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7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docx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十大失败案例

正文:

一、加拿大巴芬岛MarryRIver铁矿遗憾被印度公司收购

MarryRIver铁矿位于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北纬72度,是产于古生代花岗片麻岩、杂砂岩、含铁硅质岩建造中的BIF型高品位、超大型铁矿。

经预可行性研究,露天采矿范围内有证实、概略储量3.65亿吨,推定资源量2200万吨,铁矿石品位67%。

设计的露天采矿范围外,还有推测、推定、确定资源量1.57亿吨,铁矿石品位64%。

矿体沿倾向走向均未封闭,NO.1-NO.4矿体与区内航磁异常完全吻合,该异常带达60千米。

预测资源总量达60亿吨。

运输航道也已测定完毕。

MarryRiver铁矿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好铁矿。

国内一家以贸易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和该铁矿所有者巴芬岛铁矿公司开始谈判。

2009年春,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巴芬岛铁矿公司在半年内,股价从3.6加元/股,骤降至0.2加元/股。

公司现金已无法维持勘查计划,且形势难以融资。

该公司当年需要3000万加元的现金。

资金量虽然不大,但大型国有企业仍然要履行一套复杂的投资决策程……而且大型国有企业,对初级勘查公司和处于勘查阶段的项目,即使拥有很大潜力也是犹豫的。

刘益康先生认为,境外矿业投资若要等矿床已经勘查结束了,基础设施没有问题了 ,采选技术基本过关了,价格合适了,这些世界级矿床也不属于观望犹豫者了。

后来的事实的确如此,经过几轮反复的敌意收购,2010年7月,该铁矿被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全部收购。

中国在这轮资源竞争中,由于短视再度成为看客。

二、老挝万象钾盐盆地一味求大,忽略成本估算老挝万象盆地为晚白垩世蒸发含钾盆地,盆地主体位于泰国境内,是泰国沙空那空盆地的北西沿,因此产出钾 盐的稳定性较差,含光卤石的比例高。

钾盐层埋藏较浅,平均150米,厚16-100米。

云南地矿局在20世纪末就开始关注老挝的钾盐矿。

2001年7月,和老挝政府了《中国赴老挝进行万象盆地钾盐勘查开发协议》,从勘查做起。

矿权区面积78平方千米,经过2年8个月的勘查,共施工53个钻孔,其中38个钻孔见矿。

由于万象盆地的钾 盐以光卤石为主,品位较低,提取钾盐的生产工艺复杂。

开始使用选择性溶浸技术,每吨氯化钾的生产成本达5000元人民币,没有市场竞争力。

老挝的政府环保意识很强,消除尾矿氯化镁的污染,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时间过去十个年头后,原计划100万吨的目标仍很遥远。

所拟定的年产5万吨氯化钾的工业性试验计划也没有完成。

作为境外钾盐勘查开发的先行者,为何落到如此进退维谷境地?

这是因为在立项时只考虑了我国急缺钾 盐资源,老挝万象盆地的钾 盐资源潜力巨大,老挝又是我国友好的周边国家。

特别是按地质勘查的传统观念,只要能探到矿量,若有大型、特大型矿床前景,就容易立项。

但忽略了概略性经济评价对成本的估算、矿石的可选性和环保问题。

三、利比亚内战,中国近200亿美元项目搁置,中石油停止开采利比亚内战,中国创造了世界撤侨史上的奇迹。

然而,创造奇迹的同时却是大量的项目被搁置或放弃。

截至利比亚动乱发生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约1200亿元人民币)。

国内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亚有投资项目。

2011年3月底,利比亚危机爆发后,上述13家央企在利项目均暂停。

矿业领域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利比亚有5个子公司,内战前,中石油宣布停止开采活动,并撤回400名职工。

在这次内乱中,中石油的设施在利比亚的内乱曾遭到了袭击。

中国冶金在利比亚有51亿美元建设项目。

教训:

战乱带来的损失几乎不可阻挡,能将人员撤出已属万幸。

至于为何在联合国会议上,对西方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表决中投弃权票,则属于国际政治的范畴。

四、2009年6月,中铝集团收购力拓的交易失败,力拓单方面毁约

(1)中铝收购力拓股权的始末力拓集团成立于1873年,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同时是全球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

2007年11月8日,必和必拓公司提出以该公司3比1的比例和力拓公司换股。

2008年2月1日,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震动全球。

2008年11月25日,必和必拓公司正式撤回了对力拓公司的并购。

2008年12月,传出中铝将进一步注资力拓的消息。

2009年2月2日,中铝与力拓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但并未透露具体合作的项目内容和涉及的金额。

有消息表示,中铝方面就收购力拓部分资产的交易与国家开发银行洽谈融资方案。

2009年2月12日,中铝与力拓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中企海外投资纪录。

中铝公司本次与力拓集团合作共投入195亿美元,其中约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可转债,债券的票面净利率为9%。

中铝公司可在转股期限内的任何时候选择转股。

转股后,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9.3%增至约18%,其中持有力拓英国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亚公司股份的14.9%。

本次交易的成功完成尚需要获得力拓集团股东和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2009年2月16日,中铝和力拓的“联姻”新增变数。

据外媒报道,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必拓摇起了“橄榄枝”,称如果必和必拓发起新一轮对力拓的收购,他们将提供融资。

英国媒体引述力拓主要股东说法称,必和必拓收购力拓资产。

比中铝收购更为理想。

2009年3月17日,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的交易再生波澜。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16日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将延长对中铝与力拓195亿美元交易的审查时间,在原定的30天审查期基础上,再增加90天。

2009年3月26日,在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屡屡遭受延期审查之后,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明确表示将不反对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的交易。

