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49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Word下载.docx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

遣信昨至此。

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

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涉道,忧悴。

力不具。

羲之报。

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辽宁博物馆。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

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

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

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上虞帖

释文:

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

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

高23.5厘米,横26厘米,共七行,五十八字。

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远胜右军《如何帖》。

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

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

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

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

有影印本行世。

寒切帖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

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老久悬情。

吞食甚少,劣劣!

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纸本,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文中“谢司马”应为谢安。

谢安为王羲之至友。

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

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

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

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

正如唐人孙过庭说:

“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

快雪时晴。

佳想安善。

未果。

為结。

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君倩。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

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

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

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

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

在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清乾隆皇帝曾说:

“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同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名其堂为“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

大雪过后,天候转晴,王羲之以这件短札向友人表达问候之意。

末行“山阴张侯”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原本写在信笺的封面,在此与原蹟一併摹在同一张纸上。

这件书蹟以圆笔藏锋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鋩,由横转竖也多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閒,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鑑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閒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并且认為赵孟頫受到这件书蹟的影响。

不过王羲之内敛沉潜,赵孟頫微有锋鋩外露,比较对幅赵孟頫的题跋,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在於优美的“体势”,“体”是指结字的形状和姿态,“势”是指笔画產生的律动感,以“快”字為例,左右相向的两部份,有著呼应的关係,“夬”的右肩略微高耸,末笔右顿,调和了倾斜的姿势。

“雪”字也有类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倾斜,末一横画收笔有向右下的笔势,所以也调整了整个字的重心。

第一行感觉上下的“行气”一贯,為什麼有这样的感觉呢?

如果只看每个字横向的笔画,可以发现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而同一行字的重心也都在同一中线上,第二行则有些变化,“果為”有连笔,其他的字间距较疏,重心也有偏右偏左的变化。

这些变化显得很自然,也使得这短短的三行具有丰富的美感。

七月帖

释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

忽然秋月,但有感叹。

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

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

吾故羸乏,力不具。

王羲之白。

《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

摹本,麻纸本。

纵27.7厘米,横25.8厘米。

6行,50字。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曾为金章宗、项元汴等藏。

都下帖

释文:

得都下九日书。

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

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

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

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

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

《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

纵27.7厘米。

5行,45字。

永和十二年(356)书。

与《右军书记》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平安帖

此粗平安。

修载来十余日。

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

无由同,增慨。

此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共一纸,摹本,硬黄纸本。

纵24.7厘米,横46.8厘米。

4行,27字。

行书。

为项元汴、笪重光、清内府等藏。

帖中修载为王羲之的从兄弟王耆。

何如帖

羲之白:

不审尊体比复何如?

迟复奉告。

羲之中冷无赖。

寻复白。

羲之白。

此帖又名《不审尊体帖》。

此帖与《平安帖》、《奉橘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摹本,硬黄纸本。

纵24.7厘米。

3行,27字。

帖中“怀充”押署系唐怀充,“察”系姚察。

奉橘帖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摹本,硬黄纸本。

2行,12字。

此帖与《平安帖》、《何如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行穰帖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

大都当任

再临本,纸本。

纵24.4厘米。

2行,15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右军书记》:

‘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

立俟。

’此帖仅是著文片段。

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

省慰增感。

摹本,纸本。

纵26.9厘米。

3行,20字。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此帖与《孔侍中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孔侍中帖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

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6行,42字。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此帖与《频有哀祸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与《丧乱·

二谢·

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频有哀祸·

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

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丧乱帖 

羲之顿首:

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

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羲之顿首顿首。

纵28.7厘米。

8行,62字。

行草书。

日本皇室藏。

此帖与《二谢帖》、《得示帖》共一纸。

书信反映了王羲之对北方故乡的祖坟被破坏的愤怒和悲伤。

二谢帖

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5行,36字。

此帖与《丧乱帖》、《得示帖》共一纸。

二谢一说为谢安、谢万;

一说为谢尚、谢奕;

一说为陈郡谢氏兄弟。

得示帖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

吾亦劣劣。

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

迟散。

4行,32字。

此帖与《丧乱帖》、《二谢帖》共一纸。

大道帖

释文大道久不下,知先未然耶。

临本,纸本。

纵27.7厘米,横7.9厘米。

2行,10字。

清人孙承泽以为米芾所临。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

是煊赫著名帖也。

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

凡27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