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2645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Word格式.doc

文化底蕴深厚;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相生相长;

优越的社会投资环境;

市场优势:

一是正在富裕起来的诸城市105多万居民,是最现实的基础客源市场。

二是周边的潜在市场。

三是商贸市场,诸城大中型企业众多,对外交流频繁,从而为诸城旅游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市场;

区位和交通优势;

体制优势:

诸城市的主导性旅游资源——恐龙公园和恐龙博物馆被整体划归旅游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使资源开发与经营的矛盾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2.1.2劣势

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形象不突出,市场知名度低;

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完整,产业链有待完善;

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交通条件,对于诸城来说,优势与劣势并存。

2.1.3机遇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发展旅游的大环境越来越好;

全省旅游格局正处于更新调整时期,为新旅游地的崛起提供了发展机遇;

山东省旅游规划和潍坊市旅游规划的实施,将对类似与诸城这样的新旅游地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

2008年奥运会召开的历史机遇;

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

2.1.4威胁

周边地区的竞争,使客源分流;

数字鸿沟威胁;

内部竞争导致重复性建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诸城市发展旅游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条件,有的还具有区域的垄断性特征。

而一些劣势则属于普遍性的,具有区域的、甚至是全国的共性,并非诸城市独有,是可以克服的。

重要的是能够把握机遇,制定高瞻远瞩的旅游发展战略,编制高水准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策划,特别是把握好市场的定位和产品开发的方向,做好产品开发和市场的开发工作,使诸城旅游后来者居上,成为潍坊、山东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2.2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2.2.1旅游产业定位

从旅游产业的发展前途、诸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将旅游业做阶段性定位:

近期: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兴的重要产业;

第三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

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即在“十五”末能够基本达到或接近支柱产业的最低标准(旅游产出规模相当于GDP的5%)。

中期:

支柱产业,2010年前后,旅游产出相当于GDP的8%左右。

远期:

主导产业,2020年前后,旅游产出相当于GDP的12%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

2.2.2旅游发展方向定位

由过去单纯的以吸引当地游客为主的自然观光和休闲旅游向以吸引外地游客为主的文化观光、游学和休闲旅游转变,同时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最终把诸城建设成为以文化观光、游学和商贸旅游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和娱乐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导(吸引外地游客),以开发自然生态型旅游产品为辅助(吸引当地游客),以城市恐龙和名人文化核心区建设为龙头,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2.2.3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的定位

潍坊新的增长极;

山东旅游新亮点。

中、远期:

山东省旅游强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恐龙文化旅游目的地。

2.2.4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和“诸城模式”的品牌优势,深度挖掘恐龙文化和名人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旅游产品的“实体”建设和整合包装,实现“诸城”品牌和文化资源在旅游领域由“虚”向“实”的转化,构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提升旅游产业的社会贡献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带动作用,努力把诸城建设成在山东省和全国旅游市场上享有盛誉的文化观光、休闲、参观学习(“诸城模式之旅”)、游学(“恐龙之旅”等)和商贸旅游目的地,成为恐龙文化的代表性旅游目的地。

(二)经济目标

1.接待规模发展速度预测

预计:

2002-2005年的游客规模年递增速度为30%-50%;

2005-2010年的游客规模年递增速度为18%-26%;

2010-2020年的游客规模年递增速度为13%-20%。

见下表:

2001-2020年来诸城的游客人次(单位:

万人次)

年份

来诸城游客总人次

2001

28

2002

41

2005

90.08-138.40

2010

261.35-362.80

2020

1059.38-1932.30

2.旅游收入及相当于GDP的比例

2005年到2010年旅游收入的增长比例为28%左右。

预计人均花费:

2005年人均花费550元/人次;

2010年人均花费700元/人次;

2020年人均花费850元/人次。

2005-2010年诸城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诸城旅游收入

(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

比例(%)

49544-76120

1700000

2.9-4.5

182945-253960

2750000

6.65-9.23

2.2.5旅游发展战略步骤

(一)近、中期—开发建设阶段(2003~2010年)

要把旅游业切实纳入到诸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中去,给旅游业以名正言顺的“名份”,在计划、财政等方面有较重要的地位,以保障旅游业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具体要做好:

为重点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应至少有连续5年财政支持计划(当年财政支出的0.5-1%);

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抓好重点资源的开发和项目建设,即“恐龙地质公园”、“恐龙公园”及“恐龙博物馆”建设,桃源公园、马耳山、障日山庄、大山等的开发;

