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86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Word格式.docx

赶集在南方叫“赶墟(圩)”、“赶场”。

“集”即古代的草市。

“草市”是指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场所B.政府在边疆设置的交易场所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市场

5.“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

……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

……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

然滥发滥造,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说法错误的是

A.发行主体从民间到官府B.发行地区从四川到多地

C.发行状态从良好到混乱D.纸币已经取代了金属货币

6.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材料反映了

A.洋布以其质优淘汰了土布

B.资本输出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

C.洋布的输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D.中国人崇洋媚外

7.清初学者唐甄说: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自由主义C.重商主义D.农商并重

8.某名胜有一幅对联:

“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

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这幅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A.大禹陵B.都江堰C.古运河D.苏轼祠

9.假如你到博物馆去欣赏后,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你认为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丝织品和瓷器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呢绒和棉布

10.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

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

”的发明应该是

A.瓷器B.酿酒C.青铜D.丝绸

11.《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2.下列诗句中,可以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夜市千灯照碧云,离楼红袖客纷纷”

13.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B.非常重视祭祀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14.以下哪些言论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

①“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②“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③“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乱”

④“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④

15.“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

……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

”这位官员主张洋务运动应

A.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B.大力发展民办企业

C.培养科学技术人才D.实现全面超越西方

16.小说《春蚕》中描写道:

“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17.设想你是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B.军事工业C.农业D.轻工业

1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地主阶级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官僚资本

19.“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

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20.《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

……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

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材料显示()

A.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B.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C.重工业得到逐步发展D.技术与管理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21.据《民国经济史》统计:

“1932年政府颁布以国有化为主导的《铁道法》……自1935年上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铁路营业收入从858万元增加到9190万元,支出则从5420万元减少到4690万元。

但铁路债务却年有增加,从7742万元增加至95551万元;

铁路员工从12.2万人增加至13.1万人。

”这表明()

A.政府干预经济面临负面效应困局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收效甚微

C.抗战爆发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冲击官僚资本

22.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项目

1927年

1936年

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

209.90万枚

274.60万枚

华商纱厂布机数

1.35万台

2.55万台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

23.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

此现象反映了()

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24.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

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5.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

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

“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这段材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

A.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B.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D.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26.下表是某一阶段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较快

D.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27.“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物资紧张,人心恐慌。

”上述现象应出现在()

A.北伐战争期间B.抗日战争期间

C.解放战争期间D.清朝晚期

28.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29.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②“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④“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A.①③②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30.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

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3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32.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开展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当时工业化建设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并重D.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33.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3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评价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35.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