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968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教案Word格式.docx

教学手段:

讲解法、课堂问答、讨论法等

复习提问:

略(无复习内容)

教学内容(详案):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其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是研究的主要方面。

也指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形成、发展以及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发展。

教不仅仅限于教授科学知识,而是指对各项学习活动的教与指导。

对教育心理学定义的描述应考虑:

⏹教育心理学应以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既包括学生学的心理活动,也包括教师教的心理活动。

⏹在学与教的心理活动中,教育心理学应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主体。

⏹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不能仅仅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而是通过这些现象去揭示其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包括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以及制约学生学习的各种条件。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新中国成立前,一些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模仿西方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做了一些有关教学改革和儿童入学年龄的实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70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学重新复苏,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1963年,潘菽主编了《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内部印行使用,各师范院校教育系相继重开教育心理学课程;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结合我过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后标准化练习(要求:

选择、填空、判断直接完成在书本中并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问答题和简答题写在作业纸上在规定的时间上交)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识记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个别差异

⏹应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解释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和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个别差异

⏹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畴

⏹教育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标志性事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发展感觉,独立完成活动;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少年期(14、15岁-25岁);

成年期(25岁-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幼儿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是学前期儿童。

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具有自我中心性特点;

⏹个性倾向性开始形成。

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6、7岁-11、12岁)又称学龄初期。

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

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制约着其心理各方面的发展。

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集体活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已有一定的评价。

尽管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容易脱节,但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少年期(6、7-11、12岁)又称学龄中期。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到了14、15岁,个体发展进入青年初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逐步与成人接近。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关于学习准备

⏹关于关键期

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认知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对事等。

认知ABC理论

⏹A:

activatingevents诱发性事件

⏹B:

beliefs对这一事件的解释评价

⏹C:

consequence情绪反应的结果

事件≠情绪

↘认识↗

认知ABC理论举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让·

皮亚杰(Jean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皮亚杰早年接受生物学的训练,但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对心理学有兴趣,共曾涉猎心理学早期发展的各个学派,如病理心理学、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

从1929年到197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个体正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有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个体在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

同化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下面就是一则关于同化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

鱼听青蛙描述牛的形态(刺激),言语信息输入(刺激)到鱼的认知结构(鱼的形态)中,鱼将原来的结构(鱼的形态)根据言语信息(刺激)做些调整改变,得到新的认知结构(鱼牛)。

这个过程就是同化过程。

顺应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下面就是关于顺应的故事:

平平安安碎石,高高兴兴回家

教授从广告中得到刺激(平平安安碎石,高高兴兴回家),试图将刺激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但找不到同化的立足点,因此同化过程失败,也就是不理解。

当再被告之(这不就是一个医院的广告嘛),再次得到信息刺激。

教授将认知结构的立足点定位到医院,碎石理解为碎结石,故教授恍然大悟,理解了。

教授调整认知结构的立足点去顺应外部的刺激,达到理解的过程。

这就是顺应过程。

“同化”与“顺应”

由此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

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个体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该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前运算阶段(2-7岁)

在该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比较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该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有相对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即只能前推,不能后退。

该阶段的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所谓守恒是指不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在该阶段中,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展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