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6113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课时1东北地区概况 农业生产条Word文档格式.docx

(3)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4)草场资源和⑥渔业资源兼备。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

基础雄厚,部门齐全;

雄厚的⑦农业机械工业为东北地区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粮、豆、甜菜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布局的变化

a.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⑧缩小。

b.⑨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c.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

思考 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与南方地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远,为什么“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东北地区虽然农作物生长一年一熟,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地区由于人口、城市密集,粮食商品率低。

合作交流

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图。

材料三 述说东北开发的历史。

(1)读图说出主要山脉A、B、C和主要平原D、E、F的名称。

(2)填写下表,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作出评价(有利、不利条件)。

地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

西部

北部

东部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3)在自然资源上,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

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征,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图中所示平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5)材料三反映出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答案 

(1)A:

长白山,B:

小兴安岭,C:

大兴安岭,D:

三江平原,E:

松嫩平原,F:

辽河平原。

(2)如下表所示: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3)自然资源优势:

辽阔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滩涂面积广大,水资源丰富。

有利条件:

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多,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优越;

农业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

纬度较高,光热不足;

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山区和西部草原地区生态较脆弱,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4)自然因素:

地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连片,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

这里除南部属暖温带外,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协调,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

人文因素:

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

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种农业机械,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的效率高。

(5)工业基础雄厚,农业机械工业为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发展商品农业创造了条件,使东北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粮、油、糖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反思归纳

1.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基地的形成及特点

2.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模式的分析方法

区域农业的发展受该区域发展条件的制约,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条件模式分析如下:

(1)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劳动力、开发时间、技术、政策、市场信息等。

练习巩固

读“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图中①②③④区域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依次是(  )

A.林业 畜牧业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B.畜牧业 林业 旱作农业 林果、特产业

C.旱作农业 林业 水田农业 畜牧业

D.水田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旱作农业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和材料中的“降水量”“中温带”“距海直线距离”等信息,可知该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局部图,从左至右依次是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长白山地,根据地形和降水量的东西差异,即可判断各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课堂小结

知识提纲

强化记忆 图示法表示东北农业布局的变化

课堂检测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2.关于A、B、C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者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出B、C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400毫米,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

第2题,A地位于长白山,为林业生产基地;

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

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下面图示地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

据此回答3~5题。

3.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4.图中A山脉多针叶林,B和C山脉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

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

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

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

5.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 3.C 4.B 5.A

解析 第3题,东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甲省是最大的木材调出省,该区大部分是春小麦区。

第4题,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热量不同而导致的。

第5题,对林业来说,因为当初的不合理开发,现在东北地区天然林数量急剧减少,在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森林只呈零星状分布,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

因此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人工林的营造,减轻对原始林的压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6.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冬季的气候特征。

简析该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的主要条件。

(2)图示区域中位于我国境内的地区是俄罗斯东部城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地,简析其主要原因。

(3)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辽河下游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并分析该工业基地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寒冷干燥。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面积大。

(2)纬度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

处于中俄边境,距离较近,交通便捷。

(3)丰富的矿产资源、较为充足的水源。

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

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

解析 图示区域中位于我国境内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平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相比,该区域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水分需要

2.下列属于甲地优势农产品的有(  )

①水稻 ②小麦 ③大豆 ④棉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需要;

雨热同期,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也可种植;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水分需要。

第2题,甲地为松嫩平原,棉花种植很少。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据此完成3~4题。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有关东北水稻种植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农产品品质优劣与机械化水平高低无关。

第4题,受气候因素影响,水稻在东北的播种面积较小,故产量受到限制,不如玉米、小麦产量高。

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北纬50°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种植。

读“某区域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6.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东北地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甲处最少,适宜草类生长;

乙地位于东北平原中部,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加之较好的气候条件,成为耕作区;

丙地主要位于山区,为林地。

第6题,图示区域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多,人均粮食产量也多,所以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读下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巨大的是(  )

A.玉米B.大豆

C.水稻D.粮食

答案 C

解析 图中所示农作物中比重逐年增加的只有水稻。

8.上题正确答案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