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9637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各种铣刀文档格式.doc

VIII、圆弧铣刀

二、铣刀基本参数

图3、

以“圆柱直齿平面铣刀”(参图3)为例,说明铣刀的几个基本概念:

1、前刀面:

进行铣削加工时,切屑流出的通道。

2、后刀面:

减小刀具与已加工平面的摩擦。

3、前角:

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用来反映前刀面的空间位置。

注:

前角决定切削的难易程度和切屑在刀具前面上的摩擦情况。

前角大时,可使切屑变形小,流出顺利,减少了切屑和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使切削力降低,切削起来轻快;

但是前角太大,会使刀刃变得非常薄弱,粗加工时可能引起崩刃。

4、楔角:

前刀面与后刀面的夹角,用来反映铣刀刃的厚度/强度。

5、后角:

后刀面与铣刀主切削面的夹角,用来反映后刀面的空间位置。

注:

后角作用是减小刀具后面和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大小直接影响到刀具强度。

后角加大了,后面与已加工平面之间的摩擦会减小,切削起来轻快点,刀齿的磨损会慢些;

但是后角太大,会降低刀齿强度,刀刃散热情况变差,反而会加剧刀齿的磨损。

6、基面:

用来定义前角的基准面,且回转动(如铣刀一个刀刃由位置Ⅰ转到位置II)。

7、铣刀的切削平面:

用来定义后角的基准面,且会转动(因为基面转动,他又始终垂直与基面)。

综上所述:

一般7个基本概念中,只考虑“前角”和“后角”。

补:

“圆柱螺旋齿平面铣刀”还需知道以下几个角度:

8、螺旋角:

切削刃与铣刀轴线间夹角。

其作用能使刀具在切削时受力均衡,工作较为稳定,

切削流动顺利。

对于“端铣刀”还有以下几个角度:

9、主偏角:

①为主切削刃和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夹角;

②作用是能使切削容易。

图4、

10、副偏角:

①为副切削刃和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夹角;

②作用是减少刀刃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11、过渡刃偏角及刃宽:

使主刀刃和副刀刃的夹角不变尖。

三、铣刀参数选择:

1、前角的选择:

①主要根据工件材料来决定。

a、在加工塑性材料(如钢料)时:

塑性材料切屑呈带状且变形大,应选用较大前角,以减小切屑的变形,改善切削情况;

b、在加工脆性材料(如铸铁)时:

脆性材料切屑呈碎状小块,在刀刃附近有冲击力,并且脆性材料表面硬度高,通常含沙眼、杂质等,对切削不利,为保护刀尖,前角一般比加工塑性材料要小些。

c、在加工轻金属(如铝及铝合金)时:

前角可取比塑性材料更大些,因为金属强度和硬度都比钢料低,在铣切中对刀齿的强度要求可以比铣钢料时低,同时加大前角更有利于切屑的排除。

②还要考虑工件材料的软硬程度。

a、工件材料较软时:

选较大的前角;

b、工件材料较硬时:

选较小的前角。

③还要考虑加工的性质。

a、粗加工时:

应取较小的前角;

b、精加工时:

应取较大的前角。

2、后角的选择:

①根据工件材料的软硬程度。

则可加大后角;

b、工件材料较硬时:

应减小后角以增加刀齿强度。

②还要考虑加工的性质。

a、粗加工时:

对加工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同时被切削金属层比较厚,应取较小的后角;

b、精加工时:

工件要保证一定表面光洁度,且被切削的金属层比较薄,应取较大的后角。

3、主偏角的选择:

主偏角大小影响着刀具的使用寿命。

图5、

由图5可知:

在“铣刀每齿走刀量”

(即图中阴影部分)一定的情况下,

①主偏角减小:

刀齿参加切削的长度由L增加为L’=>

刀具散热情况可改善,刀具使用寿命可以延长。

但是消耗的动力也会增加。

②主偏角增大:

因切削力关系,可能引起震动。

4、副偏角的选择:

对加工表面光洁度有很大影响。

图6、

由图6可知:

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因走刀运动而形成残留面积(如左图中阴影部分)。

①若增大副偏角,则残留面积高度越大,工件表面光洁度越差。

②平面铣刀上没有“副偏角”一说。

5、螺旋角的选择:

∵螺旋角对于“排屑”+“铣削的平稳性”很有利;

∴要注意轴向力影响+排屑的顺利性。

①铣刀螺旋槽方向确定:

(以卧式铣床上圆柱螺旋平面铣刀为例)

图7、

左铣刀

右铣刀

把铣刀端面竖直在工作台上,看螺旋线朝哪一面上升:

如螺旋线由右往左上升,则为左螺旋槽。

如螺旋线由左往右上升,则为右螺旋槽。

∴含左螺旋槽的铣刀叫“左铣刀”。

∴含右螺旋槽的铣刀叫“右铣刀”。

总结:

不管带柄还是带孔铣刀的螺旋左/右旋向,和看螺钉的一样。

②铣削加工时,一定要注意“铣刀的旋向”+“铣刀中心轴上受力方向”。

卧式铣床

参“图8”

当铣刀螺旋槽方向与卧铣主轴转向配合,让刀杆上受力沿“刀架中心轴线”指向“吊架”时:

刀杆上受力有使刀杆从卧铣主轴中拔出的趋势,所有指向人的方向都是错误的,所以这样安装是错误的。

吊架承受的力不大,会使铣床产生振动。

当铣刀螺旋槽方向与卧铣主轴转向配合,让刀杆上受力沿“刀架中心线”指向“卧铣主轴”时:

