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507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6 质量与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

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1节 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

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制作关于托盘天平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多媒体课件。

2.托盘天平(带法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需准备的天平数量)、烧杯等。

一、新课导入

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体,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铁的含量却不大相同。

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

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多少铁,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教师举例】一盆水与一杯水、一个铁钉与一个铁锤。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然后简要概括: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

【总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

教师讲述单位进率关系:

1t=103kg=106g=109mg。

2.质量的测量

【教师提问】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总结】实验室里,通常使用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秤、杆秤测量质量。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认识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的主要结构。

(2)使用天秤应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提问】天平应水平放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讲解】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学生天平还应调节底座螺钉,使底座水平。

【提问】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如何调节呢?

【总结】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提问】在使用天平称物体,为什么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呢?

【讲解】这是因为天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往右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

【提问】放好物体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称出物体的质量呢?

【总结】①可以通过向右盘加入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横梁再次平衡,这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质量之和即物体的质量②在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③根据游码所在的位置在标尺上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为准。

(4)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橡皮、铅笔的质量,测量半烧杯水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提问】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利用天平、塑料瓶、剪刀、液态蜡等实验器材演示物体形状变化、状态变化时质量不变,并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总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而变化。

三、课堂小结

1.质量的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kg),除千克外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

换算关系: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3.天平的使用

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⑵将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保持平衡;

⑶将物体放在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加减砝码用镊子,轻拿轻放;

⑷调节游码,直至天平的横梁平衡,将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⑸读数完毕及时取下物体,收取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对应的位置。

四、检测反馈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

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状态、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________的。

答案 质量 不变

2.下列物体中,质量是最接近50g的是( )

A.一瓶矿泉水     B.一个鸡蛋

C.一张课桌      D.一头大象

答案 B

3.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答案 D

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调节横梁使其平衡,称量时,物体放在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盘。

在某次称量中,若所放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称物体质量是________

答案 左 右 18.4g

5.一个铅球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铅球熔化

B.用机器把铅球压扁

C.用火箭把它发送到太空中

D.用锉把铅球锉掉一块

6.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用镊子夹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

D.不用天平测质量过大、超过天平称量范围的物体

答案 C

第2节 密度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1.密度概念的引入和建立。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各一块;

体积不同的木块、体积不同的铁块(木块、铝块、铁块均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天平。

2.制作坐标纸。

如果有人问你:

棉花和铁相比,哪一个重?

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铁重!

如果再问你:

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

你怎么回答?

可见你原来的回答不正确!

也许你还会有疑问,别急!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

二、合作探究

1.密度

(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的质量。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总结】不同物质,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比不同。

(2)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提问】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

【学生分组实验】用体积不同的铁块、木块进行实验,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列出表格,记录它们的质量、体积的数据。

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提问】观察你所作的图象,互相讨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讲解】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不同。

在物理学里,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②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公式写出来就是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③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g/cm3)。

1g/cm3=1000kg/m3。

【教师强调】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忽略状态、温度的影响)有关,无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体积多少,它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公式ρ=是密度的定义式,公式反映了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间的定量关系,但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学生】观察课本的密度表,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密度的应用

(1)公式ρ=有哪些应用呢?

【提问】如何利用公式ρ=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呢?

【教师总结】公式ρ=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物质的密度,将公式变形为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运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教师强调】解答物理计算题时,要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且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

(3)密度知识有什么用?

【教师讲解】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因此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密度,就可以知道物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做的。

1.密度定义。

2.密度公式ρ=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g/cm3=1×

103kg/m3。

4.密度的应用

(1)测密度:

ρ=

(2)求质量:

m=ρV

(3)求体积:

V=

1.能装0.5kg水的瓶子,最多能装密度为0.8×

103kg/m3的媒油________kg。

答案 0.4

2.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小兵同学的体重为48kg,则他身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

答案 4.8×

10-2

3.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

103kg/m3,则这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