在旅游产品的整合、包装上,设计并推出吸引远距离游客的“品牌”产品,“诸城模式之旅”和“恐龙之旅”在一定的旅游市场上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城市建设和城市风貌有较大改善,完成扶淇河城市风貌带的整体建设,城市生活环境、旅游环境良好,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基本配套;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达到较高水平,旅游服务基本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经过7—8年开发、建设之后,诸城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支柱产业”的目标。

(二)远期—提升发展和完善阶段(2011~2020年)

从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中,要使诸城市的旅游业在规模和产业素质方面全面提升,使诸城旅游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

产业组织集团化;

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化;

实现旅游产品的优质产出;

做好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再创精品;

实现旅游企业的跨地域经营;

旅游企业规模、产出规模、社会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在当地社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本阶段的后半期,使旅游业成为当地实际的支柱产业。

2.2.6旅游发展战略

(一)基本战略选择

基本战略是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旅游都必须选择和坚持的发展战略,即旅游发展的通行战略。

包括: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产业发展道路,以创新的思路和特色的产品来启动市场;

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全市一盘棋,共促旅游业的大发展。

(二)针对性战略选择

针对性战略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和社会基础、资源丰富度和特色、未来发展需要等,制定的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战略性措施。

针对性战略更具有现实意义。

针对诸城市的实际,针对性战略旅游发展包括:

产业发展—“高点定位”战略;

资源开发—民营化战略;

项目建设—精品化战略;

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品牌战略;

形象建设—文化战略。

2.3诸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一)总体形象定位

根据诸城市本身的地方性以及优势资源的吸引力、市场开发的要求和可能性,及未来开发、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所达到的程度,以诸城特有的(恐)龙文化和影响深远的名人文化作为形象定位的基本题材。

形象定位为:

“恐龙之乡,人杰之都”

——山东诸城

恐龙文化是诸城的“文化之根”,而名人文化则是诸城的“文化灵魂”,也是诸城最大和最有特色的资源。

突出和亮化这两点,即抓住了诸城旅游发展的“牛鼻子”,突出了诸城旅游的亮点,显现了诸城的历史文脉,也提升和亮化了诸城的形象。

(二)识别形象设计

在识别形象形象方面,诸城应设计如下旅游标识:

“诸城旅游”标志—“卡通恐龙”;

“诸城旅游”标准色彩;

“诸城旅游”标志服;

“诸城旅游”标志性徽章;

“诸城旅游”标准字体。

3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3.1旅游产品规划

3.1.1旅游产品的分类设计

(一)观光旅游

在近、中期内,观光旅游将是诸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吸引“短程观光”市场的旅游者将是近、中期诸城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之一。

因此,在近期的3-4年内,诸城市仍要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设计多种观光旅游产品。

主要观光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包括:

龙骨涧地质公园建设工程;

超然台恢复工程;

恐龙公园(白垩纪公园)的功能完善和深度开发;

舜王庙恢复和大舜花园建设项目;

扶淇河城市风景带整体开发建设工程;

诸城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

桃源岭旅游区(包括桃园公园、齐长城景区等)整体开发工程;

万亩板栗园开发项目;

障日山庄景区开发建设工程;

马耳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

沧湾公园深度开发工程;

万兴植物园观光项目开发;

“得利斯集团”、“新郎集团”、“诸城外贸集团”等的工业旅游项目开发;

常山、大山、竹山、卢山、九山的开发建设等。

(二)文化旅游

诸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能够开发文化观光、体验、求知、研究等旅游产品,除把它们转化成直接的旅游产品外,相应的文化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博物馆的建设具有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双重性质,应予提倡和支持;

同时,召开各种主题专业学术研讨会,既有利于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也有利于通过学术研究来提高文化产品的档次。

1.主要的开发、建设项目

龙骨涧恐龙化石地质公园建设项目(拟建项目);

恐龙博物馆深度开发(已建);

超然台恢复工程(拟建项目);

诸城市博物馆改造、扩建项目(建议项目);

诸城佛教艺术博物馆(建议项目);

诸城市文化-名人(中心)广场(或文化步行街)建设项目(建议项目);

王尽美纪念馆深度精致开发(已建);

王尽美故居维修或重建工程(建议项目);

张择端纪念馆(建议项目);

江青史料馆(建议项目);

得利斯博物馆(建议项目);

诸城市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建议项目)。

2.专题文化研讨会

恐龙文化研讨会;

“人杰之都”—诸城名人文化研讨会;

诸城市佛教艺术研讨会;

21世纪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德利斯集团举办)。

(三)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以欣赏、享受、了解、宣传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旅游活动。

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