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14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8个).doc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实验部分)授课学期: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周次

实践项目和名称

学时

3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3

4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常见细菌形态观察

3

5

实验三细菌运动性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3

7

实验四酵母菌、霉菌个体及菌落特征观察

3

8

实验五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3

9

实验六霉菌孢子数量的测定

3

11

实验七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

13

实验八淀粉水解试验

3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学会制作棉塞

二、实验原理

1.培养基配制的一般原则

2.高压蒸汽灭菌原理强调温度而非压力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药品: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马铃薯,硝酸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

用具:

试管,三角瓶,铁架台,烧杯,量杯,玻璃棒,锅,天平,药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线绳,高压灭菌锅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称量→溶解→定容→调PH→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摆斜面→无菌检查

注意强调1.琼脂等药品添加注意事项(牛肉膏,高氏一号,PDA)

2.分装时的注意事项并示范

3.灭菌加水→装料→加盖→排气→升压→保压→降压→无菌检查

五、实验演示

1.培养基分装方法

2.棉塞的制作

3.试管斜面的搁置

六、作业与思考

实验报告

分组: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500ml40斜面余三角瓶

高氏一号培养基1500ml30斜面余三角瓶

PDA培养基2000ml60斜面余三角瓶

淀粉水解培养基1000ml8斜面余三角瓶

同时灭无菌水待用“多多益善”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常见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2.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油镜的使用原理

图1-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

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示教片:

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

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

观察要点:

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

观察要点:

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

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

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方法为:

(1)低倍镜:

镜头标志为10×或10/0.25,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

(2)高倍镜:

镜头标志为40×或40/0.65,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

(3)油镜:

镜头标志为100×或100/1.30,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

2.使用方法

(1)采光:

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

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

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

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2)低倍镜调焦:

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

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3)油镜的使用:

低倍镜找到物象并调至清晰之后,转开物镜头,在玻片的标本上滴加1滴香柏油,将油镜头转换至中央,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镜头浸入油中,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从侧面观察),边观察接目镜边轻轻转动粗调节器(此时只能上升镜头,不能下降,防止压坏玻片及损坏物镜),待看到模糊物象时改调细调节器,直至找到清晰物象。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呈“弓”形移动,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防漏检。

观察时应将两只眼睛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或记录。

标本观察完毕后,先将物镜头移开,再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取下载玻片,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净。

4.注意事项

(1)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在搬放时应右手紧握镜臂,左手稳托镜座,平端在胸前,轻拿轻放。

(2)显微镜放到实验台上时,先放镜座的一端,再将镜座全部放稳,切不可使镜座全面同时与台面接触,这样震动过大,透镜和微调节器的装置易损坏。

(3)避免强酸、强碱、氯仿、乙醚、酒精等化学药品与显微镜接触,避免日光直射,显微镜须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油污和灰尘附着。

(4)接目镜和接物镜不要随便卸下,必须抽取接目镜时,须将镜筒上口用布遮盖,避免灰尘落入镜筒内。

更换接物镜时,卸下后应倒置在清洁的台面上,并随即装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镜的管内。

(5)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而脆弱的部分,不要向一个方向连续转动数周,应轻微地来回旋转。

(6)镜头必须保持清洁,油镜使用完后应立即用擦镜纸拭去香柏油。

若油镜镜头上的油迹未擦干净,应先将1:

1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拭镜头,再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残留的醇醚混合液或二甲苯擦净。

(7)显微镜擦净后,取下标本片,下降聚光器,再将物镜转成“品”字形,送至显微镜室放入镜箱内。

五、作业与思考

1.实验报告

实验三细菌运动性观察及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水浸片观察细菌运动性(压滴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步骤

3.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1.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8-24小时)各6支,载玻片,盖玻片,显

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无菌水,接种环,酒精灯,火柴,吸水纸,

革兰氏染色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细菌运动性观察

制水浸片→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清理→还原强调各步注意

事项清理步骤

2.革兰氏染色

a.制片

涤菌(混合)→干燥→固定(过火)

b.染色

结晶紫初染1分钟→水洗→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95%酒精脱色30

秒-1分钟→水洗→沙红复染1分钟→水洗→干燥→镜检

强调各步注意事项

制片水滴要小,过火不等于烧,染色是混合片,菌量适当,时间合适。

键步骤是脱色

五、实验演示无菌操作技术

六、作业与思考

1.实验报告

2.绘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图

实验四酵母菌、霉菌个体及菌落特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方法

2.了解并掌握酵母菌,根霉,曲霉,青霉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略)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酵母菌(培养48小时),根霉,曲霉,青霉(培养3-5天)各6皿,载玻片,

盖玻片,显微镜,无菌水,接种环,酒精灯,火柴,透明胶带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菌落特征观察

2.个体形态观察

酵母菌挑取法水浸片

霉菌透明胶带粘贴法

酵母菌:

形态,假菌丝,厚垣孢子,出芽情况

根霉:

菌丝无隔,葡萄菌丝,假根,包囊梗,孢子囊,包囊孢子

曲霉:

菌丝有隔,足细胞,顶囊,分生孢子梗掌状分支,串生分生孢子

青霉:

菌丝有隔,无足细胞,无顶囊,分生孢子梗扫帚状

分生孢子串生单轮生,双轮生,多轮生

对称,不对称

五、作业与思考

1.实验报告

2.绘酵母菌,根霉,曲霉,青霉个体形态图

实验五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涂布平板法,倒平板法,划线法

2.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3.学会制平板,包培养皿

二、实验原理

不同微生物要求营养条件不同,选用不同培养基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霉菌进行分离,并通过加入一些物质制成选择培养基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土壤,灭菌的三角瓶,移液管,试管,培养皿,酒精灯,火柴,无菌水,涂布器,培养箱,接种环,培养基,链霉素,10%酚,斜面,电热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土壤的制备

称土样10g→90ml无菌水中→于三角瓶中振荡20分钟,分别稀释10-210-3,10-4,10-5几个浓度于试管中,加9ml无菌水

2.制平板

溶培养基→冷却45℃左右→倒平板PDA+链霉素高氏一号+10%酚

3.涂布平板分离

取0.2ml土悬液→平板→涂布→培养细菌30℃1-2天,放线菌,霉菌25℃5-7天

4.纯化

平板划线法纯化细菌,放线菌

制平板→划线→培养

点接法纯化霉菌

制平板→点接→培养

5.转管

五、实验演示

1.无菌操作制平板

2.培养皿的包法

六、作业与思考实验报告

实验六霉菌孢子数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原理: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竖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的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9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为计数室。

1

2

3

I

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