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506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docx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

 

 

金融保险)国内外航运金

融发展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

壹、航运金融概述

航运金融建设是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壹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

壹个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必然要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做支撑,全球公认的12个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壹些“硬实力”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如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已居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港的科技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目前上海航运金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相比上海航运金融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航运金融通常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壹系列和此相关业务总称。

航运金融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航运金融的出现是由航运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活动。

航运金融的出现能够解决航运企业资金不足和风险等问题,从而促进航运产业的发展。

航运金融中的融资业务能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航运金融中的海上保险能使航运企业合理地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

航运金融经过壹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类业务已发展比较成熟,已形成了壹批比较专业的服务机构。

航运金融的业务主要包括:

海上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

从事航运金融的主体主要有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银行、保险X公司、证券X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X公司等机构。

航运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纽约、香港、东京、伦敦、新加坡等五大国际航运中心都是著名的国际航运金融中心。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进入壹个全面建设阶段,建立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形成航运金融集聚区是迫切需要。

二、上海航运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加快了航运要素的集聚。

航运要素的不断集聚必然给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我国航运金融发展比较晚,上海航运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上海航运金融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壹)上海航运金融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和2002年相比,2007年在上海注册的国际船舶的代理企业从37家增加到132家,国际的船舶管理企业从8家增加到17家,从事无船承运业务的企业从329家增加到747家。

有很多X公司的总部设在上海,全球最大的前20家班轮X公司都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劳氏船级社也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

在航运要素不断向上海集聚的同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可能会促使航运金融市场的壹些业务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上海将成为首选地区,上海航运金融市场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应该见到,上海周边几个港口城市如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等都在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市场,而且我国在有关政策、法规和汇率等方面不占优势,上海航运金融市场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上海航运金融市场规模小,所占全球市场份额少

据统计,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

但目前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份额多由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所控制。

以伦敦国际航运中心为例,它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油轮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和船舶保险业务的23%。

海上保险市场方面,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几个国家控制了全球海上保险市场60%的份额,仅伦敦壹个城市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而且全球船东保赔协会67%的保费基本都集中于伦敦。

而上海在相关领域涉足甚少,各类相关业务全球市场份额基本不足1%。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上海的航运金融业仍远远达不到“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

而航运企业的国际船舶融资几乎100%是在伦敦、纽约、汉堡、新加坡和香港进行的。

因此,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业的空间巨大。

其中,船舶保险和船舶融资是航运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上海航运金融机构面临激烈竞争

航运业是壹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国际大型航运企业的业务遍布世界各主要港口,频繁发生运费的收缴以及各项日常性支出,资金量巨大。

因此,航运企业是各大金融机构积极争取的重要客户。

同时航运业是全球性行业,航运企业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机构为自己服务,也就是说航运金融机构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由于上海的金融机构知名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同国外著名的金融机构相比差距较大,而且国外壹些政策、法律、法规更有利于航运金融机构,许多企业倾向于选择国外知名的机构,业务外移趋势明显,上海航运金融机构面临激烈的竞争。

三、国际主要航运中心航运金融发展的现状

综观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无论是以提供交易市场和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仍是以腹地型为主的纽约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以中转型为主的香港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都有壹个共同特点,即它们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

航运业是壹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的发展能解决航运和港口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航运投资、融资、结算和海上保险中的作用,而运输生产本身也就是国际范围内资金流转的过程,因此,完善的金融服务环境能为航运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融资业务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海上保险帮助航运运营者合理规避海上运输风险。

伦敦金融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金融市场,其同业拆放市场的规模居世界首位。

二战后,英国经济逐渐衰落,金融地位有所下降,但仍以金融机构的种类齐全及其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著称于世。

同时,伦敦是历史最悠久的航运中心,伦敦租船市场是国际最大的租船市场,其成交量约占世界总量三分之壹。

伦敦的保险市场也很发达,同样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如著名的劳埃德保险社从开咖啡馆起家,逐步发展成为交换海运信息、接洽航运和保险业务的总会,目前已是国际著名海上保险中心。

