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99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_精品文档.doc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设计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

自贡市东方小学何燕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通过三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对身边世界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中,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较微观的世界。

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即《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内容。

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采集、培养微生物;第二部分是识别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本课重点活动是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内容分为“制作微生物装片”“观察微生物”两个主要活动。

活动的难点是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本课隶属生命科学领域范畴,结合这一特性,老师采用交流互动;分层观察;画图、文字记录;资料卡的引用,来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已能较为准确地使用显微镜,并借助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对微生物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

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

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过程与方法: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

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六)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显微镜、水中微生物的玻片标本。

教师演示器材:

介绍水中微生物的资料卡及课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导入。

1、五年级上册,我们学习《做一个生态瓶》。

同学们回忆一下,在生态瓶中,生活着哪些生物呢?

(鱼虾、水草等)猜猜,还会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吗?

(可能有,比如微生物)

2、究竟有没有?

今天老师从生态瓶中取来一滴水,这节课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板书课题: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

二、初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根据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谁来说说怎么把这滴水制成玻片标本呢?

请一生来说,说得不完整再由其他同学补充。

老师相应出示课件,以图文方式展示制片步骤

(1)用滴管在靠近水面吸取水许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

(2)盖上盖玻片。

(3)为避免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观察,可用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该教学环节,学生了解制片步骤即可。

2、先用低倍镜观察,通过观察知道水中有微生物。

组长领取显微镜及玻片标本。

提出观察要求:

这滴水中有微生物吗?

组内观察并汇报:

在显微镜下不难发现水中存在一些微生物。

三、深入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1、 想要知道这是些什么样的微生物,怎么办(换高倍镜观察)

2、 明确观察任务,课件出示“观察水中微生物活动记录单”

活动提示:

观察一种微生物,并简单画出它的形态。

用简要文字记录你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如:

它是否需要呼吸;是否吃食物;是否会运动;是否繁殖)

画图、记录后,阅读资料卡尝试比对、识别。

3、换高倍镜开始观察活动。

观察、识别微生物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老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活动时间。

识别微生物时,老师在课前根据生态瓶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整理成一份资料卡。

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由课件出示这份资料,辅以学生归纳、总结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4、对照资料卡,完善记录单。

5、汇报记录单。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对学生拿捏不准的微生物名称、生命特征,可对照资料卡进行集体识别。

相应板书:

呼吸、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运动、繁殖、由细胞构成……

四、它们是不是生物。

结合板书,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做出判断,具备这样的生命特征,显而易见: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板书: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五、微生物和我们。

指导生活:

大多数微生物对我们是有害的,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对我们也是有益的,总之,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八)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

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

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九)设计特色简述

一、选好“水”是上课的基础。

选好“水”是上好本课的基础,以“生态瓶”中的水为观察材料,既联系旧知,更体现了生活化的科学课。

二、有效“观察”是探究的根本。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着重以“观察”来探究生命世界。

由此,如何引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观察,显得弥足珍贵。

1、本课中如果只以低倍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势必难以观察到某种微生物的具体形态。

如果只以高倍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势必难以发现水中生活着较为丰富的微生物的全貌。

因此,本课教学环节二及教学环节三,先以低倍镜观察:

水中生活着哪些微生物,再换高倍镜具体观察:

其中一种微生物的形态。

这样的分层观察,目标指向性更强。

2、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的教学内容中,必须给到学生一些判断标准。

在我执教的这课中,教学环节三中出示的“观察水中微生物活动记录单”中,就提出了这些标准,如:

它是否需要呼吸;是否吃食物;是否会运动;是否繁殖。

明确观察任务,观察才不盲目。

(十)附:

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1、板书设计:

显微镜下的水中微生物

呼吸

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运动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繁殖

由细胞构成

……

2、学生记录单设计:

观察水中微生物活动记录单

活动提示:

观察一种微生物,并简单画出它的形态。

用简要文字记录你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如:

它是否需要呼吸;是否吃食物;是否会运动;是否繁殖)

微生物的形态(画图)

微生物的生命特征(文字描述)

画图、记录后,阅读资料卡尝试比对、识别。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