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7106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Word下载.docx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

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

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

是干什么用的?

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把东西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

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1)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真有趣,工具材料任你选。

仔细看、大胆想,看的想的画出来。

(2)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注意以下要求。

A、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B、鼓励学生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认可学生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或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3)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八、讲评: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的使用和表现。

九、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教师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十、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十一、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学生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第二课:

大家都来做

学习领域:

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

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简析:

本课其实是用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通过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的方法进行。

要提前一节布置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气氛既要热烈,又要有序。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可乐罐、沙子、石子、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1)交流阶段: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题和造型。

(2)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准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欣赏教师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术小组的装置艺术作品。

(3)发展阶段:

带好材料来到操场,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或造型。

通过组与组交流,互相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4)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在排列时,要大胆想象。

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加丰富更加广泛。

教学评价:

(1)是否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课前观看一些行为艺术作品,及名家作品,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3)教学中能否强调集体合作精神。

(4)就地取材,会利用废旧物品或当地物产,如:

小石头、沙、泥、贝壳……运用于主体造型之中。

教学札记:

本课教材要求学生们准备的工具材料太多,而这对刚刚上了一节美术课的新生来说很难做到。

在上第一个班时,我提前多准备了一些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选择,教学效果不错,但总感觉这些材料不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达不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目的。

于是在上第二个班时,我启发学生用铅笔盒、书、本子、笔、橡皮等书包里的文具来摆图案。

学生们讨论一番后,用书本摆出了电视塔、大火车、大楼……用铅笔、彩笔、橡皮、粉笔头装饰上了窗子、门、塔尖甚至是太阳、轮子,有的学生还创造性地用上了数学学具盒里的小棒、圆片等。

他们高兴极了:

“原来文具也可以摆出画来!

”我借机告诉学生: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我们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要善于就地取材。

”这下学生们又有了新发现:

“水壶也可以盖房子!

”“扎头发的皮筋、彩花也可以用!

”“小手绢叠成各种形状也可以摆上。

”……于是地上的图案越来越丰富、色彩越来越漂亮,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造型的乐趣。

第三课:

彩线连彩点

教学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

彩线连彩点

师:

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

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理。

五、收拾整理

第四课:

下雨啦

学习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教材简析:

本课其实是在上一节基础上进一步表现线条,(不规则的点线练习)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淅沥的小雨。

(1)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雨中人物、景物、动物的特征。

(2)教师、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师搜集一些有关雨景的照片、录像。

(1)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

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

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

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

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

(2)发展阶段:

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

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如:

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

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

鼓励学生回家尝试在深色的纸上用银色中性笔画出雨滴的样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伞边上,转动伞,感受下雨的情景。

1、是否表现出了下雨的主题。

2、是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雨景。

3、能否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在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人们的反应时,我请一位学生上来学学下雨刮风时的各种声音,另一位学生拿着雨伞配合着声音表演风雨中行走的困难。

学生们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发现了在雨中走路的样子与平时的不同之处,在绘画时自觉地将之表现了出来。

回忆以往教学时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不能准确表现人物动态的情况,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带来的好处。

第五课:

五彩的烟花

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

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

(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

(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

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

细线画法;

粗线画法;

钉子头画法;

菊花状烟花画法;

单层、双层、多层画法等。

(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

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

评析标准: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第六课:

美丽的印纹

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1、课前准备:

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 

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

红、黄、蓝、绿。

(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