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55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6》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识字6》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识字6》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识字6》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6》教学设计.doc

《《识字6》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6》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识字6》教学设计.doc

年月日星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识字6》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采用看图会意的形式识字,在看图识字的同时要由字及词,让学生领悟词意,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其余的图,学新的字,识新的词,还要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儿歌读正确,读流畅,去感知和领悟儿歌的意思。

因此,教学中,

我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遵循语文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规律,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课文重点体验和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回归课文的整体。

课中实现“三突出”:

突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突出学科间文化融合;突出个体间的差异。

将文中的理论与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识字与家庭相处,社会交往,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到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指导学生社会交际,融识字教学于社会生活之中。

让学生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字词句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整课教学过程始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可谓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看图,初步认识会意字的造字方法,认识课文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难点:

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习小组一盒积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田字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听好:

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之后三条腿。

(打一动物。

2、生回答。

(人)请你来解释一下这个谜语。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一)课件引领、学会意字

1.出示课件和相应的字“人”。

同学们,这就是一个“人”字,请你对照这幅图,再看看这个字,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撇和捺就好像人的两条腿,在大步大步地朝前走呢!

想到这幅图,你就能牢牢地记住这个字了,对不对?

我们可以给“人”组哪些词呢?

2.瞧,这个小朋友的双胞胎哥哥也来了,(出示两个人的图片)看,现在有几个人了呀?

这幅图片里也藏着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哦,你能找出来吗?

(幻灯片出示:

从)谁来读一读这个字?

指名读,齐读。

(注意,“从”是平舌音)

有一个小朋友在前面走,后面还跟着一个小朋友,这就叫——(幻灯出示“跟从”)

我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做一做小老师领读这个词语,谁愿意的?

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领读,然后依次回位,让孩子们理解“跟从”。

刚才xxx跟着xxx后面回位,这就是“跟从”。

如果是一个人要另一个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就叫“听从”,打仗的时候,士兵都要听从领导的指挥,对不对?

3.今天我们一年级班的课堂真热闹,这个小朋友的三胞胎哥哥也赶来了,(出示课件,三个人在一起)现在有几个人了呀?

这里也隐藏着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哦!

出示:

众。

同学们自己先练读一个这个字,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读准这个字。

读好这个字要特别注意什么?

(后鼻音,翘舌音,教师示范,学生齐读)这个“众”字可以和哪些字牵手组成好朋友呢?

(群众,少于三个人的不能叫群众)

4.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三幅图和这三个字,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从”和“众”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且他们的字跟图片都很相像)

5.老师再来给你们看一组图片和字,(出示三幅图和三个字),谁能借助拼音读好这三个字?

(指名读)比较一下,这三个字和三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朋友特别会发现,这三个字都是由“木”组成的,而且相同的字合起来还能组成不同的新字,我们的汉字可真有趣呀!

6.指导写法:

那么我们在写“从”的时候就写两个人吗?

写“众”的时候就写三个人吗?

有没有哪些笔画需要变一下的?

(从、众左边的人要懂得谦让,捺变成点,众上面的人要学会包容,撑得大一点。

林和森也一样,捺要变成点,但是森上面的木要写得小一点)好,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在心里把这六个字写一遍,写好的同学睁开眼睛,坐端正,告诉老师我已经好了)

7.汉字拓展: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借助图片学习了两组特别有趣的汉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像他们一样,是由相同的字组合起来的。

生回答:

师写:

(月——朋,又——双,习——羽,口——吕——品,日——昌——晶,金——鑫,石——磊)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诵读儿歌,学习生字

同学们,这样的汉字有趣吗?

用今天这节课的方法学生字容易吗?

只要认真配合,我们一定能学会更多的汉字。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呢!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78页,识字6。

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左下角的这首儿歌。

2.生自由读儿歌。

3.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请大家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小蚂蚁搬大青虫的故事》(大概):

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

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同学们,这么小的蚂蚁怎么能搬动大青虫呢?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什么?

生回答。

引导出(团结起来力量大)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1)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

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吗?

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黄土也能创造出和金子一样的价值。

)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全班同学能团结一心吗?

好的,一起来读读识字6的词语和儿歌.(幻灯出示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幻灯出示“众”、“群”、“条”、“黄”。

“众”我们已经学过了,剩下的三个字,谁来做小老师讲一讲?

群:

条:

黄:

五、学生描红、巩固生字

我们已经学会了这几个生字的书写规则,请同学们拿出描红本,描描这几个生字,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课件出示,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儿歌。

二、理解儿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第二首儿歌,(以小组学习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2.说说“二木林,三木森”的意思。

(从字形、字义两方面来说)

3.讨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

“单丝”是什么意思?

“单丝不成线”是什么意思?

(学生动手试一试:

一根丝一扯就断,许多丝组成线却扯不断。

“独木”是什么意思?

看图说一说“独木不成林”的意思。

4.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力量才会强大。

三、联系实际,明道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拔河比赛时的情景。

思考:

你知道你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怎样的吗?

比赛前,我们两队的选手人数一样,力量也差不多,比赛时每人都使了劲为什么第一队赢了,第二队输了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引导(比赛时的队形,绳子的情形)

A赢了,大家使足劲,绳子拉直。

引导: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板书: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B输了,绳子扭动,歪了。

引导:

虽然心里想了,每个人都使了劲,但是做得不一致,赢不了,这就是“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分别出示两句话。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指名读。

4.谁愿意学习当小老师,介绍一下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谈谈,理解层次不必强求。

5.再读句子。

读了这两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

相关的谚语、故事、歌曲、广告语、自己知道的事情或谈谈自己的体会都可以。

讨论交流,如: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蚂蚁搬青虫》,《团结就是力量》

6.再读儿歌。

引读,男女轮读,齐读。

7.有谁记得了?

指名试背,齐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

生字“成、单、丝”

2.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3.说说这篇课文中,我们大家公认的难记、难写的字。

(群、黄、成)

现在,困难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也来学习小蚂蚁搬青虫的精神,让聪明过人的诸葛亮看看,我们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的高明的办法,好吗?

4.思考并自由讨论,想办法记住难写、难记的字。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5.师范写,指导:

中华民族历来注意团结合作,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中国汉字和中国人一样,每个汉字就是一个小集体,一个家庭,每个笔画,每个部件也都互相谦让,团结协作,你瞧:

群:

左右两部分都比较瘦长,每个横画之间留空基本一致,使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相处融洽。

黄:

注意上面不是草字头。

横画较多,注意同中求异,第二横较长。

成:

是“戈”字部,第四笔斜钩要写得舒展,略有弧状,第五笔撇内收,也要略有弧状,似乎在右下部形成一个支架,起笔和收笔注意避让,使重心平稳,合抱成团,就像一位演员在翩翩起舞。

6.请你来当字宝宝的爸爸或妈妈,安排字宝宝们进房间(田字格)吧!

学生描红,临写。

放轻音乐。

进行评议(投影)

7.课件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屏幕出示,全班齐读(有关团结就是力量的成语,谚语)

五、学用延展

1.这节课,我们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不仅学会了难写难记的生字词,还理解了文中最难理解的句子,体会并证实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相信今后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快乐主动地学习,我们一定能克服更多更大的困难,为我们学校,为家乡争得荣誉。

2.你还知道哪些“品”字结构的字,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3.搜集反应“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成语、句子、小故事

板书设计识字6

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团结力量大

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教学反思: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