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798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试题文档格式.doc

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

6)徐继畬曾说:

“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

”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掠夺工业原料 

B.割占中国领土 

C.进行资本输出 

D.抢占商品市场

4.(2018·

江苏无锡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6)“(东印度)公司觉得,总是从中国买茶叶,而自己的商品却在中国打不开销路,长期下去与中国人做贸易就挺亏,而且由于硬通货不足,英国商人每每需要从墨西哥或南美等地运来鹰洋、白银才能跟中国人做生意,这样做太费事了。

于是,他们希望用一种新的替代物来打破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这种“替代物”是(  )

A.鸦片 

B.棉纱 

C.枪炮 

D.蒸汽机

5.(2018·

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7)江苏镇江近日挖掘出一门大炮,新闻报道称“炮体印有清晰的王冠标志和英文字母”,大炮“在沉入江底100多年后重见天日”。

该大炮沉入江底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6.(2018·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

5)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

“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

”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2017·

山西学业水平·

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某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18·

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二·

7)近代美国传教士罗孝全说:

“上帝的旨意真是奇妙!

前次(中国)与外国开战的结果,是出人意外的使中国得以开放。

如今,倘这次革命能推翻偶像崇拜而开放,将使基督教的福音传遍中国,其结果岂非同样的奇妙!

”罗孝全评论的“这次革命”(  )

A.借助了西方宗教来发动民众 

B.维护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C.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民族意识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9.(2018·

7)“(1864年)7月19日,湘军掘地道轰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蜂拥抢入……至21日,城内守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

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顿成瓦砾。

”这段材料所描述事件标志着(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C.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0.(2018·

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

7)“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材料描述的是(  )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政府覆灭

11.(2018·

15)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

“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议约”是指(  )

12.(2018·

广东惠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2)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

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

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13.(2018·

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

7)潘飞声诗云:

“牙山险失折旗杠,平壤三军决击撞。

马革裹尸随卞壶,龙骧破敌望刘江。

金牌有意迟援骑,铁甲无功护战航。

太息沉舟惟邓禹,忠魂肯逐怒涛降。

”该诗所描述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14.(2018·

8)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

这一事件使(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15.(2018·

9)“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

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

中国乃不国矣。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获得赔款增强国力 

B.三国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列强掀起了强瓜分中国狂潮

16.(2018·

8)《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2018·

2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

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8.(2018·

2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19.(2018·

21)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法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018·

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期末测试·

9)下图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

B.甲午中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八国联军侵华

21.(2018·

29)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22.(2018·

山东日照二模·

29)清末新政期间,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原拟用10年时间逐步以学堂代科举,仅仅过了一年,不待学堂制成熟,便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

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9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5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3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

这表明(  )

A.清朝统治的政治危机空前加深 

B.民主革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新政的成效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D.国内顽固势力已退出政治舞台

23.(2018·

安徽“皖南八校”三模·

29)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  )

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24.(2018·

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18)19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

进入20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

这反映出(  )

A.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

25.(2018·

陕西渭南二模·

29)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

“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这反映出(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B.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

C.《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