纽约的航运金融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

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最主要的国际清算和储备货币,纽约在金融界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伦敦,其外汇交易量约占全球16%,衍生金融工具成交量约占世界的14%,外国债券发行量约占34%。

纽约的航运市场仅次于伦敦航运交易市场,租船市场相当庞大,年成交量约占全球总成交量的30%之上。

日本东京是当今亚洲唯壹可和欧美国家相比的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在

20世纪70年代经济腾飞后,逐步放松金融限制,推行日元国际化、金融政策自由化等政策。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市场地位有所下降,但其业务总量仍占居世界第三位。

日本国内稍大的财团、综合商社和贸易X公司大多集聚于东京,使东京壹跃成为和纽约和伦敦且列的三大金融市场之壹。

同时东京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京港是日本率先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其港口产业及建筑业等相关产业十分发达。

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枢纽港之壹,处于国际钟摆航线上,地理位置优越,以国际中转运输为主。

其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其又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新加坡的外汇日均交易量和衍生金融工具日成交量均各占全球的7%,银行外汇结存余额占全球总量的5%,新加坡政府对外商务壹贯奉行“自由主义”的门户开放政策,属于瑞士式的金融中心。

它主要服务于东南亚,在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资金结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新加坡在1968年建立亚洲美元市场,是其金融国际化的壹个重要里程碑。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第壹个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的金融中心,其先进的金融期货市场对国际风险管理活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香港是亚太地区以中转为主的航运中心,同时也是亚太地区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逐步发展成为远东及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枢纽港。

香港拥有不少国际知名的船舶所有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处理港,多年来壹直保持着全球第壹大集装箱港的地位,是亚洲区内和航运业有关企业的集中地,也是远洋船舶停泊中心。

香港有其开放金融政策,在船舶融资及航运业资金结算领域占据壹席之地,目前香港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占全球6%左右,银行外汇结存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衍生工具成交量占全球的5%上下。

从世界主要航运中心的历史发展来见,航运业和金融业犹如壹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互联系且行发展的。

没有金融业的全力支持,航运业就难以维持和进壹步发展。

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和汉堡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其航运金融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

表1世界主要航运中心航运金融发展现状

航运中心发展现状

伦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航运融资、海上保险等服务体系,仅航运金融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多达20亿英镑,成为国际航运交易中心的楷模。

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伦敦的船舶融资占全球市场的约18%,是全球最大的船舶融资业务中心,同时海上保险收入也占全球保费总收入的23%左右。

纽约有非常大的租船市场,年成交量约占全球总成交量的30%之上。

因此在船舶融资方面,在金融市场以公开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船舶资金上表现十分突出,为全球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之壹。

东京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政府通过各项金融税收政策如优惠贷款、贷款担保、债转股等形式来支持造船企业从事船舶融资业务,且且在全球的海上保险业务量上也得到壹份羹。

新加坡世界枢纽港,以国际中转运输为主。

它主要服务于东南亚,在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资金结算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香港充分发挥其自由港的便利条件,且有其独特开放的金融政策支持,在船舶融资及航运业资金结算领域占据壹席之地,且已发展成为国际上著名的航运资金结算中心。

汉堡私募股权方式,即KG模式筹集船舶资金在全球航运金融领域独树壹帜,从而使其成为全球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之壹。

四、国内外航运金融发展的比较

在壹个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制中,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这就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支持。

纵观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无壹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航运业是壹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这种投入分为硬、软件俩个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港航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建设码头、疏浚航道、修造船舶和通讯设施等;软件方面,如构建信息平台、航运管理、培养人才、保险、税收、通关等。

这些单靠港航企业本身是解决不了的,特别需要金融服务业的鼎力支持。

只有金融服务业发展了,才能给航运X公司和港口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才能充分发挥金融业在船舶融资、航运资金结算和海上保险等领域的作用。

运输生产本身就是国际范围内资金流转的过程,只有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业的环境,才能使之更好地为航运业地发展服务。

航运金融主要可分为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航运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四大业务,全球每年和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

大部分集中在伦敦、新加坡、香港等等国际公认的航运中心城市。

和这些城市相比,上海的航运金融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