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83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考研资料华中师范大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②地形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

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热障碍

③地势高及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不相同。

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

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呈现出多样化

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1.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大陆性季风显著

①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2.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

面积大、高度大、中低纬度。

3.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

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

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

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2)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

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

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3)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4.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

这种由于高原同四周自由大气之间冬、夏冷热源作用差异所引起的特殊的气压场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4000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

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5.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①东部季风区形成与发展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应

高原隆升的3个主要阶段:

距今10~9Ma的隆升,亚洲季风形成;

距今3.6~2.6Ma,高原加速隆升,亚洲冬、夏季风同时加强;

距今2.6Ma以来,高原持续隆升,亚洲季风、冬夏季风变率加大,冬季风加强。

②西北地区有干旱化的趋向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使下沉气流加强,特别是印度洋水汽被阻截,加剧了干旱化。

③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

北侧和东北侧,从新疆、甘肃、宁夏以至内蒙古,范围广大的现代温带干旱荒漠的形成,以及华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增强,是高原隆起和现代季风环流形成与加强的结果。

④青藏高原区寒旱化

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伴随降温过程,另一方面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

6.气温与温度带

①冬寒冷夏暖热

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

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偏低

中国全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两个基本规律:

一是北冷南热,年平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呈现纬度地带分布规律;

二是平原暖,高原冷,特别是西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呈现高度地带分布规律。

7.降水与干湿地带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变率大。

8.雨热同期(水热组合)

由于中国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暖热并含有丰富的水汽,表现为高温多雨;

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气流寒冷干燥,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高温的夏半年。

从世界范围看,在20N~30N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干旱带。

在这一地带只有中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

雨热同期与山地地形的相互作用,使气候条件更加复杂,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气候资源的又一重要优势。

第三节自然地带

1.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

东部在温度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

西北部在水分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经度地带模式

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

2.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

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

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

第四节土地利用/覆盖及其变化

1.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人类为获取所需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

2.耕地分布

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藏东南边缘一线以东和以南地区;

从气候区上看,耕地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线以东的地区;

从地势上看,主要分布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在第二阶梯上只有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绿洲,分布比较集中;

从行政区上看,黑龙江、四川、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等省区耕地面积较大。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旱地分为水浇地和雨养旱地。

水浇地主要在北方各省(区),以华北平原面积最大,其次是汾渭平原、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北疆绿洲;

雨养旱地分布较广,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面积最大。

3.林地分布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区与南方山地丘陵区;

从气候带看,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从地势上看,有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

4.草地分布

分布于中西部,寒温带与中温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从地势上看,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和塔里木盆地等周围地区;

分布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干旱、半干旱区多、湿润、半湿润区少,西北部集中、东南部分散的特。

5.土地覆盖:

是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植被和土壤是其主要的组成要素。

6.土地覆盖类型分布特征:

土地覆盖类型的宏观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呈现为森林、农地与森林、草地和灌丛、半灌木与沙漠覆盖的递变。

以大兴安岭-吕梁山-青藏高原东南缘一线以东的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而该线以西的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低。

7.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①黄淮海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

②东北山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林地和草地的开垦为显著特点,东北平原以旱地、水田的相互转换为主

③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及秦岭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及撂荒并存

④东南、华南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明显扩大

⑤华中湖泊密集地区退垸还湖明显,华中丘陵区毁林与造林同时存在

⑥四川盆地周边山地、贵州及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减少,云南中部地区以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要特点

8.土地利用驱动力

西部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的共同驱动,即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

耕地减少,林、草地和建设占地增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东部城市化、工业化与耕地保护的共同驱动,即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

建设开发和耕地保护的矛盾突出

在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生态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生态用地不断减少

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以及建设用地对其他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在以第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第五节地理景观格局演变

1.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

青藏高原对气流产生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东部成为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下沉气流加强,印度洋水汽被阻截,加剧了干旱化,成为拥有世界最大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区。

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景观区。

第三章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1.总量特征:

人口数量大;

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计划生育国策效果明显。

2.结构特征:

人口自然构成:

性别结构不平衡;

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

人口社会构成:

少数民族增长较快;

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

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3.分布和迁移特征:

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4.人口红利:

是指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导致的高劳动参与率,即总人口中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

一般采用劳动力抚养负担来衡量

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

1.人口密度时空格局变化:

①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稀疏;

②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③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④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

2.胡焕庸线地理意义

胡线是一条中国东西部地理特征的时空差异界线,从古至今这条线一直框定着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东西差异。

自然地理意义:

爱辉-霍林河段:

胡线东部为东北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