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仿真模拟卷A卷docx.docx

仿真模拟卷A卷docx

仿真模拟卷(A卷)

(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9·宁夏银川质检)下列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其具有叶绿体有关

B.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答案 C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一般用来维持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正确;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

2.(2019·山东临沂二模)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的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 C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因此DNP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导致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无影响,且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3.(2019·湖南娄底二模)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发现:

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便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

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

C.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

答案 C

解析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等,A正确;接受信息的植物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可能是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切断被咬食叶片与相邻叶片的联系,形成对照,可用于验证推测,D正确。

4.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食蚜蝇与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

B.6月份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

C.蚜虫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

D.题述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答案 C

解析 蚜虫的活动范围很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因此题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A正确;6月份之前,蚜虫的个体数急剧增加,说明其种群生活的环境阻力很小,B正确;已知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6月份之后因乔木的幼嫩枝叶很少,蚜虫因缺乏食物来源而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C错误;依题意可知,蚜虫与乔木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蚜蝇与瓢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食蚜蝇与蚜虫、瓢虫与蚜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蚂蚁与蚜虫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

5.(2019·厦门质检)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235SO4、(NH4)232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

C.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

D.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因此不能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A错误;S不是DNA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用含有标记S的化合物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a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而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C错误;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6.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含5条染色体

B.乙的基因型为AbRXTY

C.丙含2条常染色体

D.丁的基因型不是aBr就是ABr

答案 C

解析 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若A与a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若B与b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

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甲的形成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含4条染色体,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ABRXTY或abRXTY,B错误;丙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其含2条常染色体,C正确;丁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D错误。

7.研究发现,正常干细胞中两种关键蛋白质“失控”发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细胞会变成肿瘤干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会减少

C.干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干细胞分化后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

答案 D

解析 干细胞分化形成的是各种类型的细胞而不是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增多,B错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干细胞分化,表现为形成的细胞种类增多,C错误;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均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D正确。

8.(2019·福州质检)海豚与篮鱼分别属于哺乳纲和鱼纲,二者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外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海豚和篮鱼适应水生环境的基因频率定向提高

B.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基因库的差异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

C.海豚具有与篮鱼外观相似的体型和运动器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D.相同的环境因素诱导两者控制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答案 D

解析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海豚与鱼类的亲缘关系近,故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基因库的差异小于海豚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B正确;海豚具有与篮鱼外观相似的体型和运动器官,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C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因素不能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D错误。

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

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D.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答案 D

解析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但并未证明该化学物质的本质就是吲哚乙酸,A项错误;植物茎的向光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只有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项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生长素不能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C项错误;生长素作为植物激素,它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它只起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D项正确。

10.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Ⅱ代表染色单体

B.甲所处阶段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甲~丁中DNA的数量比是4∶2∶2∶1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数量变化关系可知:

Ⅰ代表染色体,Ⅱ代表染色单体,Ⅲ代表DNA;甲表示减Ⅰ时期,故甲阶段可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由图中可知甲~丁中DNA的数量比为4∶2∶2∶1;丁中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n,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应该处于减Ⅱ结束时,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4n。

11.(2019·山东临沂二模)“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

B.适当喷洒α萘乙酸可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适时打顶去心,可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

D.乙烯和脱落酸可协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抑制植株生长,A错误;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适当喷洒α萘乙酸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适时打顶去心,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C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正确。

12.(2019·南通等七市二次模拟)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关于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利用电激等物理方法直接诱导两个细胞的融合

B.可利用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C.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基因重组等原理

D.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答案 A

解析 诱导细胞融合通常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电激和离心是常用的物理融合法,A项正确;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使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只能判断细胞是否融合,B项错误;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但不涉及基因重组,C项错误;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才能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项错误。

13.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用显微镜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

选项

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

胚芽鞘的弯曲部位

A

促进细胞分裂

B

促进细胞伸长

C

促进细胞分裂

D

促进细胞伸长

答案 B

解析 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的分布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生长得快,使茎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生长。

由图示可以看出,背光侧细胞长度比向光侧大,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即题图中的部位②,故选B。

1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