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明寺中学构建高效课堂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灯明寺中学构建高效课堂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明寺中学构建高效课堂PPT课件下载推荐.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合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还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
教师如何“教”,落实于三个指标: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过程。
三是教学中要适时通过跟进、监测、反馈、消化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学生如何“学”,应该具备两个特征:
一是学生对历史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一、课前精心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第一,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第一,加强课标研究,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材意图如在中国古代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个学习主题下,列出三项内容标准: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
(1)项为例,用了“了解”这一行为动词,属于最低的“识记层次”。
“政权分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而三国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表现统一与割据矛盾最为典型的时期,很具有代表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统一与割据的矛盾这个核心,这样我们都能把握住中国历史上的这个重要历史现象。
“民族融合”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第(3)项用了“概述”这一行为动词,属于理解层次,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穿汉服”“说汉语”“与汉族人通婚”等措施,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的实行,在语言和血缘上消弭了民族界限和隔阂,对于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意义。
第二,加强第二,加强“学情学情”研究,以学生研究,以学生发展为需要发展为需要初中历史学科寓知识于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好学生的预习方案,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兴趣当中完成知识的预习。
使课堂教学预习先行,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师由此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教学环节。
课堂通过对抗质疑、小组评价、当堂纠错、矫正反馈等环节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方法、体验成功,这就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学生“进步”和“发展”。
二、过程认真组织,成功构建高效二、过程认真组织,成功构建高效课堂课堂第一、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符第一、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合学生认知水平在八上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为解决变法失败的原因,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
有皇帝撑腰,并得到部分读书人支持的变法是否成功?
问题二:
为什么作为最高统治者光绪帝支持的变法会失败?
这个的设计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好像没有思维价值,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于为第二个问题服务,对第二个问题有启发性。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获得“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这一信息。
课堂提问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第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第二、重视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例如历史教材大变革的时代,由标题剖析入手,在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具体寻找思维的切入点、问题的探究点。
时代是具体指哪个历史时期?
推动变革人物是谁?
变革的措施、作用、评价?
变的方向?
革的对象?
变的动力?
变的条件?
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第三、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控第三、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控制好课堂节奏制好课堂节奏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是一位年轻教师上的张骞通西域,里面有个情节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前往西域,让学生课堂表演时,几个表演的学生又是忙换装,又是忙看词,上讲台后由于地小人多,“汉武帝”帽子又被碰掉了,笑的台上台下都合不拢嘴。
这样的课组织的不紧凑,看似热闹,实际是混乱,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益。
这种“表演”,对于课堂目标的完成帮助不大,对于学生从中也得不到什么,有的甚至起反作用,耽误了教学进度,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四、教师懂得第四、教师懂得“放手放手”,真正实,真正实现高效学习现高效学习我在八上辛亥革命一课处理难点问题“辛亥革命的成败”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学生在辩论中除了得到“成”和“败”的结论。
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如果孙中山不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是不是成功了,而没有失败的一面?
”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同学。
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最终落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否完成”这个革命目的上,真正到达了问题讨论的实质,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敢于对历史事实进行假设,是学生辩证思维的突破,突破了历史遗存,突破了书本的禁锢,是“开放”课堂的结果。
感悟:
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高效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高效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面对问题和困难,只要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