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5899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1Word格式.docx

3.教学建设(20分)

经费投入

用于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经费充足,立项建设以来持续增长。

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课程和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依托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形成一系列高水平的教材成果。

管理制度建设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学科和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研究制定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教学改革(30分)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

实行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在专业内推广小班授课,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实行多元考核方式,主动将科研成果带入专业教学。

实践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出实验数量、质量符合课程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依托专业建设的省级以上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少于1个。

5.人才培养质量(15分)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创新创业人才成长需要,培养规格定位准确;

人才培养方案细致、可操作性强,依托专业建设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创新成果较多;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

服务社会能力

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与产业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领域成效显著,建立了持久、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

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初次就业率较高。

6.建设成果(12分)

建设成果的创新性

建设成果为原创,创新性强;

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建设成果的价值

建设成果水平较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广东省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验收指标(试行)

观测内容

基本情况

(10分)

指导思想

教育理念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理论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社会调研,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培养方案

(15分)

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培养目标明确。

方案设计

具备较为完整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行性

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并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教学改革

(20分)

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

教学内容能够贴近社会实际,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即时动态更新,有新编教材;

在实验区内推广了小班教学或互动式、研究型教学,主动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

考核方式改革

实行多元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知识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考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配套一系列灵活的过程考核制度。

保障体系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专职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教学,水平较高,数量充足。

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条件

实践实验条件优良,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基本教学资料齐备,教材选用严格,图书资料(含网络数据库和数字化图书)丰富,使用方便。

管理与运行

建立了长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完备的运行管理制度并得到校内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重视过程管理,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运行机制。

经费政策保障

学校重视,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有明确的鼓励和支持政策。

培养效果

人才综合素质

自实验区成立以来,学生发明专利和发表高水平论文或其他创新成果较多,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好,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较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建设成果

成果的创新和示范

建设成果为原创,创新性强,水平较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验收指标(试行)

教师风采

口才

讲解深入浅出、清晰透彻,个性鲜明,易于理解。

知识

对学科领域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都比较熟悉,学术造诣深厚。

能力

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特色鲜明,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好。

敬业

准备充分,严谨认真,维护师德。

课程内容

内容组织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内容本体

课程内容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丰富性;

具有特色。

技术保障

网站建设情况

学校建设有专门的课程网站并开通了课程共享渠道,网站点播数量较多且播放清晰顺畅。

课程视频制作情况

课程视频录像拍摄和制作水平较高,讲数超过4讲,每讲时长达到30分钟以上。

课程制作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修订版)”的要求。

(40分)

与同类课程比较,本课程在某一(些)方面有实质创新,具有鲜明特色。

实践应用情况

课程已经在本校或者其他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课程对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学促进作用明显,课程的反响较好,评价较高。

成果价值

课程建设成果丰富、体系完备且课程质量较高,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前沿的教学内容,注重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内同类型课程中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推广及影响力

课程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已被其他高校或单位采用,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反馈良好。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指标(试行)

基本情况(10分)

基本完成了申报时预设的各项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团队(10分)

课程负责人

具有良好师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负责本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能力强,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效显著。

团队成员

团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

团队成员中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任务分工合理。

课程建设与实施(20分)

内容定位

课程定位明确,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重要的支撑或促进作用,且与前导、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或教学单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内容选择

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需要,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效果好。

课程资源(25分)

资源建设

课程基本资源质量高,能系统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及时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资源组织

各类基本资源均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予以合理、有序的组织、配置和应用,与知识点、技能点对应清晰,导航简明。

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与教学大纲或教学日历匹配,进程合理;

课程内容完整,授课人表述准确。

教学录像布局合理,能充分展现课堂教学活动实况和本课程特色,录像制作水平较高,图像、声音播放清晰流畅。

教案或演示文稿

教案或演示文稿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其他基本资源

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及其他类型基本资源契合教学要求,针对性、适用性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实质性帮助。

知识产权保护(10分)

原创性和非原创性资源处理

知识产权清晰。

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

非原创性资源,除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适当引用已经发表作品的非原创性资源,且已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外,均已获得许可使用的授权。

建设成果(25分)

开放共享情况

已建设开放的网络平台并开通较为畅通的共享渠道,课程网上共享已具有一定的点击量,受到好评。

建设成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的资源已在高校推广应用,对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对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有益帮助。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验收指标(试行)

指标内涵说明

项目团队基础(10分)

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学术水平较高且具体主持该项目,项目团队职称、学历及学科背景结构合理,团队各成员间分工协作良好。

项目实施及建设情况(35分)

建设实施情况

项目按照既定实施方案进行建设,对于各阶段建设任务及完成情况都有清晰阐述。

改革举措落实情况

项目申报时预设的各项改革举措如期实施,计划解决的问题已如期得到解决。

保障和支持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充足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能够调动项目需要的研究资源和设备。

建设成果和应用推广(35分)

项目选题和建设成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推动我省相关领域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项目成果新颖,水平层次较高,有具体的实践成果。

项目建设成果消化、吸收、应用和整合、集成、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并在本校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解决了本学校或本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共享和推广

项目成果受益面广,已在本校相关专业或同类院校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或项目建设成果已其他单位完整采纳。

项目特色(10分)

项目水平与特色

项目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教学软件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