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机动车驾驶培训系统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品推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机动车驾驶培训系统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推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机动车驾驶培训系统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交通执法管理8
(2)公共交通管理8
(3)长途运输管理8
(4)特殊运输管理9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社会效益9
三、行业市场状况10
1、道路运输车辆定位系统市场10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市场11
四、行业风险特征12
1、缺乏有效监管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2
2、产业政策变化风险13
3、业务资质风险14
4、业务经营区域性风险14
五、行业壁垒14
1、业务许可、资质认证壁垒14
2、区域壁垒15
3、产品技术壁垒15
4、技术支持保障壁垒16
5、人才壁垒16
六、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17
1、周期性17
2、季节性17
3、区域性17
七、行业竞争格局18
1、车辆定位系统市场18
2、驾驶培训系统市场18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子信息司和软件服务业司。
电子信息司的主要职责包括:
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
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
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软件服务业司职责包括:
指导软件业发展;
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软件服务外包;
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此外,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负责制定并颁布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
同时,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负责当地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以及当地机动车驾驶培训体系的监管。
2、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1)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2)与机动车驾驶培训系统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2004年,交通运输部颁布实施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交通运输部JT/T433-2004标准)对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我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自资格条件颁布实施以来,上海、浙江、山西、重庆、黑龙江等省先后开始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时管理系统的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推广应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时管理系统。
同时,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出台了地方性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黑龙江、四川等省出台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将行政许可、培训机构经营行为、IC卡学时管理、教练员管理、教练车管理等事项全部纳入规范化轨道,有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的管理工作。
在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省份已经逐步建立起完善、综合的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手段,将机动车驾驶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教练员再教育工作、教练员诚信考核工作等工作融合,对教练员、教练车、学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等组成因素实行综合管理,实现行业管理的规范化。
自2012年5月,交通部率先在湖南、山东两省的驾驶培训机构推广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
2013年8月,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交通部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和《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
随着驾驶员培训信息服务行业内各种规范与制度的出台,未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二、行业产品及服务社会效益
1、道路运输车辆定位系统社会效益
道路运输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使用可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障遵章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现阶段,我国卫星定位车载终端主要运用在以下四方面:
(1)交通执法管理
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可以记录汽车停车前20-120S的密集状态数据(事故疑点数据),这在事故调查中具有重要作用,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疑点数据仿真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准确、科学地执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查看记录数据来判别驾驶员是否违章驾驶,为严格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2)公共交通管理
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行车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公交车的行驶状态和地理位置。
既起到了公共交通行业服务监督的作用,又方便了车队的管理和调度。
(3)长途运输管理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通过对驾驶员进行超时和超速驾驶报警,来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另一方面,管理中心向记录仪及时发送信息,使驾驶员及时了解路况信息,也可以及时避免事故。
(4)特殊运输管理
特殊运输包括重要人物、物资的运输以及危险品运输,管理部门为了实时掌握相关的运输状况,就要不断地监测车辆运行数据,不断了解运输车辆的状态和位置,因此,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可以有效地保证特殊运输的安全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在记录交通违章、处理交通事故以及科学管理交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空间巨大。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社会效益
建立信息化网络,推行学时制管理是我国目前各个省份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建立学时系统,落实交通运输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同时也能通过学时管理系统解决非法经营问题,给驾培机构带来生源。
还能够杜绝学时缩水等行为,规范驾培机构的市场竞争行为和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推广预约学习先进的组织方式,将对完善驾培机构生产组织和主体结构、净化机动车驾驶培训市场环境起到积极的意义。
因此加快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的重要措施,也是调整市场主体结构、改善市场环境的创新思路。
三、行业市场状况
1、道路运输车辆定位系统市场
目前,道路运输车辆定位系统行业在国内发展已有十余年,随着近几年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相关运营服务的理念也被大多数企业和相关机构认可。
因此,整体市场规模也随之持续增长。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公路客运车辆、校车动态监管装置安装使用率达100%,重中型货运车辆动态监管装置安装使用率达95%,90%的货运企业建立监管机制,建成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安全监管与服务平台;
全国75%的设区的市和60%的县建成动态监管平台(或监控端)”。
因此,未来两年内,势必有更多的车辆需要安装车辆动态监管装置,车辆定位系统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对于新装车载终端的汽车,运输企业平均在每辆汽车上需要投入1500-2000元左右;
对于已经安装车载终端的汽车,每年要投入近1000元的运营服务费。
目前我国尚有1000多万公路运输车辆尚未安装车载终端,据此计算,每年约有200亿的市场规模。
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编制的《2004-2010年期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现状及预测》中也提到,近几年我国卫星定位系统市场呈指数式增长,2010年我国车辆监控和信息服务的产值分别达到了15870亿元和11470亿元。
随着政府对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运输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对车辆定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一方面将促使运输企业不断增加对车辆定位服务的投入;
另一方面也会促使车辆制造商将车载终端纳入车辆的标准配置(业内称之为前装市场)。
公路运输领域的应用将逐渐转向以车载终端前装为主,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企业利润也随之增加。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系统市场
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是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而衍生出来的产业。
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消费需求旺盛,机动车培训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根据我国汽车行业协会统计,近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以22%的平均速度增长,预计未来五年汽车销售量平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预计2014年机动车销量将会达到3741万辆。
在居民机动车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的宏观背景下,机动车驾驶培训需求不断上升。
欧美国家有驾驶执照的比例要占到人口的80%左右,而我国这一比例目前不足20%,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汽车消费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驾校培训机构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据交通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驾驶员培训机构10347所,教练车377万辆,教练员439万人,分别比2006年增长422%、753%和1066%。
“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量年均增长153%,2012年,全国培训机动车驾驶员近2000万人。
根据2012年2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文指出: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全面推广应用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鼓励大中型客货教练车安装应用卫星定位系统。
2012年4月1日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培训要全部应用计算机计时管理系统。
2012年10月1日起,其他汽车类驾驶人培训要全部应用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驾驶培训机构平均对每台教练车在计时管理系统上投入约1500-2000元(包括计时设备、服务软件和维护费),对每位学员在学时记录卡及增值服务上的投入约10-20元,据此计算,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的市场规模约有近10亿元。
四、行业风险特征
1、缺乏有效监管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行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国家标准仅是推荐性标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这是制约产品推广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导致生产厂商、终端使用者等参与主体运作不规范,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企业微观层面上看,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生产行为和使用范围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功能不统一,故障率较多,安全防护性能差,售后维修服务不完善;
从终端现实需求上看,部分运输企业对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
从宣传角度看,对交通运输企业及驾驶员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对“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使用和管理有利于防范事故发生,增强行车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具体到车载终端、车辆定位系统及驾驶培训系统运营服务行业,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两客一危”车辆在两年之内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2014年1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第5号),该《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更是为充分发挥动态监控手段在事故预防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为全面提高我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水平,使我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实现了有法可依,是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些政策与文件的出台对公司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果未来行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业务资质风险
车辆定位系统及其运营服务在国内发展已十余年,技术、业务模式已具雏形,行业初具规模。
2011年以来,公安部、交通部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系统平台技术及车载终端技术的标准,并要求从事上述业务的企业须通过标准符合性审查;
驾驶培训信息管理服务行业于最近几年在国内刚刚兴起,2013年8月交通部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和《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但对业务资质尚未做强制性要求。
4、业务经营区域性风险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及驾驶培训行业均须接受当地公安、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