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935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中考考点酸和碱知识点汇总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故D正确。

2.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

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

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

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

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

故选B。

3.向agK2CO3溶液中滴入bg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表示K+

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小于(a+b)g

C.将Ba(OH)2换成BaCl2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D.恰好完全反应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答案】D

A、已知是向agK2CO3溶液中滴入bg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故下方烧杯中盛装的物质应为K2CO3,根据K+和CO32-的个数比为2:

1,可知O表示K+,故正确;

B、K2CO3+Ba(OH)2═BaCO3↓+2KOH,有沉淀生成,则溶液的质量小于(a+b)g,故正确;

C、K2CO3+BaCl2═BaCO3+2KCl,也有沉淀生成,实质为CO32-与Ba2+的反应,故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结束时,溶液中含有KOH,呈碱性,故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恰好完全反应的理解:

反应物都消耗,并且没有剩余。

4.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

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变红,故A错误;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不是小于7,故B错误;

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比如碳酸钠,故C错误;

D、该溶液呈碱性,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

C.pH>7的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则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

【答案】C

试题分析:

酸雨是pH<5.6的雨水;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pH<5.6的雨水叫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B、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稀释了待测酸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6.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应涂抹碱性的物质以减轻疼痛,选项中只有DpH≈10>

7,显碱性

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中和反应的应用

7.下列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

C.读液体体积D.液体的取用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故D错误。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中和反应,错误;

D、化合物一定属于纯净物,且有不同的元素组成,正确。

9.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读出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

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B错误;

C、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手掌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D.Ca2+、Na+、HCO3-、Cl-

【解析】pH=3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A、CO32-能与H+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错误;

B、OH-能与H+结合产生水,Cu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C、四种离子相互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正确;

D、HCO3-和H+能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

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12.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

液体肥皂

菠萝汁

柠檬汁

泡菜

pH范围

9.5~10.5

3.3~5.2

2.0~3.0

3.4~4.0

A.液体肥皂B.菠萝汁C.柠檬汁D.泡菜

【答案】A

溶液的pH>7显碱性,pH="

7"

显中性,pH<7显酸性,从表中可以看出pH>7的是液体肥皂,故选A

13.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

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A、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小于7,错误;

B、当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错误;

C、当氢氧化钠与盐酸开始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随着稀盐酸的继续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较小,正确;

D、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时才生成水,错误。

14.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①酸雨呈酸性,则呈酸性的雨一定是酸雨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A.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①呈酸性的雨不一定是酸雨,例如当雨水的pH大于5.6时不属于酸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而Cu(OH)2不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则H2S的溶液一定能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碱的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15.下列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16.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B.

C.D.

根据题目中“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所以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

可推测图A中的信息符合题意.

可推测A:

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