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919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个性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

5、班级文化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体现得不太好。

鉴于以上情况,淅川县金河镇xx中心小学从05年开始,鼓励教师大胆进行班级文化件事改革。

一些教师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益,为了巩固和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改革的成效,不断地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广到整个张湾小学和全镇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改革,我校成立了以xxx为主要负责人的课题组,专项研究怎样优化班级文化建设,从而提高班级管理个性化效果。

二、研究意义

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

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委“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2、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首先,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

其次,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足发展。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由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决定的,即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基本素质方面达到合格的标准。

而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3、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型人才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潜能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

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充满了生动新鲜的创造力量,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同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关键概念界定:

1、班级文化建设:

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型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

2、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该校特定校园文化笼罩下某个班集体所形成的富有个性张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班级文化不能脱离校园文化而存在,校园文化统摄着班级文化的发展。

3、个性化班级文化与传统的班级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是指在新课程背景下,打破传统的大而全的、几十年不变的班级文化模式,以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班级目标,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潜能,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自主创新的精神的班级文化。

4、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就是从哪些方面、哪些方式、哪些渠道进行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的研究。

本课题将以现有的理论为指导,侧重于实践性的研究,即强调如何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四、理论依据

1、班级社会学理论

班级作为一个社会,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要素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等。

班级社会学理论是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使本课题研究有一个明确目标与范围界限。

2、创新教育理论

现代社会发展呼唤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

素质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班级集体正是培养素质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为核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

“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

3、集体教育理论

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

学生的品德、个性特征、思想意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

现代集体建设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让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舞台。

4、文化涵育原理

学生总是生活在文化中,即使受文化的熏陶,学生总是生活在文化中,既接受文化的熏陶,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自我。

集体正是通过文化影响学生个体的。

个体也正是通过参与班级文化的创新,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

通过班级文化环境、制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创新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预期创造点:

本课题是结合本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而开展的,以促进本校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为目的的行动研究,是属于实践性(操作性)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讲求针对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讲求全面性,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能化。

课题所形成的经验或成果将涵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为今后我镇班级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方法与模式,将有效地促进我镇班级文化个性化的建设。

六、课题的实施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班级工作从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2、通过研究,使班风班貌的形成方式从教导灌输到引导生成。

3、通过研究,是班级文化从整齐划一到独具个性的转变。

4、通过研究,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

5、通过课题的研究,积累班级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二)、研究内容:

1、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研究如何搞好个性化班级布置,研究如何搞好个性化班级财产管理,研究如何搞好个性化班级卫生管理。

2、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研究如何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研究如何实现班级自能管理;

研究如何做好与家长良性沟通;

研究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研究如何制定个性化的班级公约。

3、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研究如何开展个性化班级主题活动;

研究如何做好良好的班风培植;

研究如何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研究如何做好班级优秀传统传承。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2月)

(1)、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向南阳市教科所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2)、收集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组织好实验教师的动员、培训工作。

(3)、拟定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

2、试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0月)

(1)、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的研究计划做好相关的工作:

A、布置教室。

要充分发会学生的个性、特长,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

的文化内涵。

B、设级班级标志。

包括:

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

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

C、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其次,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

D、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通过演讲、看专题片、调查采访社会相关的人士等主题的班级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氛围。

通过家校联系和对后进生的关心和转化,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2)、 做好过程性的指导、评价和反馈。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应及时与上级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上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同时加强对客体的检查、指导、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

(3)、 做好阶段性的研究讨论工作。

定时召开课题阶段研讨会,做好经验交流、问题探讨、现场观摩、典型表彰等工作。

以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研究资料,拟写好课题结题实验报告。

2、做好结题申报,应揭示课题专家组的验收、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