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电子版下载Word下载.docx
《《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电子版下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电子版下载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茶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油的副产品茶枯饼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炭等,通过综合利用还可以大大提高油茶经济效益。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有利于发展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新品种产油高于油菜等草本油料,而且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
不但能开发与活跃山区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户收入,还能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食用油的不断提高的需求。
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将油茶作为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举措之一。
湖南、江西等油茶产区也制订相应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此,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林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之油茶卷,旨在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林农服务。
本书共分为四章,重点介绍了油茶的基本概况、良种选育、资源现状,和良种繁育技术等。
主要回答了油茶是什么、为什么要种油茶、种什么样的油茶和如何种好油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全书尽可能体现通俗、实用和可操作等特点,对油茶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良种的选育过程及其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等进行详细介绍;
还重点介绍了具有一定生产应用价值的油茶近缘种11个,以及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63个油茶优良品种的主要特性和经济性状,对其中55个优良品种配了相应的特征照片。
该书以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油茶优良品系区域化试验(2004-01)”的全国攻关协作组为核心主体,共同进行编著。
全书由陈永忠统稿汇总整理,并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和同行的意见而成。
由于作者水平局限,书中不足之处,真诚地盼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第一章油茶概况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油茶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油茶产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油茶有很多别名,如“员木”、“茶”、“茶油树”、“山茶”、“南山茶”、“楂、楂木或槎”等等。
油茶种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耐贮藏,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油茶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枯饼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炭等。
通过综合利用可大大提高油茶经济效益。
我国现有油茶面积约333万公顷并以普通油茶为主,年产茶籽80万吨,产油20多万吨。
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8个省(区)。
20世纪50年代前,油茶生产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半野生状态,50年代中期,全面开展油茶生产运动,十年内面积增加了约160万公顷,茶油年产量从1953年的5万吨提高到1959年的13万吨;
70年代开展油茶科研,广泛开展油茶优树和农家品种的选育,同时开展了油茶的更新改造,建立油茶示范场,平均年产茶油11万吨;
80年代茶油年产量在11~13万吨。
90年代以来,随着群众和地方政府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新成果的推广,油茶优良无性系等良种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油茶生产的支持力度,给予油茶生产注入和活力,油茶生产真正进入了平稳的发展轨道,全国年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产量突破了20万吨。
我国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突出,优质食用油约60%依靠进口。
而油茶作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实用植物油资源,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一是适生范围广。
作为油茶主产区,我国14个省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均可栽植,也适宜于复合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来发展,不与粮争地。
二是茶油品质好。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还含有特定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功效,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植物油。
三是经济价值高。
2007年油茶籽销售价突破6000元/吨,毛油价格高达4万元/吨,茶油副产品茶枯价格也达到1800元/吨。
四是生态功能强。
油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四季常绿,耐干旱瘠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南方红黄壤土地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广泛应用。
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南方低丘、岗地和边际性土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于促进油料生产、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油除了作为食用油之外,通过深加工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油和基质油,可开发各种护肤、护发、按摩、防晒化妆品和香波系列产品。
茶油还可制取油酸、硬化油和硬脂酸,是生产肥皂、人造奶油、橡胶硬化剂、玻璃纤维乳化剂、塑料工业、机械工业的软化剂、润滑剂以及机械润滑油等工业品的原材料等等。
油茶果实榨油后产生的枯饼,可提取残油、茶皂素等。
茶壳是油茶果的果皮。
是提取糖醛、木糖醇和拷胶等工业原料、以及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的良好原材料,还能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等等。
第二章油茶良种资源
第一节油茶良种选育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了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选育出一批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等油茶良种,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有200余个。
