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技能第一站Word下载.docx
《执业医师技能第一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技能第一站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
养阴柔肝。
方剂:
一贯煎。
药物:
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甘草,川楝子,延胡索。
胁痛与悬饮:
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痛,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咯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004号题)胃痛。
淤血停胃: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和丹参饮胃痛和肋痛鉴别
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药物:
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005号题)哮病。
缓解期。
肺脾气虚: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建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运肺,肺气上逆。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药物:
陈皮,半夏,茯苓,党参,甘草,白术
(006号题)胸痹。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与真心痛鉴别
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剂: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药物:
人参,黄芪,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
与真心痛鉴别: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表现;
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007号题)便秘。
热秘: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与肠结鉴别
肠腑燥热,津伤便结。
泄热导滞,润肠通便方剂:
麻子人丸药物:
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
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姜受阻,腹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无矢气和肠鸣音,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腹部胀满,大便干结,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呕吐。
(008号题)内伤发热。
气郁发热:
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加减,与外感发热鉴别
气郁日久、化火生热。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代表方剂:
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
丹皮、栀子、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等。
血瘀发热证
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地黄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是:
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
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009号题)上消。
肺热津伤: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与口渴症、瘿病鉴别
消渴上消肺热津伤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黄连,黄芩,知母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010号题)心悸。
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与奔豚鉴别
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药物:
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甘草,龙骨,牡蛎。
心悸与奔豚:
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安,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心悸心中剧烈跳动
(011号题)腰痛。
瘀血腰痛: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淤汤,与肾痹鉴别
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虫、香附、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等。
腰痛与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
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012号题)水肿。
阴水。
脾阳虚衰:
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与鼓胀鉴别
阴水阳水鉴别病机: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治水,治法:
健脾温阳利水方剂:
实脾饮药物:
干姜,附子,草果,桂枝,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水肿与鼓胀.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
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013号题)黄疸。
阴黄。
脾虚湿滞: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与阳黄鉴别
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桂枝、生姜、白术、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茵陈、茯苓等。
阳黄与阴黄:
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014号题)喘证。
肾虚不纳:
补肾纳气——金贵肾气丸和参蛤散加减,与哮证鉴别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当归等。
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
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有呼吸困难。
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015号题)痢疾。
湿热痢: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与泄泻鉴别
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治法:
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芍药汤药物:
黄芩,黄连,大黄,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金银花,肉桂,与泄泻鉴别:
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
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
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016号题)腹痛。
湿热雍滞:
泻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与胃痛相鉴别
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治法:
泄热通腑,行气导滞方剂:
大承气汤药物: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胃痛,胃痛在心下胃脘,常伴恶心,腹痛在胃脘以下。
(017号题)血证。
尿血。
脾不统血: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与血淋鉴别
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治法: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方剂:
归脾汤药物: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
与尿血鉴别(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闻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
(018号题)泄泻。
肾阳虚衰: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与痢疾鉴别
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剂:
四神丸药物:
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019号题)腹痛。
瘀血内停: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牛膝、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延胡索、蒲黄、五灵脂、香附、乌药、青皮等
(020号题)淋证。
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
与尿血鉴别血淋(病机概要: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加减。
小蓟、生地黄、白茅根、旱莲草、木通、生草梢、山栀、滑石、当归、蒲黄、土大黄、三七、马鞭草等),与尿血鉴别(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021号题)心悸。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与奔豚鉴别
水饮凌心证,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心悸与奔豚:
心悸心中剧烈跳动。
(022号题)中风。
中经络。
阴虚风动: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加减,与痿证相鉴别
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镇肝息风汤加减。
白芍、天冬、玄参、构杞子、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等。
中风与痿证鉴别:
痿症可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中风表现;
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肌肉瘦削,筋脉弛缓:
但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焕,或肌肉萎缩,筋惕肉困为多见;
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
痿证起病时无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023号题)便秘。
阳虚寒凝:
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与肠结鉴别
阳气虚衰,阴寒凝结治法:
温阳通便方剂:
济川煎药物:
肉苁蓉,牛膝,附子,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姜受阻,腹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无矢气和肠鸣音,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腹部胀满,大便干结,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呕吐
(024号题)癃闭。
肾阳衰惫: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加减,与淋证鉴别
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治法: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方剂:
济生肾气丸药物:
附子,肉桂,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泽泻。
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但癃闭无尿痛,尿量少于正常,或无尿,淋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尿量正常,淋证日久可发展成癃闭,癃闭感受外邪,可并发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