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837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测试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D.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答案】D

【解析】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B正确.

C、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防止污染培养基;C正确.

D、划线分离菌落在培养基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划线的最后区域可以得到的单菌落;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实验室培养

【名师点睛】纯化细菌的方法

①纯化培养原理:

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是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

a.平板划线法:

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稀释涂布平板法:

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本题是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技术的题目,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判断选项.

2.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是在划线过程中和划线后对培养基不能进行灭菌,A错误;划线操作时不能完全打开皿盖,划完后要立即盖上,B错误;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可能导致菌的无氧呼吸或者杂菌污染等情况,C正确;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以下关于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

B.观察线粒体,选用甲基绿染液染色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常用显微计数法,通常将样液先稀释

D.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应加入到0.14mol/L的NaC1溶液中继续提纯

【答案】C

【解析】

4.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

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一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

然后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图A),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B。

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①甲菌产生了抗生素

②丁菌的生长被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③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④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乙菌的生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由图可得出,乙、丙、丁三种致病菌不会产生抗生素,否则靠近乙、丙、丁的甲菌落不能生长。

从图B来看,乙菌的生长被抑制,最可能的原因是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此种抗生素只能抑制乙菌的生长,而对丙、丁两种致病菌没有影响。

A项正确。

【点睛】甲菌落下的乙菌落缺失一段,说明甲菌落产生了抗生素,对乙菌落的生长产生抑制,但对丙、丁无影响。

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D.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C

【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抑制其生长,C错误;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正确。

【点睛】微生物的这部分知识点常考的考点有微生物的实验室操作、微生物的分离及微生物的计数,这部分内容知识点比较多,要归类整理好,熟练的记忆,防止混淆。

6.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或细胞。

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去掉氮源分离自生固氮菌

B.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筛选大肠杆菌

C.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D.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瘤细胞、不抑制淋巴细胞DNA复制的物质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答案】B

【解析】

7.关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

B.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

C.初级代谢产物只在微生物生长的最初阶段产生

D.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的全过程都产生

【答案】A

【解析】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其中任何一种合成受阻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次级代谢产物则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并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因此,两类代谢产物可在同一阶段产生。

8.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混合34min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目迅速增加;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

下面的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A.24min内取样,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未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B.34min时取样,根据空斑数量可推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

C.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体不再增殖

D.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按1︰10混合的噬菌体和细菌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菌苔上,噬菌体会侵入细菌内寄生,导致细菌裂解,菌苔上产生空斑。

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没有从细胞内释放出来,A正确。

34min时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已经完全释放出来,根据空斑数量以及实验前样液的混合比例可以推测出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B正确。

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则噬菌体会侵入细菌,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C错误。

该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微生物的培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

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答案】C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BCD项都可以提高氨基酸A的产量,而C项最好,这样可以使所有的底物都反应生成氨基酸A,。

10.在含硫热泉或深海火山口中生活的极端嗜热嗜酸菌,作为唯一的碳源进行硫的代谢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氨基酸D.甲醛

【答案】B

【解析】此种细菌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其基本碳源为CO2或CO3-

11.以农作物秸秆等含纤维素丰富的材料为原料,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这种“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关注。

农作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某种酶进行水解处理,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你认为这种酶可从以下哪种微生物中提取()

A.制作腐乳的毛霉

B.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C.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D.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答案】C

【解析】毛霉产生的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A错误;醋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或乙醇,但不能利用纤维素,B错误;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能够分解利用腐木中的纤维素,可以产生纤维素酶,C正确;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够产生脲酶,能使尿素分解,D错误。

12.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均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D

【解析】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利用,B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植物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C正确;自然界中,只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生物才能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

13.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的碳源

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答案】D

【解析】

自养型微生物需要无机碳源,异养型微生物需要的是有机碳源,A错误。

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B错误。

芽孢是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结构,在稳定期形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增长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4.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答案】D

【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对照组,对照组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所以需要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故选D。

【考点定位】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名师点睛】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

15.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

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

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

A.衰亡期和调整期B.调整期和稳定期C.对数期和衰亡期D.稳定期和对数期

【答案】C

【解析】

16.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

纤维素粉、NaNO3、Na2HPO4·7H2O、KH2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D.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该培养基的配方可知,碳源为纤维素粉,氮源为NaN03,无机盐为Na2HP04、KH2P04、MgS04、KCl等,酵母膏、水解酪素主要提高生长因子,所以只有能够利用纤维素粉作为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