2009年4月2日,德国政府放行中铝注资力拓,这是继澳大利亚反垄断部门批准后,该交易获得的第二个权威部门的认可。

中铝注资力拓,需要获得中国反垄断局、澳大利亚外商投资评估委员会、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德国联邦竞争法主管局共计五个权威机构的认可。

2009年6月5日,中国铝业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至此,这单中国国企目前在海外的最大并购案以失败而告终,尽管表面上看,中铝会因对方的毁约行为获得近2亿美金的违约金,然而中铝不仅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付之东流,而且失去了注资全球矿业巨头的重大机遇,中铝显然成了最大的输家。

(二)中铝收购力拓股权失败的原因1.被并购企业所在国担忧中国收购威胁本国安全中铝收购力拓股权交易失败最主要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因素。

澳大利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

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媒体,也采取种种措施阻挠和反对中铝的注资。

中铝与力拓交易的失败,完全与力拓董事会受到的政治压力有关。

从此次中铝并购力拓失败的经过可以看出,政治风险仍然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源、矿产企业的最大障碍。

2.中铝的国有企业身份致使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

国有企业背后是国家力量作后盾,其真正的实力往往比看上去的大得多,合作伙伴担心未来不被平等对待,或者保持自己平等地位有困难,没把握。

澳洲国家党议员乔伊斯于堪培拉对记者说,力拓与中铝交易破局,对澳洲人民来说太好了,避免了中国国有企业持有澳洲资源所将造成的复杂与纠葛。

交易若推进,显然受益的是中国人民……但却会损害澳洲民众的利益。

3.中铝败在并购速度太慢。

中铝195亿美元的注资案,实际上是力拓方面救助于中铝的,当初力拓董事长甚至是急于求得中铝的注资。

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铁矿石价格暴跌,力拓股价一落千丈,力拓急需资金偿还2009年lO月到期的89亿美元债务,其到2010年到期的债务高达387亿美元,筹集这么多的偿债资金,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铝资金对力拓来说几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力拓方面没有想到的是,金融市场反转得如此之快,短短几个月力拓股价升幅70%,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也大幅回暖,金融市场已显著改善,使得力拓与中铝交易条款的价值显著下降。

于是,力拓方面终于过河拆桥,一脚把中铝踢开。

这次中铝收购失败在2009年5月份就已经是注定了,中铝败在速度太慢,明显准备不足。

国内企业对海外公司的收购,审批快慢也是成败的关键。

国内主管部门对国内企业的海外收购审批太慢,过程过于繁琐也是影响海外收购的重要原因。

4.中铝缺乏财经媒体公关。

之所以国外一些力量反对这次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铝没有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

五、2008年,中钢集团13.6亿收购西澳WeldRange铁矿项目,项目暂停2011年6月23日,记者从中钢集团获悉,其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SinosteelMidwestCorp。

已经宣布暂停在西澳的WeldRange铁矿石项目,原因是项目所对应的Oakajee港口和铁路工程进度太过缓慢,并对中钢造成每年1亿澳元的损失。

“Oakajee港口和铁路项目的竣工日期又要从2012年拖延到最早2015年,这对我们当地子公司的项目计划都产生了影响,所以SinosteelMidwest要在项目开发上做出相应的一些调整。

”23日,中钢集团新闻发言人李可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SinosteelMidwest是中钢于2008年那场著名的“敌意”收购后,成立的在澳子公司,其在澳大利亚西部的WeldRange项目投资20亿澳元,于2010年7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

本计划到2013年投产,2014年初出产首批矿石。

未来全面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铁矿石1500万吨。

但整个计划还是得取决于澳大利亚西海岸Oakajee港口和铁路工程进度。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中钢还曾与中铁物资、中铁工程、中交集团和鞍钢集团组团,五大央企与西澳基础设施建设企业Yilgarn联手,投标参与Oakajee深水港建设的项目。

最终,该项目花落日本三菱和澳洲另一家铁矿石生产商Murchison合资的OPR公司。

不过,Oakajee港作为澳大利亚近年推出的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进展却比较缓慢。

本来设计Oakajee港的运作将在2013年末/2014年初开始,第一阶段每年3500万吨的吞吐量,远期达到1亿吨。

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项目在2015年年底之前都无法完成,更有可能在未来继续推迟。

除建设延期,成本超支是另一大风险。

据Murchison今年3月的表示,港口建设的资金从最初的44亿澳元上升到52亿澳元。

但分析人士都认为有可能会超过60亿澳元。

据SinosteelMidwest的首席运营官JulianMizera透露,Oakajee港口和铁路项目带给中钢的影响每年高达1亿澳元。

该公司已经决定,停止Koolanooka和BlueHills项目以外的所有勘探工作,裁减43个工作岗位并关闭在杰拉尔顿(Geraldton)的办事处。

教训:

对基础设施建设困难估计不足,Oakajee深水港面临中日两国企业竞争,项目建设迟迟未推进。

六、鞍钢集团的卡拉拉项目,项目大幅减值,丑女现形2014年8月12日,攀钢钒钛的一则公告,掀开了曾被作为境外投资成功范例-鞍钢西澳卡拉拉铁矿项目-包装成美女的头巾,原来奇丑无比,惨不忍睹!

参股公司金达必(GindalbieMetalsLtd)2014年8月11日发布公告称,因目前铁矿价格低于预期、澳元汇率高于预期以及卡拉拉矿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局限,造成产量低于预期,按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对公司在卡拉拉的投资进行约6.4亿澳元的减值。

攀钢钒钛通过全资子公司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间接持有金达必35.89%股权,还通过鞍钢集团投资(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与金达必则合作开发卡拉拉(Karara)铁矿项目,拥有卡拉拉铁矿项目52.16%的股权。

自2006年起,鞍钢集团(攀钢钒钛)入主卡拉拉铁矿项目,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