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516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_精品文档.doc

为您服务教育网 

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

(10全国卷1)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KS5U.COM]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

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

(10全国卷2)31.(10分)ks5u

请回答下列问题:

ks5u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ks5u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ks5u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ks5u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ks5u

丙酮的作用是ks5u

ks5u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ks5u

ks5u

(10重庆卷)2.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分解,产生电子流

C,W为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

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答案:

D

解析:

此题的图是课本上的图的再现略有改编,首先要识图弄清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分别是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其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NADPH、NADP+、糖类,结合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过程(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可知,答案A、B、C正确;其中光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为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所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而后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W-Y)则是暗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故答案D错。

分析:

此题为识图题,首先要把图看清、明白,当然这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看书时要注重文字与图形结合理解记忆,做此类题目才有效果。

考查的是植物代谢的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相关知识(选修),也属识记类,为容易题。

(10浙江卷)29.(26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ks5u

Ⅰ.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

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

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和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

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和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考查学生对曲线的解读能力,

(1)从甲图来看,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要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且光饱和点也比加蔗糖的培养基高,

(2)图乙表示一昼夜中CO2浓度变化曲线,b-c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凌晨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较慢导致CO2释放减少所致;c-d段急剧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所致,d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CO2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而大气CO2比瓶内高,所以更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

(3)从甲乙两图中可以得出不加蔗糖的培养基,适当增加CO2浓度,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

(1)光合速率光饱和点

(2)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c-d段光照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2,所以CO2浓度急剧下降升高(3)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加CO2浓度(任选两个)

(10福建卷)26.(25分)

回答下列I、II题

I.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涮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若甲藻{圭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

(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

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有关。

K^S*5U.C#O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

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答案:

(1)CO2

(2)原设定的PH值(起始PH值)自

(3)不能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

(4)富营养化(N、P含量或矿质元素含量)

(二)

解析:

本题关注生态环境方面,以引发东海赤潮的东海原甲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温度与pH等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东海赤潮发生的机理。

(一)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产生量。

有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所以PH值是自变量,且开始时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作为实验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

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PH值或起始PH值或者分别调到6.0、7.0、8.0、9.O、10.0,都可以。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

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与N、P元素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氧气的消耗引起的现象成为赤潮。

(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在这个温度范围来净光合速率必须大于零;最适温度为25℃左右,所以在25℃曲线达到最高点;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9℃和33℃时,净光合速率必须小于或等于零。

K^S*5U.C#O

(10北京卷)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答案D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

此考点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要点透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在拟核区进行DNA转录,合成信使RNA。

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

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10安徽卷)29、Ⅰ(8分)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⑴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⑵实验结果表明,在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A

B

C

D

20

40

60

0

5

10

15

20

CO2

/

μmol

·m—2

·s—1

土壤含水量/%

▲光强(800μmol·m—2·s—1)

●光强(200μmol·m—2·s—1)

施肥

未施肥

【答案】Ⅰ⑴光照强度水分⑵土壤含水量在40%~60%合理密植

【解析】Ⅰ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强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因素影响,B点与D点比较是光照强度,C点与D点比较是含水量影响,通过图解可看出施肥影响明显是在含水量大于40%,增加光能利用率一般是合理密植。

(10天津卷)1.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思路分析:

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C3(一种三碳化合物),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所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10四川卷)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w_ww.k#s5_u.co*m

光强(mmol光子/)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眼

光能得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