1314.1609.
6、61042.3247.3128.1450.1416.4173.660.899.3136.3270.6517.5879.8213.5110.5388.4324.9137.848.378.7107.9214.4398.2662.9169.287.7307.9257.5111.33963.186.6172.3309.4508.2136.1247.6207.1根据镇海站19532005年的潮位资料,分别统计年最高高潮位和最高低潮位资料,按P型曲线进行频率计算和适线,得各重现期的最高高潮位和最高低潮位,见表15。表15 镇海站(修正后)设计潮位计算成果(黄海高程)潮位性质不同频率设计潮位值(m)均值20
7、%年最高高潮位2.433.423.263.032.852.66年最高低潮位0.672.371.991.501.150.84Y江流域综合规划和N 市市区河道整治规划认为:Y江流域洪水与河口潮汐为相互独立的偶然事件,它们的遭遇是属两个偶然系列的组合频率问题,两者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地位。本次设计分析亦采用此结论。为防洪排涝安全起见,本次计算中考虑在设计条件下对防洪排涝工程较为不利的洪潮遭遇组合。具体方案为重现期10、20、50年一遇的洪水,下游按10年一遇潮位遭遇组合,以此进行水利计算。1.3 工程地质1.3.1 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位于平原东南侧,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地面高程一般为1.53m。工程区
8、东南为天台山脉的东北端,以丘陵低山为主。工程区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火山碎屑岩与白垩系下统紫红色的砂砾岩及砂岩。覆盖层为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成因复杂,岩相多变,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冲海积、冲湖积和海积等为主,其厚度受基底起伏控制,变化较大,山麓沟谷区第四系厚度一般小于40m,平原区第四系最大厚度达120m。按省构造分区图,工程区位于华南褶皱系(2)浙东南褶皱带(3)-隆起(7)新昌-定海断隆(9),泰顺黄岩大断裂于工程区东南面通过,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北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其余大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9、,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按区软弱场地划定)。1.3.2 地质条件评价(一)河道沿线工程地质评价河道土体为多元结构,表层填土性质变化较大。层粉质粘土、粘土性质一般,分布较为稳定,但厚度薄。层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大,是河道岸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层。河道经开挖后,该层于河道边坡处出露,为控制滑动的主要土层,应进行抗滑稳定验算,必要时建议采用短桩处理。1层粉质粘土、2层粘土性质一般,3层粉质粘土性质稍好,但埋藏较深,对河道岸坡稳定影响不大。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6、17。(二)各桥址工程地质评价各桥址桥基土体均为多元结构:层粉质粘土、粘土,性质一般,厚度薄;层淤泥质土为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性质差,厚度大;1层粉质粘土、2层粘土性质一般,3层粉质粘土性质稍好,分布不稳定;层含砾砂粉质粘土性质较好,厚度薄,分布不稳定;层含泥砾石性质较好,厚度较大,且分布较为稳定,是良好的长桩桩端持力层;层含碎石粉质粘土性质较好,在大通桥一带分布较为稳定,且厚度较大,亦可作为长桩桩端持力层;层基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