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042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格式.docx

4.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5.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A.自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6.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

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

”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 B.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

C.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0.史料记载:

“(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11.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

以上举措(  )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12.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情况变化表”。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年代

企业类别

资本总额

备注

1862-1894年

军用企业

5000万余两白银

出现企业19家

民用企业

2964万银元

出现企业27家

1899-1911年

私人资本

9350万银元

新增厂矿企业410家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13.“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人,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这段话()

A.认为中国近代化始于被迫开埠通商

B.解释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C.全面分析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D.客观评价了西方扩张的积极作用

14.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项目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洋务经济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农民负担减轻

15.1881年,南海县蚕茧歉收,一些绸缎织造业因缺土丝而停工,织机工人归罪于各新兴之缫丝厂夺去了他们的生计,遂在10月5日(夏历八月十三日)织机工人之先师神诞之时,想乘机煽动“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

该事件从侧面反映出

A.近代生产方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C.近代缫丝厂多使用洋纱取代土丝 D.传统习俗成为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16.有人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中标注了五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间点。

据此分析,这五个主要时间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主动学习欧美生产技术 B.列强侵略客观上发挥了作用

C.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变 D.民族经济自身优势得到展现

1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18.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

A.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C.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9.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A.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2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

A.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B.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第三次的国内战争时期

21.下表反映了1873~1926年中国的进出口税率(%)的变化。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1873

1883

1893

1903

1911

192l

1926

进口税率

4.9

4.8

3.4

3.3

3.2

3.1

3.8

出口税率

8.8

10.8

7.3

4.5

3.0

(资料来源: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1955年,61页)

A.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改变 B.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22.近代形成的官僚资本是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物质基础,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根据相关知识,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  )

A.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

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

C.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

D.推行商品专卖政策以获取巨额利润

23.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

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24.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 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25.19世纪上半期,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和以丝茶为主的出口商品的加工业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投资则主要集中于铁路修筑、煤铁矿开采及棉纺织生产等行业。

这种变化表明

A.西方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借贷成为列强资本输出新方式

C.列强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26.以下为1893-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

年份

原料

农产品

矿产品(手工)

矿产品(机采)

1893

15.6

28.4

0.1

1903

26.8

0.2

1920

36.4

0.9

2.8

1930

45.1

1.2

3.4

A.传统工矿业不断萎缩

B.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

C.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D.世界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

27.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仿效西法”的运动,这场变革虽取得一时成就,但主要由于“______”, 

“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空格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洋匠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C.管理者“或且九九之数未谙,授以矿质而不能辨,叩以机括而不能名”

D.产品质次,太平年月无用,战争起时是废物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发电计划》等,另外还制定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国防军备十年计划》等纯军事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这些计划的制定

A.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

B.引进了苏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C.有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