刀杆上受力有使刀杆推向卧铣的主轴,是背离人方向的,所以这样安装是正确的。

卧铣主轴能承受很大的推力。

立式铣床

参“图9”

为增大容纳切屑的空间,使切屑不致堵塞螺旋槽且顺利排出,立铣刀齿数应取少些,一般2~6齿

当铣刀螺旋槽方向与立铣主轴转向配合,让过渡套筒上受力沿“立铣刀中心轴线”指向“立铣主轴”时:

可使立铣刀安装的更加紧固。

由于力的反作用力,立铣刀就对切屑有一个向下的力,促使切屑沿铣刀螺旋槽向下排出=>

这种方法适于立铣刀铣侧平面。

无论铣刀螺旋槽方向与机床主轴转向配合怎样,刀杆只能是沿竖直方向,都不会朝向人。

所以怎么安装都是正确的。

当铣刀螺旋槽方向与立铣主轴转向配合,让过渡套筒上受力沿“立铣刀中心轴线”背离“立铣主轴”时:

立铣刀有从立铣主轴中拔出来趋势,必须用螺杆通过主轴将立铣刀拉紧。

由于力的反作用,立铣刀对切屑有一向上的力,促使切屑沿铣刀螺旋槽向上排出=>

这种方法适于立铣刀铣槽。

铣刀的安装

Ⅰ、圆柱铣刀等带孔铣刀的安装

图8、

注a、“主轴”和“吊架”属于卧式铣床上的部件;

b、在卧式铣床上都使用刀杆安装带孔铣刀。

刀杆一段安装在卧式铣床的刀杆支架上+刀杆穿过铣刀孔,通过套筒将铣刀定位+然后将刀杆的锥体装入机床主轴锥孔,用拉杆将刀杆在主轴上拉紧。

c、主轴的动力通过锥面前端的键带动刀杆旋转。

d、铣刀应尽可能地靠近主轴,减少刀杆的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e、套筒的端面和铣刀的端面必须擦干净,以减小铣刀的跳动;

f、拧紧刀杆的压紧螺母时,必须先装上吊架,以防止刀杆受力弯曲。

Ⅱ、立铣刀等带柄铣刀的装夹

Ⅲ、面铣刀的装夹

锥柄铣刀的安装

直柄铣刀的安装

图9-1、

图9-2、

图9-3、

对于直径为10-50mm的锥柄立铣刀,可借助过度套筒装入机车主轴中,然后用拉杆把铣刀集过度套筒一起拉紧在主轴锥孔内。

对于直径为3-10mm的锥柄立铣刀,可用弹簧夹装夹。

铣刀的锥柄插入弹簧套的孔中,用螺母压紧弹簧套,使三个开口的弹簧套的外锥面受压而孔径缩小,即可将铣刀抱紧。

面铣刀一般中间带有圆孔,先将铣刀装在短刀轴上,再将刀轴装入机床的主轴,并用拉杆拉紧。

四、铣削用量:

(一)、切削用量中的基本概念:

铣削的主运动是铣刀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直线运动。

1、铣削速度:

铣削时的主运动由铣刀完成,铣刀的刀刃线速度便为铣削速度。

V:

铣削速度,单位“米/分钟”

V=nD/1000n:

铣刀转速,单位“转/分钟”

D:

铣刀直径,单位“毫米”

2、进给速度:

铣削时的辅助运动由工件进给运动完成,为单位时间内工件相对于刀具的移动距离。

a、每齿进给量:

多齿铣刀每转中每一刀齿在进给运动方向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b、每转进给量:

铣刀每转一周在进给运动方向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c、进给速度:

铣刀每回转一分钟在进给运动方向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进给速度=转速·

每转进给量=转速·

齿数·

每齿进给量

a、铣削深度:

平行与铣刀轴线方向上测得的铣削层尺寸;

即∥铣刀轴线。

3、吃刀量:

b、铣削宽度:

在垂直与铣刀轴线和工件进给方向上测得的铣削层尺寸;

即⊥(铣刀轴线与工件进给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图10、铣削用量的示意图

铣削速度

进给速度

铣削深度

铣削宽度

(二)铣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1、铣削用量的选择顺序:

∵影响刀具寿命最显著的因素是铣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而吃刀量对刀具的影响最小=>

∴①应优先采用较大吃刀量+②其次是较大进给量+③最后才是铣削速度。

①吃刀量的选择:

一般根据工件铣削层的尺寸来选择铣刀(如用面铣刀铣削平面时,铣刀直径一般应大于切削层宽度;

用圆柱铣刀铣削平面时,铣刀长度一般应大于工件切削层宽度)+当加工余量不大时,应尽量一次进给铣去全部加工余量+只有当工件表面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才分粗铣与精铣进行。

工件材料

高速钢铣刀

硬质合金铣刀

粗铣(mm)

精铣(mm)

铸铁

5~7

0.5~1

10~18

1~2

软钢

<

5

12

中硬钢

4

7

硬钢

3

a、粗加工时:

在铣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刀杆强度、刀齿强度、机床及

②每齿进给量夹具的刚度来确定。

在许可条件下,应尽量选大点。

的选择b、精加工时:

为减少机床振动,保证表面粗糙度,一般选较小进给量。

刀具名称

铸铁(mm)

钢件(mm)

圆柱铣刀

0.12~0.2

0.1~0.15

0.2~0.5

0.08~0.20

立铣刀

0.08~0.15

0.03~0.06

套式面铣刀

0.15~0.2

0.06~0.10

三面刃铣刀

0.15~0.25

0.06~0.08

a、粗铣时:

必须考虑铣床许用功率;

③铣削速度

b、精铣时:

要考虑合理切削速度,以抑制积屑瘤产生。

切削速度(m/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