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1352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Word文档格式.doc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2009年高考题

(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萧?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答案借代,反问。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

“何处笙箫?

”自然是反问。

“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毅传》“娥眉

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

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乐。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析《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

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一问:

“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

第二问:

“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

既然是重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备考意见:

诗歌鉴赏材料像今年这样直接出自高中语文教材的情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然如此,但得分不一定就让人满意,特别是第二个小题。

反过来看,今年诗歌鉴赏所设的问题,与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内容关联度极大,这说明重视文本教学的重要性,比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一句,问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想一想,这与学过的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是多么相似。

这正验证了“考题出于课外,知识来源课内”。

附赏析:

【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

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

“破纸迎风,坏槛当潮”两句,以声音衬寂寥。

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接着,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

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

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

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

“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

“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

“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

节日尚且如此,平日就更可想而知了。

作者把人民的亡国哀痛心理,挖掘得多么深,表达得多么活啊!

秦淮河舞歇歌罢,亦大有与南明王朝笙歌旖旎、舞榭歌台相对照的意味,在对比中,加深人们的兴亡感触。

今昔对比后,“白鸟飘飘”四句的自然景象描写,进一步开拓意境。

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

好一派万物争自由的勃然生机。

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在艺术的对照中,深化了主题

的表达。

2008年高考题

1.(08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钞几联清清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

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

赶快。

③苫:

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试作赏析。

答案 

(1)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

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

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解析 要分析此曲的层次,须细读作品,看写了哪些内容,从中理出作者的思路。

开头两句写春花秋月、杜鹃归雁;

三、四句写由此而生的感慨——岁月如箭,人情似云。

以下各句则写想像中的隐居生活——耕种居住,诵读诗文。

对修辞手法的赏析,要落实到具体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08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

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解析 散曲前两句写远景,故能放眼“万里”,远山看似“数点”;

而又紧扣秋景,故秋江澄澈,静如白练,秋山苍翠,青如蓝靛。

三、四两句写近景,俯视江上轻帆,仰视庐山飞泉。

大江宽阔浩瀚,故江帆显得如几片苇叶,惟其轻灵,故疾如飞箭;

庐山巍峨高耸,故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惟因陡峭,故飞如闪电。

五、六两句写云和月明灭之变,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

傍晚,天空云气飘浮,旋又凝聚渐变成露气,笼罩在江面低空,这是暗;

晚霞在天边消失,初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仿佛是一把半圆形的团扇,这是明。

结句写北塞鸿雁到来,点明秋季时令,使人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莽雄浑境界。

2005~2007年高考题

1.(06上海)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⑴“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

答案曲牌名

解析“黄钟”为小令的曲调,“人月圆”为小令的曲牌,“山中书事”为小令的题目。

⑵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答案B

解析A项“委婉”错;

C项用意分析错;

D项“舒适生活”错。

⑶“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倦”字既包括了作者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世态炎凉之酸!

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解析对诗词曲作品的赏析,最终要落脚到某些词语上,对词语的赏析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体会词语使用的好处。

分析“倦”的好处,首先分析“倦”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再分析词语在整首曲中表达的感情。

2.(06浙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