通过结合油茶工程项目,已更新改造和新造林10多万公顷,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油茶优树选择和采穗圃的营建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各油茶产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优树选择工作,通过调查预选、初选、复选和决选四个必要的步骤,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共选出了油茶优树1600多株,以大树换冠法营建油茶优树收集圃153公顷。
为油茶育种奠定充实的材料基础。
二、油茶优良类型和农家品种
农家品种是介于类型与品种之间的育种群体,是群众通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优良类型进行集团或单株混合选择而形成了适应该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地方品种,并成为该地区的主栽品种。
20世纪70年代通过调查选育,全国共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20多个,先后建立油茶母树林1689公顷,实生种子园400多公顷。
目前所选育的优良家系与优良无性系大多是从这些优良农家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单株。
1980年,由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协作组组织,将各主要产区所选育出的12个油茶农家品种和类型,在湘、赣、桂、粤、闽、浙、皖、鄂、贵和豫等省(区)的26个试验点进行区域性试验。
经过十多年的系统研究,选出了岑溪软枝油茶、永兴中苞红球、衡东大桃等优良农家品种,并划分出了各优良品种的适生区域带等。
三、优良家系选育
优良家系是在的优树基础上通过品比试验选育的,后代的集团增益要比自然种群高15%以上。
优树决选后,将其种子分别育苗,按一定的试验设计营造林进行实生子代的品种比较试验,这些通过品比试验所选育出来的优树子代群体就称为优良家系。
优良家系是采用实生繁殖,虽然子代群体间在表型和经济性状上出现多样性,但不同于传统方法上的自然种群的实生繁殖。
而且,优良家系以实生苗育种造林,技术要求和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群众易于掌握和接受。
四、优良无性系选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油茶优树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各种无性系测定林开始了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鉴定选育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按照全国油茶攻关协作组制订的选育程序和标准,先后选育出了200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
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当代鉴定的系统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繁殖又能充分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
现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已成为我国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资源,如湖南省的“湘林系列”、江西省的“赣无系列”和亚中心的“长林系列”等等。
五、杂交育种
20世纪70年代,就在油茶种内和山茶属植物间开展了杂交育种工作,“吸管套柱法”的使用不但了提高工效,而且节省了成本。
湖南省林科院经十多年的努力,首次选育出“XLH13”等五个优良杂交组合;
在进行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因雄蕊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的油茶“雄性不育系”优良无性系,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出了在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两系”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选育出了产量和经济性状不低于油茶优良无性系的杂交组合,建立杂交种子园,利用优良杂交种育苗,育苗技术极为简便,一年出圃,缩短了育苗时间,降低了成本和造林难度,从而调动起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大加速了油茶良种化进程。
六、其它育种
在开展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的过程中,以选择育种为中心主线,在抗性选育、辐射和杂交育种上也作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研究。
常规育种周期相对更长;
而且一些特殊性状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随着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油茶育种工作者也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探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定向育种,如通过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通过基因工程进行品质和性状改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正在从事油茶优良无性系的RAPD标记和cDNA、EST文库的构建和功能基因表达检测研究等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对油茶杂交子代和优良单株等育种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离出具有经济价值的目标基因,为油茶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标,可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减少育种的盲目性。
这不但对当前油茶科研和生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对将来油茶开展基因工程定向育种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主要栽培物种
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
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
以普通油茶(C.oleiferaA)分布最为广泛,其它如小果油茶(C.meiocarpa)、滇山茶(C.reticulata)、浙江红花油茶(C.chekangoleosa)、攸县油茶(C.yuhsiensis)和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等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有很好的栽培面积。
以下介绍一些主要栽培的物种:
1.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名油茶、中果油茶等。
它是我国目前的主栽物种,主要形态特征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
叶革质,椭圆形。
花白色,顶生,花瓣5-7,分离。
蒴果,直径1.8-2.2cm。
种子含油30%以上,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8.03%,硬脂酸1.05%,油酸81.91%,亚油酸8.05%,亚麻酸0.51%。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18个省区,湖南、江西和广西是其中心产区。
2.小果油茶(CamelliameiocarpaHu.)又名江西子、小茶、鸡心子等。
灌木或小乔木,分枝角度小。
叶椭圆形,长2.5-5.5㎝;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白色花,花瓣5-8枚,倒披针形。
朔果于10月上旬成熟,通常为球形、桃形、近橄榄形,果皮极薄,每果有1-3粒种子。
单果平均重3.4-16.0g,鲜出籽率44-58%,干籽出仁率66-70%,种仁含油率40.02-48.52%,干籽含油率20.5-31.6%。
3.攸县油茶(CamelliayuhsienensisHu.)又名长瓣短柱茶、野茶子、薄壳香油茶。
常绿灌木,树皮灰白色或黄褐色,分枝角度小;
叶多为宽卵形、椭圆形,先端渐尖。
2月中旬至3月底开花,花白色,花瓣5-7枚;
朔果10月底成熟,中等大小,果皮极薄。
平均果重6.0(3.4-18.0)g,每果有子1-12粒。
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很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