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518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1Word下载.doc

(1)小组讨论:

通过对北魏孝文帝历史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

(2)查找有关孝文帝资料:

认识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还应看到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2)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是中华民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1)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2)其原因一:

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

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

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

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教材介绍了从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的史实。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

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

教材介绍了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

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教学建议:

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己归纳孝文帝政权封建化的措施。

然后分组讨论:

政权封建化加速的背景?

教师在总结中讲清封建化、礼乐制度的概念,师生通过互动答疑完成本目任务。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教材首先叙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指出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其次说明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

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教材主要介绍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教材从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通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

联系以前的课程,理解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自觉树立改革意识。

最后,总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

商业繁荣,市场活跃,物品丰富,商人多且实力雄厚。

思路引领:

商业繁荣;

鲜卑族以前没有商品经济,以物换物。

答案提示:

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

鲜卑族逐渐汉化。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影响

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

社会经济的变化

(1)农业:

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2)手工业活跃:

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3)商业活动活跃:

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

影响:

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南北分裂的原因

思路引领: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意义。

民族矛盾是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

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

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

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布置作业《创新方案》练习

单元内容小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尊儒崇经等。

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案

课程目标: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知识与能力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分析图例、问题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内容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问题探究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

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教材阐释了北宋中期虽然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后重点叙述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表现。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

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关于“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

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资料回放】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此局面的形成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重要背景之一。

教材从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说明积弱局面的形成;

从冗兵、冗费和冗官三个方面,说明积贫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

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

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

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

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

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

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

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

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

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

(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