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474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_精品文档.doc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摘要:

本文从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解决雾霾天气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突出建设绿色、环保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雾霾天气成因危害防治

一、雾霾天气的状况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含量剧增,在大气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

其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今年以来,我国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原和华东部分城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

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

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小半个中国都脏兮兮的。

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甚至口罩兜售一空;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罕见地就雾霾说了8分钟。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

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

特别是2012年12月以来,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

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

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

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

以北京地区为例:

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

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工作、生活的危害:

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四、雾霾天气的防治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靠人为的力量还是难于控制雾霾的产生,因为这是自然现象。

只有想办法控制各种小颗粒的产生,就会只有雾而没有霾了。

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

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

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和防范。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

应该做到:

1、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

2、由于能见度较低,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3、做好个人卫生,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4、饮食清淡多喝水,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5、多种绿植,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

如新加坡室内的绿墙,从阳台、窗台到地下仓库,植物从1楼一直种到9楼。

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档的写字楼都没有绿色。

如果每人种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万平方米的绿植。

如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减小对抗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五、雾霾天气的防治发展方向

中国要建设宜人、宜居、宜游、宜商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布局、工业结构、管理水平都必修进行全面调整。

这个调整过程,就是建设绿色、环保和美丽中国的过程。

总体上来说,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北方比南方严重。

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之间。

此外,在中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

因此,随着烟雾、阴霾、酸雨发生频率增加,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总体上在下降。

因此未来防治的发展方向是:

必须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

一方面,随着未来十年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治的水平,一定要跟得上城镇化建设进度。

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不能只当生态修复和事故处置的“消防队”,也不能只当严防死守环境风险而疲于奔命的“守门员”,环境保护必须充分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财政资金,才能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

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时表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今后将在京、津、冀等地区开展PM2.5监测并公布信息。

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有责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虽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但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调动3.4万亿人民币资金投放到生态环保的领域,将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到2015年使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中国有能力、有信心解决雾霾天气所带来的影响。

六、结论

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

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一个清新秀美的生态文明城市,必将向我们款款走来。

七、参考文献

1、网络资源

2、“史上最脏”让“美丽中国”蒙上雾霾[N].中国青年报,2013-01-15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