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52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docx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2

面试问题十三:

1.说课和讲课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看?

讲课一般时间是45钟,需要学生的互动,说课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没有学生的互动,主要是你自己说说你的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关键是你是怎样解决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在你讲课的时候运用的什么教学方法,为什么要这么应用,有什么好处等等。

我觉得,讲课属于教学实践,说课测重理论方面。

2、“失败”的本意是什么?

你认为你最失败的事什么?

“失败”就是一时一事的不成功,而最失败的事莫过于丧失信心从而一蹶不振。

要知道:

“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逆境是对原则的考验.没有它,一个人难以知道自己是否真诚。

”(菲尔丁)

3、你教的学生很任性、急燥、不爱学习,你该如何办?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

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

常对孩子说: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

”功利性过于强烈。

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

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

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

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

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

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

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

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面试问题十四:

1、外国的一个教育家说过“要认识学生,要学习学生”,对这种说法你如何看?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离开了学生自身这样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内化过程,教师任何主观的灌输都是徒劳的

2、做班主任吃亏吗?

魏老师说做老师不做班主任那真是吃了大亏,我非常赞同魏老师的观点,这句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其实根据我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来说,我觉得做班主任还是比较合算的,

我的想法有以下几点:

一、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

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管家,大事小情都要做到有的放矢。

从直观上来说可能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但是从另一方面,为了能经常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经常收看、收集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三、增强了反思精神。

学一学,听一听是班主任积累经验的过程,现代信息条件下的网络技术为班主任发展提供了平台,我写教育札记、教育日记,写同孩子们相处的成长故事,并粘贴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后来干脆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成立了自己的家园。

写一写,让我品尝到了交流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班主任工作极大的炼就了我的反思精神。

所以说,做班主任虽然辛苦,但对我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

3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参加教师招考进行教师队伍你的动机是什么?

你觉得做教师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最真实的理想,虽然我从教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我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所以我要报考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听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而是因为我非常了解这个职业,也非常热爱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职业,因为在这里有着可爱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们,他们都已成为人生路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教师在精神上是富裕的,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是令人尊敬的事业,至少我们的灵魂是幸福的。

如果上天要我选择财富的富有和灵魂的幸福,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可能就是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根本原因吧!

面试问题十五:

1、你的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伤心地哭了,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办?

我的答案:

首先肯定他的上进心,其次告诉他,一次的成绩不理想,不代表自己不优秀,然后让他自己分析不理想的原因,教师再根据他近段时间的表现进行补充、总结。

如果是知识不理解,就即刻补上;如果是外界原因,就提醒他,只要改正了,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2、教师节就要到了,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为学校的教师制作贺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贺词。

谁知在活动开始时,一位同学提出做贺卡是不环保的行为。

如果你是那位教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我的答案:

首先让学生了解我们做贺卡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当然做贺卡是实现目的一种方式,而这位同学提出这种做法不环保,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同不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

如果同意,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您认为教师的奖金差别越大越好,还是差别越小起好?

为什么?

我的答案:

适中、恰到好处的评奖金。

如果奖金差别太大,优势是:

可以让各位教师都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使得教师整体上升,而且能很好的体现优秀教师的功劳。

缺点是:

会让教师自身很有压力,甚至会对奖金比自己高的教师产生嫉妒心理,还有可能为了争取高额奖金,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强迫学生学习课内知识,这将会违背新课程的倡导。

如果奖金差别太小,优点是:

教师不会觉得自己努力了而没有收获。

缺点是:

教师没有压力,放松教学。

面试问题十六:

1、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表达了一种同样的愿望:

希望自己将来能做马戏团的小丑。

一位老师的评语是:

“胸无大志,真没出息!

”一位老师的评语是:

“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请你对两位老师的评语分别做出评价。

我的答案:

前者评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自信与理想,使学生对自己的产生怀疑,甚至对作文产生抗拒,还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小丑就是胸无大志、没出息。

而后者鼓励了学生的理想,让更加自信,有老师的支持,学生会更加大胆的去做。

2、我市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授课教师的最后结束语是: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讲完了。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一位与会者向授课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认为“我们这节课讲完了”和“我们这节课学完了”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是那位执教老师,你会如何分析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

这两句话的主体不一样,新课程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引导者,“讲”字表达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只是讲完了,学生有没有学完呢?

“学”字表达的主体就是学生,学生真正学到了,教师才算完成了任务。

3、“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

”这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至理名言”的认识。

如果有必要,请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句话进行改造,重新写一句。

我的答案:

学生不停的需要水,教师就应该是个水龙头,要让学生随时喝到水。

面试问题十七:

1、曾子曾说:

“吾日三省吾身。

”我校一位老师每天睡觉前都要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

今天我想了吗?

今天我读了吗?

今天我写了吗?

请你对这位老师的这种做法加以评价。

我的答案:

这位老师有进取的精神,这种做法是充实自己的想法,但作为教师,我认为他问自己的问题却并不符合新课程的倡导。

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更应该充实学生。

今天教师想了、读了、写了。

那么学生想了、读了、写了吗?

你教的学生理解了吗?

理解了多少呢?

达到课程目标了吗?

2、一位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一个孩子的父母离异,这给他童年的心底留下了一道阴影和许多的痛苦。

这个学生写的文章很打动人,文笔也不错。

老师没征求学生的意见,就在班上读了这篇“范文”。

几天后,这位同学却在日记中表达了对老师这种做法的不满。

如果你是那位老师,应该如何去分析和处理这件事?

我的答案:

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应该私底下跟他谈论,赞赏他:

1、赞赏他的文笔,2、赞赏他的勇气,3、赞赏他的努力,告诉他,他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最后征求他的意见,愿不愿意拿到班上做范文。

征得同意后再读给班上同学听。

如果事情已经发生,那么首先就应先找这位同学谈话,表达自己的歉意,如果有必要,要在班上道歉。

其次再赞赏他,告诉他他是学生们的榜样,自己只是很欣赏他的文笔,忍不住就拿去做范文了。

3、你在上课时,发现一位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你会怎么处理?

为什么?

我的答案:

讲课时自然的走到这位学生旁边,如果没有吵醒他,那就轻敲其桌子。

下课后再找其谈话

面试问题十八:

1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请你谈谈看法?

自己以前学的时候只要心里明白、会做了就好,教别人的时候却要前前后后、脚脚落落所有的知识点,以及这个知识点的衍生都要了解。

特别是知识点的衍生知识,就好象9宫格,自己学的时候只要知道中间这格,教别人的时候却要把其他8格也了解,更甚至这八格中每格的周围8格,类似扫雷游戏。

教育学家曾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跨世纪的建设价值规律的历史重任。

但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可谓是一日一个样。

教师还老是只会用粉笔加口水,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吃”不饱。

“一桶水”的理念,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更新更活的知识,这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就会发现,它含着浓厚的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

说到底,它逃不脱“学生只能成为等待装盛的容器”的前提。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是为了不教”,而硬要以教师的“一桶水”给学生“一杯水”,这不是说学生永远都翻不出“掌心”吗?

教师不是永远都可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吗?

这样的教育,也仍旧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