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280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0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docx

《研究性学习手册》高一三班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研究性学习手册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高一(3)班

课题名称中山市水体浮游植物调查

指导教师马奔

 

1.研究小组课题方案

2013年03月01日

课题名称

中山市水体浮游植物种类调查

指导老师

马奔

小组成员

高一1、2、3、4、8班

课题研究背景:

全长39公里的岐江河贯穿了中山市城区和11个镇区,平均河面宽150米,具有灌溉、调蓄洪水、排涝、纳污、城市景观及通航的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岐江河水还可作饮用水。

所以岐江河也叫做中山的母亲河。

具有如此多功能的“母亲河”的水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调查岐江河水体中具有哪些生物,了解我们每天喝进肚子里的水生活着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对于人类有哪些益处,我们如何与浮游生物共处,从微生物的角度如何更好的治理河水。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做笔记

2实地考察,做实验,总结规律。

从岐江河多处分别采集一瓶样本(少量即可)

3主要研究浮游生物的意义,种类,分布情况。

用显微镜观察收集的样本,通过观察形态特征初步分辨浮游植物的种类并做好记录和拍摄照片。

研究涉及的知识基础、所需资源: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

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主要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隐藻。

淡水浮游植物包括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八个种类。

浮游生物有如下特点:

1、非常多样化的类群;为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它们具有带膜的细胞器,具有叶绿体,其颜色取决于色素及其浓度。

其繁殖结构相对简单,不像陆地植物那样开花,非繁殖细胞不分化,没有真叶、根和茎。

2、浮游植物生长周期短,只有几个星期,是水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换成为新的有机化合物,由此启动了水体食物链。

3、浮游植物在大小和体积上差别显著,一般根据粒径大小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200μm)、微型浮游植物(Nano,3~20μ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Pico,0.7~3μm)。

浮游植物-悬浮机理

1、分泌粘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

2、形成气囊结构;

3、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

4、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之间的磨擦力。

浮游植物种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可由两种机制或两种机制的复合作用所引起,即演替(Succession)和次序(Sequence)变化。

演替是特定水体内的物理(如光、温)、化学(营养物、水质、毒素)和生物(竞争、捕食)等因素的改变所导致的浮游植物种类的变化。

典型的演替是固有物种类型(或本地种)的变化。

属于自然界正常发生的情况。

次序是由水体类型的变动而引起的浮游植物种类的变化。

典型的次序变化是外来种群的引入和繁殖所引起的,特殊情况下,外来种群可以完全替代原先水体中的生物类群。

次序往往是由于人类干扰所造成的。

 

研究小组课题方案(续表)

研究思路、活动步骤及进度安排:

1先在小组里定主题。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浮游生物的跟各种知识,作为实验的基础知识

3去一些小河流,取一些有微生物的水回来

4把水拿到实验室,开始做实验。

5将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做好记录与拍照。

6总结,整理笔记

 

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每人收集一瓶水

组长:

检查是否每人都收集了样品

 

课题研究

成果形式

1.论文2.调查报告3.实物

4.软件、网页5.其他形式

研究起止日期

2013.03月-04月

本方案

填写人

黄志森、廖倩、罗恩令

2.研究记录

2013年03月

班级

高一3班

组长

黄志森

项目

中山市水体浮游生物种类调查

指导

教师

马奔

时间

地点

生物实验室

填写人

黄志森

主要研究活动情况和体会(不少于600字)

我曾经一度不喜欢做实验,,觉得做实验浪费时间。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了生物实验小组,才发现做实验的乐趣,小组成员兴趣盎然,我也对实验慢慢有了些感觉,心里不太排斥实验了。

接下来的几天,。

可是这次的学习对我有了很大的触动,我发现老师不仅是照课本做实验,还带学生做好多探究性的实验,而且把实验延伸到课余时间,小组成员们竟然还做得很成功,很有兴致,还能提出课本以外的很多特别有价值、有深度问题,这可是课堂上很难有的收获啊,我想这样的生物实验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对学生的一生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也要向马老师学习!

我也感受团结合作的魅力,也悟出了一个道理:

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效果。

在这次活动中,每位同学都很好的收集了样本,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生物实验室。

听了指导老师简明的讲解后,开始操作台上的显微镜,观察的时候遇上不少的困难和阻碍,视野模糊、观察到的图像不够亮、水体中生物稀少、放大倍数不高,过程中幸好没有仪器损坏。

几经波折终于观察到水中的生物。

比如有衣藻、草履虫、水蛭。

因为它们都能快速的游动,所以观察到的机会不多。

体会到微生物的世界如此之大,一滴水中蕴含的微生物可能比中山市的人口还要多。

它们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能消化、运动、排泄、繁殖、与我们人类也有相似之处。

虽然它们长得不怎么样,但并没有多大害处,反而有益处。

以草履虫为例,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胞,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又如大草履虫,它对我们人体也有益处。

大草履虫以为其个体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因此一班用它作为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多年来,遗传学科学家已经用它研究了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等,取得了不少科学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发现了它在医学方面的许多重要价值,例如用它得到水溶性提取物,可以较准确地诊断消化系统的癌症和乳腺癌等疾病。

大自然孕育了许多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生物,是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神秘,肉眼可见的生物就已经数不胜数,看不见的微生物不计其数,在土壤中,河水中,甚至我们的身体里也藏有。

而我们应该用畏敬的态度去对待,也要发现他们的魅力。

所以我们要对浮游生物改观,更好的利用它们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3.研究成果报告

2013年04月20日

小组成员

黄志森、廖倩、罗恩令

组长

黄志森

成果内容:

此次观察到的浮游植物种类

绿藻

蓝藻

蓝藻

微囊藻

未知藻

浮游动物

 

注:

(一)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包括:

(1)论文;

(2)调查报告;(3)调查报告;

(4)软件、网页;(5)其他形式。

(二)论文、调查报告可附在本页。

其它成果另交。

4.评价

自我评价

虽然对水体中的生物不熟悉,对显微镜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但还是对照着检索表和图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研究性课题。

另外,同小组之间的组员相互帮助,各有分工,一起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感到很开心。

签名黄志森、廖倩、罗恩令

小组评价

本次浮游生物研究,总体感觉良好,小组成员细致分工合作,没有一个人有抱怨他们自己负责的范围,每个人都认真对待,团结合作,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有些困难,可是每个人都积极帮忙出主意,解决困难,力争做到做完美。

当有一位小组成员有困难,我们都会帮他一起解决。

我从每一次的活动,我感觉我们是一体的,密不可分。

小组分工明确,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这次有意义的活动,第一次感到科学研究的魅力,看到这么多鲜活的、奇妙的生物,很有成就感,我们做的很好,我们骄傲!

 

组长(签名)黄志森

指导老师评价

此次活动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能够听从老师的指导,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初步的科研活动,既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各个小组能够协调分工,相互协作,表现优异!

指导老师(签名):

马奔

教导处审核

 

签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