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5057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1.反周公同“返”,译为“召回,

使……返回”

12.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同“享”,译为“享有”

13.诞淫厥佚同“逸”,译为“安乐”

14.百姓说同“悦”,译为“高兴”

15.岁则大孰同“熟”,译为“丰收”

二、古今异义

1.用事居多

古义:

主持朝廷政事  今义:

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把……当做今义:

认为

3.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现在上天

今义:

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

4.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简便易行

(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

(文章)浅显易懂

三、一词多义

1.即

2.信

3.作

4.就

5.治

6.乃

7.于

8.以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东伐至盟津       东:

向东

②史策祝曰策:

用简策

③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郊:

在郊外

(2)名词作动词

①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流言:

散布流言

②周之官政未次序次序:

安排得系统、合理

(3)名词使动用法

曰吉,遂国之国:

使……成为国都

(4)名词意动用法

①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臣:

以……为臣,把……当做臣子

②诸侯咸服宗周宗:

以……为宗,把……当做宗主

2.动词活用

动词使动用法

①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反:

使……返回

②密靖殷国靖:

使……安定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至于小大无怨小:

小民

大:

大臣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宁淮夷东土宁:

平定

②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近:

亲近

(3)形容词使动用法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定:

(4)形容词为动用法

昔周公勤劳王家勤劳:

为……辛勤劳苦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者,……也”表判断)

②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为”表判断)

2.省略句

①伐纣,(军)至牧野。

(省略主语)

②慎无以国骄(于)人。

(省略介词)

③成王命唐叔以(之)馈周公于东土。

(省略宾语)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维长终是图。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

维图长终)

(2)状语后置句

异于群子。

(正常语序:

于群子异)

(3)定语后置句

鲁人三郊三隧。

[正常语序:

三郊三隧(之)鲁人]

1.周公旦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从中表现了周公旦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

(1)周公旦的主要功绩:

周公功绩

(2)周公旦的形象特点:

以国家社稷为重、关键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谦虚谨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忠臣形象。

2.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这样评价周公:

“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可见,他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

从《鲁周公世家》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崇敬之情?

作者通过详细的叙述周公的一生,用和主人公性格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君子形象,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3.司马迁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周公这一人物?

试举例分析。

司马迁主要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刻画周公这一人物。

举例:

①周公旦与管叔、蔡叔的对比。

同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一心为国,大公无私,而管、蔡却汲汲于个人私利,率众谋反。

公与私,高尚与卑劣,鲜明的对比成就了周公旦这个伟岸的形象。

②殷王中宗、高宗、祖甲与纣王的对比。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

作者在文中的这些对比,既是周公对成王的劝诫,又表明作者希望统治者能从历史中明白仁义治国、享国久长的道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讽谏作用。

③周公与伯禽治国的对比。

表现了周公高瞻远瞩,暗示了以后鲁国的衰微,证明周公的远见。

同时也是借周公之口表达了简易为政、与民安乐的道理。

4.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1)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

(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1.捉发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辅佐成王非常尽心。

传说他每天晓旰夜食,起早贪黑处理政务。

他在洗头的时候,有人前来报告事务,他马上把洗头的事情停下来。

我们的古人一生不理发,长着长头发。

他就先把头发挽起来,先处理事情。

这样,他洗一次头发中间就要中断好几次,叫“一沐三捉发”;

吃饭的时候,也办公,刚扒了一口饭想咽下去,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处理了,他急忙把要咽下去的饭吐出来,先处理事情。

这样他吃一顿饭也要被打断好几次,叫“一饭三吐哺”。

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作者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招纳贤才,创立了千秋功业。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人才”“善待人才”“精神”“包容”等内容有关的作文中。

2.一片忠心昭日月

周公是有历史记载治理国家最尽心的人。

他忠心耿耿,没有一点私心杂念,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忠心的代表。

在他的治理下,周初社会安定,农业丰收,作物长出了大穗,他就写了一首诗来记述,把功劳都归结到周天子成王的身上,把诗献给成王,这就是有名的《嘉禾》诗。

周公身上体现了君子风度和舍己忘私的伟大精神,值得后世人们学习。

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忠诚”“功绩”“丰碑”“君子风度”等内容有关的作文中。

[精彩片段]

曹操《短歌行》诗云:

山不在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中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为了辅佐成王,将封地鲁交给儿子伯禽管理。

周公以自己善待贤才之举告诫其子:

“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只要有贤人求见,周公吃饭时会把嘴里的饭吐掉,洗澡时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迎接,使士子大为感动,纷纷依附效力。

人们通常都是以“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的,人才是每个时代、每个单位都需要的,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人才兴、事业兴,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说他们不需要人才。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能否找到真正的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公捉发吐哺,赢得天下归心,被传为千古佳话。

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当效仿古人,虚怀纳贤,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在人才开发上施良策,奏响和谐社会的最强音。

鸟尽弓藏

勾践灭吴后,范蠡即行逃走。

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国的大夫文种,信上说:

“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

”文种看完信后大大地不以为然,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冷血动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但已经迟了。

勾践亲自送一把剑(吴相国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给文种,质问他说:

“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还剩下四个方法,你预备用来对付谁?

”文种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

这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出处,这里的“走狗”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

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

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

“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祭天与祭地

1.祭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

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

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

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

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

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

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

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

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

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

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

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

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

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

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

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

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

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2.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

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

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地神,称为“地圻(qí

)”,又作“地祇”,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

“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

所以,《礼记·

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

另外,阴阳家说,地中央曰昆仑,统辖四方大九州岛;

神州是九州岛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岛,即中国的九州岛。

汉代经学家也有分地神为昆仑之神与神州之神的说法。

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

水泽,即以水环绕;

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

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

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

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

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