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937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八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本单元教材是科普类课文,最忌讳把它上成科学常识课。

所以在教学时,首先要分清主次,对教学重点了然于胸。

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而不是科学知识的讲解和说明。

识字学词始终要作为学习的重点,切不可喧宾夺主。

在朗读方面,训练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八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棉花姑娘》

课时

2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

(板书题目:

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

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

本段有几句话?

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4.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

识记“燕”和“瓢”。

(1)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

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

)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

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

2.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

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吧。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

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

(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

(学生读)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

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

“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八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咕咚》

课时

2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2.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

2.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咕咚”是什么?

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跟①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②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2.谜语:

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

象②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③组词

3. 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

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

叫什么?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

2.指导朗读

3.指名汇报:

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

4.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话练习:

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2.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都、家”。

2.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3.师范写,生描红、书写。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单元

第八单元

汇课时间

课题

《小壁虎借尾巴》

课时

2

课型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学习

重难点兴趣点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壁虎)

2.对!

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

(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指一名学生说发现。

(课文没有注音。

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

(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全班交流:

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

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6.出示词语。

(带拼音)

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

(1)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

(伤心、难过。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

(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出示:

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

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

小壁虎怎样借尾巴?

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2.交流出示对话。

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

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

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

(师引读第6自然段。

7.结果怎样?

为什么?

8.指导朗读:

教师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