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50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_精品文档.doc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

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4、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双重否定词及分类:

1、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2、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3、不……不……、没有……不……、非……不可。

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

    他不敢不去。

(强烈)

    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强烈)

    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强烈)

    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强烈)

    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委婉)

    没有什么不可以。

(委婉)

  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例如:

    他的话不无道理。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的语句

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可以改为

1我不能不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练习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4、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5、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6、爹妈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7、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

 

8、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9、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10、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

11、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

1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13、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14、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15、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6、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17、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8、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19、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0、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21、这是伟大的奇观。

22、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23、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2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5、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26、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27、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28、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29、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一)双重否定句

(1)定义

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

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例如:

“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

“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

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

如:

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注:

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

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

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

未、非、否、莫、不等等。

(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练习(用两种方法分别对下列陈述句进行修改)

方法1:

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方法2:

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也可以用。

1香港回归伟大的住过,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2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3我对同学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4这是伟大的奇观。

5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6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7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比赛。

8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9要去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10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缺。

9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每天都要读它。

(后面的题是改为两个否定的词语)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楚,但已经有了一点头绪。

14小明的作文写的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

“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

“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

“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

“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

“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

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

“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

“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

“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

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一、首先了解病句的含义:

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结合例子练习病句的各种类型:

词义混淆。

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

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词类误用。

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

今天气候晴朗。

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成份残缺。

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

(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

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

(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少宾语) 搭配不当。

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

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

(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重复累赘。

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

如:

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

“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词序颠倒。

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

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

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练习一:

请将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4、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5、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6、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7、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记。

8、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9、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0、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11、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1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13、每一个中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

1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

“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为: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说。

改为:

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

“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

“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

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

“你去买点菜。

”改为:

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

“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B、他对我说:

“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