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969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增大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都采取了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C.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D.都重视调动劳动者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

5.“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

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

这一办法(  )

A.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B.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7.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8.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正式换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阳人民公社是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

B.人民公社体制在我国存在了30多年

C.集中管理,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人民公社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9.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

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

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11.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

“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

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它反映了(  )

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

12.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小明同学为这幅照片拟了四个标题,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B.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

13.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

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

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和堂公司”。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  )

A.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

14.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指出:

“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材料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体制

15.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16.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  )

A.纠正“文革”错误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落实“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17.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

“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其中“持续不断的改革”指的是()

A.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

B.发表了南方谈话

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开发和开放浦东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增强企业活力

19.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20.下面对表格中标×

×

年份经济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

亿元

A.很可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

B.该时期商业增速最快

C.当时北京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D.可以得出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

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极端落后的工业基础,毛泽东主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1953年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充分体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指出:

我国也只有建立了重工业,才能使全部工业、运输业以及农业获得为发展和改造所必需的装备,才能自己制造火车头、钢轨、货客运汽车、远洋轮船和飞机;

才能自己制造轻工业的精密机器,扩大和建立新的轻工业;

才能生产农业机器和化肥,改造古老的农业;

才能建立现代国防工业,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辱。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指出:

“有了头年的计划,又要有第二年的计划;

了年度的计划,又要有季度的计划;

有了季度的计划,还要有月计划。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要解决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

计划常常要修改,就是因为新的不平衡的情况又出来了。

”“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

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

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

材料三 宣传画和报纸——时代的脚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扼要分析“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材料二中关于编制经济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问题,毛泽东有何见解?

(3)材料三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是否遵循了材料二中所提及的原则?

为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61年以后,因为饿死很多人了,就解散了大食堂,不再几个生产队一起吃饭,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

从那时起,小岗就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衣食住行都靠国家。

——据“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的讲述

材料二 1978年秋天,严俊昌当了队长。

生存的巨大压力下,他偷偷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

村里老人们为严俊昌等几个干部担心,万一出了事,坐了牢,孩子和老婆谁来养?

小岗人决定开会盟誓。

腊月的这个冬日,傍晚。

严立华一家就着微弱的天光,刚刚埋头喝完稀饭。

队里没有公房,会议一般都在他家开。

18户人家,18条汉子,情绪激动,七嘴八舌。

会计严立学只顾闷头往纸片上记,没有标点符号,错别字也不少: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后面,各家各户挨个写下姓名,按下手印。

材料三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明确指出: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

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

(1)据材料一“解散了大食堂”说明造成小岗成为“三靠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18条汉子”所签协议追求的“分田到户”与材料一所反映时期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相比有何显著异同?

(3)材料三与材料二所反映史实有何密切关系?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的有效信息,可判断“上海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答案】A

【解析】把握材料时间“1957年”,这时候三大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故A项正确。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故排除B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故排除C项;

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故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策重心一直在城市,故A项错误;

从图中无法推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与其增收意识的关系,以及城乡居民增收意识的差异,故B项错误;

从图中无法推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与城市改革的关系,故C项错误;

图中直观的反映出自1992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增大的趋势,故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中国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形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采取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国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没有革命的积极性,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的信息可知是三大改造中建立农业合作社,故A项正确;

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是19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