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7017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照明入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六章照度计算基础……………………………….…..…….(51-55)

室内建筑设施照明照度计算……………….…………………(51-53)

常用灯具光电参数………………………….…………………(54-55)

第一章照明发展历程

早在1802年英国科学家就揭示了白炽现象,从那时开始直到有了电以后,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只白炽灯,开始了人类利用电能照明的新天地。

 

自从1879年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型白炽灯泡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光源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

1931年成功研制高压汞灯;

1936年荧光灯问世,引入了荧光灯;

1949年白炽灯采用了柔白涂层技术;

1958年引入了卤钨灯;

1962年发明了高压钠灯;

1974年引入了节能型荧光灯;

1975年引入了冷光杯,之后引入了小功率金卤灯;

1987年引入了40W节能灯,之后引入高效节能灯;

1994年发明了无极荧光灯;

直至目前发展起来的将电直接转化为光的发光二极管(LED),已作为公共场所的显示器,正在获得广泛使用。

在照明的发展过程中,光源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最初的几小时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小时(如微波硫灯),光效有了很大提高,最高达150lm/w.照明产品纷繁夺目,种类齐全,拥有适用于各种场所的照明产品。

第二章光度、色度基本概念及知识

照明工程中,光是指辐射能的一部分,即具有刺激视觉器官特性的辐射能。

从物理学的观点,光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波长范围在380~780nm(纳米)之间,这个范围在视觉上可能稍有些差异。

任何物体发射或反射足够数量合适波长的辐射能,作用于人眼睛的感受器官,就可看见该物体。

一般辐射能波谱的范围遍布在波长为10-16~105m的区域。

可见光谱辐射能的波长在380x10-9~10-9m(即380~780nm)之间,仅是辐射能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1666年,牛顿使一束自然光线通过棱镜,从而发现光束中包含组成彩虹的全部颜色。

可见光谱的颜色实际上是连续光谱混合而成的。

波长从380nm向780nm增加时,光的颜色从紫色开始,按蓝、绿、橙、红的顺序逐渐变化。

如下图:

可见光谱

紫外线

红外线

绿

波长380450490560590630780nm

紫外线波谱的波长在100~380nm之间,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

太阳是近紫外线发射源。

红外线波谱的波长在780nm~1mm之间,红外线也是人眼看不见面的。

太阳是天然的红外线发射源。

白炽灯一般可发射波长在5000nm以内的红外线。

发射近红外线特的特制灯可用于理疗和工业设施。

紫外线、红外线两个波段的辐射与可见光一样,可用平面镜、透镜或棱镜等光学元件。

进行反射、成像或色散,故通常把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统称为光辐射。

光的度量及其单位

一、光通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的并能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

单位为流明(lm)。

光通量=光效X功率

二、发光强度(光强)

光源在空间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与该立方体角的比值,称为光源在这一方向上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单位为坎德拉( 

cd)。

三、照度

照度是用来说明被照面(工作面)上被照射的程度,通常用其单位面积内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x)或流明每平方米(lm/m2)。

四、亮度

亮度也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发光(或反光)强弱的物理量,被视物体发光面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该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的比值,称为发光面的表面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五、光源的发光效率

光源的发光效率通常简称为光效,是描述光源的质量和经济的光学量,它反映了光源在消耗单位能量的同时辐射出光通量的多少,单位是流明每瓦(lm/w)=lm/w。

光源的色温及显色性

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如果达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发射出可见光。

白炽灯中的固体钨约在3000K时的炽热发光,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人造光源。

通常是随着辐射体的温度升高而提高,辐射光色从暗红,经过桔黄、发白,然后是炽兰。

这样色温也随着辐射体的温度升高而提高。

这是遵循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绝对黑体的能量亮度与物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一、色温

将一标准黑体加热,随着温度升高黑体的颜色开始沿着深红-浅红-橙-黄-白-蓝逐渐改变,当某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与标准黑体处于某温度的颜色相同时,我们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以绝对温度K来表示。

基本色如表所示:

色温

光色

气氛效果

大于5000K

清凉(带蓝的白色)

清冷的感觉

◆三基色荧光灯

◆水银灯

3300-5000K左右

中间(接近自然光)

无明显视觉心理效果

◆金卤灯

小于3300K

温暖(带桔花的白色)

温暖的感觉

◆白炽灯

◆石英卤素灯

二、显色性

光源对物体本身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表现较好,我们所见到的颜色也就接近自然色,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再现较差,我们所见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用显色指数(Ra)表示。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把太阳的显色指数定为100,各类光源的显色指数各有相同,如:

