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681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

《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docx

2014年6月28日

经验交流

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自由表达

———浅谈职校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文/王明清

摘要:

职业高中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后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很多职高的学生拿笔就困惑,不知道怎样写好文章。

主要从留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思考、自由表达思想等方面来阐释如何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观察;思考;表达

职高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教师如何帮助这些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呢?

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留心观察生活

1.观察要全面细致

观察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粗枝大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和一个生人办完事情匆匆分手的时候,有人问你“那个人长得什么样?

”你回答起来会很困难,为什么?

因为你还来不及仔细观察他的长相,就已经分手了。

为什么有的同学描写人笑或者哭时,写几句就没词儿了,因为他平时很少观察各种各样的人的各种各样的表情。

就拿笑来说吧,性格不同的人笑起来不一样,不仔细观察,写起作文来不是没词儿就是千人一面。

因此,要求学生观察时一定要细致入微,一定要全面。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不同于相类事物的特殊之处。

如果大家都没有特征,就成了一个人了,如果世界上的花没有特征,那就只有一个品种了。

特征,是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关键点,也是能够区别事物的关键点。

为什么有的同学写人的时候,个个面孔都是一样的,一点也不生动,就是没有抓住不同人的不同特征。

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表现也不同。

有的同学写“乌龟”的外貌,“一个脑袋、四条腿、一根小尾巴”,这也没有抓住乌龟的特征去写,白兔、刺猬……都可以这样来写。

而有的同学写“它的脖子能伸能缩,一害怕头就缩到壳里面”,这就抓住了特征。

二、勤于动脑思考

1.观形而思神

属于“形”的东西,靠一般的感知即可获得,而属于“神”的东西,却只有用思考来把握,借助于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事物并有所发现。

本来“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鲁迅却发现了它的美,发现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特点,给读者描绘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

蜘蛛织网,人所习见,甚至有几分讨厌,而周建人却去“留心这八只脚的‘诸葛亮’怎样捉飞来将,并且发现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从而写出了趣味盎然的文章,传播了有益的知识。

冰心从一盏小橘灯发现了小姑娘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这些都是观“形”而思“神”的结果。

2.观物而思理

“物”是可感可观的,“理”只有靠思考才能获得。

苏东坡观石钟山之景而得“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之理;王安石观褒禅山之景而得做事必“尽吾志”,为学必“深思而慎取”之理;茅盾的《风景谈》,从塞外沙漠、黄土高原发现了六幅生动的画面,并能由物及理,指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正是这种“理”,成为文章的灵魂,增强了文章的认识价值。

3.观此而思彼

看的是眼前之景,眼前之物,眼前之人,眼前之事,而所思所想的却是与此有关的他景、他物、他人、他事。

比如有一块草坪,栽下的第一年绿油油的一片,第二年就剩下一半绿色了,当你看到一半黄、一半绿的草坪时,如果不动脑思考,想象它为什么会是眼前这个样子,文章写起来一定没劲。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就可能想到失去绿色与有些人的道德问题有关,还有可能想到与此相类似的其他一些现象,诸如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这样一来,一篇主旨很深的作文就已经有了影子了。

三、自由表达思想

“写作序列训练”中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刻、最受感动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建立开放的发展型教学模式,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想新奇、有趣,感受深刻的事情。

如果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注些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那么“怎么样”的问题就是将平时观察和思考的内容自由地表达出来。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

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自己的“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来写。

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抽线头”

“插路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蓄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写出自己富有个性的文章。

总之,职业中学的学生,不是没有素材写出好文章,也不是没有能力写出好文章,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导,只要老师指导得当,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松泉.中学语文教学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沿海中等专业学校)

誗编辑 曾彦慧

新课程学习1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