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07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_精品文档.doc

学籍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名称:

学籍管理系统

摘要

当今社会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Windows系统的推出使电脑从高雅的学术殿堂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各行各业的人们无须经过特别的训练就能够使用电脑完成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

对于学生的学籍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而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字】学籍管理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测试

第一章前言  1

1.1开发背景与现状  1

1.2开发设计的意义  1

第二章系统分析阶段 2

2.1系统现状分析  2

2.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2

2.3系统现状调查  3

2.3.1组织机构图 3

2.3.2业务流程图 3

 2.3.3数据流程图  4

第三章系统设计阶段 5

3.1系统总体设计 5

3.2数据字典 6

3.3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6

3.3.1用户登录界面图 6

3.3.2主界面图 7

3.3.3班级信息管理 7

3.3.4学生信息管理 8

3.3.5成绩信息管理 9

3.4数据库设计 9

3.4.1数据库需求分析 9

3.4.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0

3.4.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2

第四章系统实现阶段 13

4.1叙述系统实施采用的主要技术:

13

结束语 14

第一章前言 

1.1开发背景与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试在技术上已经逐步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吧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同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弓的信息和抉择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工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封信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

线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1.2开发设计的意义 

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面对的工作。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高校大面积扩招,高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使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更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文件档案,不仅存在效率低、保密性差等缺点,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还会造成工作量的大大增加。

这不仅增大了学生信息管理的难度,还给学生信息的查找、更新和维护带来了不少困难。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已进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管理系统必然会取代人工管理模式。

本系统主要解决学生各项信息的输入、更新和维护,并解决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学生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

本系统应该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容易使用等特点,使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各项业务操作。

本系统应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能满足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

  

第二章系统分析阶段

2.1系统现状分析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在大学教学用计算机管理学生成绩信息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大学校中学生成绩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大中专进行更有效的信息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可以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历届的学生信息,安全、高效;

2.只需一到二名信息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大量人力;

3.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

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2.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

在明确了该系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问题时在之后,进一步对系统开发目标进行研究。

该系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五个目标。

 

(一) 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系统化,程序化,确保系内部各教研室之间信息的通畅 

(二) 在系办和学生处,要实现各种信息数据资源的汇总的归类统计分析以支持各视角查询,修正。

 

(三) 在机房和系领导办公室采用数据库管理方法,运用成熟信息技术和手段,支持学生信息查询与管理的全过程。

 

(四) 设置系统管理员维护功能,使信息经济市补充与更新,确保系统持续可用性。

 

(五) 为将来系统进一步开发,运用奠定基础。

2.3系统现状调查 

2.3.1组织机构图

根据对现行组织结构业务的调查;得出现状组织机构图如下:

 

图2-3-1 现状组织机构图 

组织结构是直线制的,数据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现行的业务处理过程如下:

  

1. 新生入校:

首先报到并进行注册登记,然后到财务部门缴费。

根据学生被录取的专业,持缴费单到所在系或部注册。

 

2. 到系或部注册后,根据选报专业分配到班级。

 

3. 进入正常大学生活,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学期期末要求每位同学参加各科的期末考试。

 

4. 考试结束,由各系或部将每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及其他一些相关信息记录至每个同学的档案中。

2.3.2业务流程图

根据以上总结,得出现行业务流程图如下:

 图2-3-2 现行业务流程图

 2.3.3数据流程图 

根据新的业务流程图导出数据流程图如下:

图2-3-3 数据流程图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用户信息

学生信息

课程信息

成绩信息

数据库

 图2-3-4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第三章系统设计阶段

3.1系统总体设计

图3-1-1系统模块结构图

3.2数据字典

(1).数据流条目--数据流条目给出某个数据流和定义,它通常是列出该数据流的各组成数据元素。

该系统中的数据流条目有:

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出生日期+班号+联系电话+入校时间+家庭住址+注释

班级信息=班号+年级+班主任+教室

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描述

年级课程信息=年级+课程名称

学生成绩信息=考试编号+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学生班号+课程名称+分数

系统用户信息=用户名称+用户密码+用户描述

(2).文件条目--文件条目给出某个文件的定义,列出它的组成数据项,此外还要给出文件的组织形式。

例:

学生信息文件={学生基本信息记录}+{学生成绩记录}

主键:

学生学号+课程号

(3).数据元素条目--给出某个数据单项的定义,通常是数据项的值类型。

例:

学生基本信息记录中“学生学号”的数据值类型为数值类型,有效值范围为000000~999999。

(4).处理说明条目--给出数据流程图中不再分解的变换处理说明的定义。

3.3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3.3.1用户登录界面图

3.3.2主界面图

3.3.3班级信息管理

实现班级的添加、删除、更新。

查询班级的所在系别等。

3.3.4学生信息管理

每年的大量新生入学,老生毕业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学生信息。

通过这一模块,可以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添加、删除、更新。

还能查询各个学生的情况,姓名、家庭电话、家庭住址、学号等各个消息。

3.3.5成绩信息管理

本模块实现了成绩的输入、删除、更新。

还能查询到平均成绩以及单科最高最低成绩以及个人成绩。

把成绩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生成绩的管理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3.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程序的好坏,数据库的结构是否合理,能不能满足现有的要求,今后系统的升级过程中是不是方便,能不能把数据库的结构直接移植到其它的数据库中使用,比如把ACCESS数据库的结构直接导入SQLServer中能不能直接使用,是不是还要修改程序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比较合理,而不是非常合理,因为每一个程序都可能有错误,有一位程序设计大师说过一句话,没有BUG(错误)的程序,那不叫程序!

3.4.1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

用户号、姓名、密码、身份。

●学生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名称、入学年份、学籍编号、身份证号、籍贯、联系电话、家庭地址等。

●学籍代码表:

包括的数据项有:

学籍编号、学籍等。

●成绩表:

包括的数据项有:

编号、学号、课程编号、成绩、考试性质编号等。

●考试性质表:

包括的数据项有:

考试性质编号、考试性质等

●课程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师、学分、学时等

3.4.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实体有:

学生实体、用户实体、年级实体、课程实体。

各个实体具体的描述E-R图如图下所示。

学生

基本信息

班级

成绩

课程

图3-4-2学生实体E—R图

用户图4-2学生实体E—R图

学生

教师

图3-4-3用户实体E—R图

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教师

学分

图3-4-4课程实体E—R图

得到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后,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这些实体包括各种具体信息,通过各种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数据的流动。

本系统中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

学生学籍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

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ule,简称E—R模型)是数据库结构设计常用的方法。

E—R图中的巨型表示实体,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联系的类型可用1:

1或M:

M表示,圆角表示实体的有关属性,如图4-2所示的是本管理系统的E—R图:

n

n

n

n

n

n

n

n

学号

姓名

性别

籍贯

民族

信息管理

组成

学籍管理

组成

组成

组成

成绩管理

考试管理

用户管理

记录号

考试名

数据库

科目名

记录号

用户名

用户等级

用户密码

学号

记录号

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