高压钠灯的显色指数为Ra=23,荧光灯管显色指数Ra=60-90。

显色指数越接近100,显色性就越好。

不同显色指数下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很好较好普通

Ra=10080<

Ra<

9060<

80

光源一般显色指数类别

显色类别

一般显色指数范围

适用场所举例

I

A

Ra≥90

颜色匹配、颜色检验等

B

90>

Ra≥80

印刷、食品分检、油漆、店铺、饭店等

80>

Ra≥60

机电装配、表面处理、控制室、办公室、百货等

ⅢⅣ

60>

Ra≥40

机械加工、热处理、铸造等

40>

Ra≥20

仓库、大件金属库等

三、颜色显色性和照度

光源的显色指数与照度一起决定环境的视觉清晰度。

研究表明,在照度和显色指数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从广泛的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

用显色指数Ra>

90的灯照明办公室,就其外观的满意程度来说,要比用显色指数低的灯(Ra<

60)照明的办公室,照度值可降低25%以上。

要注意的是针对良好的视觉外观而言,如果为了节能而把室内照度减少到使视功能变坏的水平,那就不对了。

应该尽可能选用有最佳显色指数和发光效率高的光源采用适当的照度,以便以最小的能量费用获得良好的视觉外观效果。

四、眩光评价方法

在视野范围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亮度对比过大,或空间和时间上存在极端的对比,就可引起不舒适的视觉,或造成视功能下降,或同时产生这两种效应的现象,称为眩光。

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从眩光的作用来看可分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直接眩光是在观察物体的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内存在发光体所引起的眩光。

反射眩光是发光体的镜面反射,特别是在观察物体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出现镜面反射所引起的眩光。

眩光按其效应又可分为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

失能眩光又称为生理眩光,这种眩光会妨碍对物体的视看效果,使视功能下降,但它不一定引起不舒适。

不舒适眩光又称为心理眩光,这种眩光使人不舒适,但它不一定妨碍对物体的视觉功能效果。

眩光标准分类

眩光指数GI

10

勉强感到有眩光

16

可以接受的眩光

19

眩光临界值

22

不舒适的眩光

28

不能忍受的眩光

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等级G

眩光分类

没眩光

1

不存在和轻微眩光之间

2

轻微眩光

3

厉害眩光

4

厉害和不能忍受眩光之间

5

不能忍受眩光

根据试验,对眩光程度的感觉,仅4种因素值得考虑

(1)灯具亮度;

(2)房间长度和灯具安装的高度(即距高比);

(3)由平均水平照度表示的视适应水平;

(4)灯具种类,如灯具侧面是否发光等;

第三章光源结构及原理

在照明工程中常用的光源有白炽发光的白炽灯和卤钨灯,低压气体放电的各种荧光灯和高强气体放电的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等。

常用光源分类如下表:

常用光源分类表

注:

以上各类光源原则上都可以做成无极灯

白炽灯与卤钨灯

一、白炽灯

凡是根据热辐射原理工作的光源都可称为白炽灯。

目前常用的白炽灯分两类,即普通白炽灯和卤钨灯。

白炽灯靠电能将灯丝加热到白炽而发光。

在灯丝发光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红外辐射和小量的紫外辐射,它们最终以热能的形式而损失掉。

显然,要想提高白炽灯的光效,应选用高熔点材料做灯丝,并使之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工作。

(一)白炽灯的结构

普通白炽灯泡由钨丝、玻璃泡、灯头、支架、引线等几部分组成,内充氩、氮、或氩氮混合气体,通常的工作压力约为1.013x105Pa,而氩氮的比例由额定电压和灯丝温度而定,通常白炽灯使用氩气在86%~98%之间。

灯丝是白炽灯发光的主要部件,常用的灯丝形状有直线灯丝、单螺灯丝、双螺旋灯丝等。

灯丝的形状和尺寸大小对于白炽灯的寿命、发光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同样长短粗细的钨丝绕成单螺旋型的光效高。

灯丝结构紧凑,发光点小,利用率就高。

白炽灯类型:

白炽灯泡有普泡、蘑菇泡、圆球泡、烛形泡、反射泡、节日泡和花生米灯泡等系列产品。

(二)白炽灯的色温、显色指数

白炽灯的光效较低(约为12~17lm/W),色温较低一般为2400~2900K,但显色性较高,显色指数Ra高达99~100。

到目前为止,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

二、卤钨灯

卤钨灯属于热辐射光源,工作原理基本上与普通白炽灯一样,在结构上有较大的的差别。

最突出的差别就是卤钨灯泡内所填充的气体含有部分卤族元素或卤化物。

卤钨灯的光效较高(约为18~21lm/W),色温较低一般为2700~3300K,显色性较高,显色指数Ra高达99~100。

(一)卤钨灯的结构

卤钨灯是由钨丝、充入卤素的玻璃泡和灯头等构成。

卤钨灯有双端、单端和双泡壳之分;

双端管状卤钨灯结构:

灯呈现管状,功率为100~2000W,灯管的直径为8~10mm,长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