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109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3.绿色化学:

无毒无害的原料及条件,减少废物排放,最好是零排放,产品要环保健康安全。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

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物质。

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

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

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

二氧化碳、水

检验:

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3.物理性质:

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硬度小

4.燃烧后:

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原理: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夜(特性),可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②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③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结论:

“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

①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白色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②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

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③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②: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1.试管:

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2.烧杯、锥形瓶:

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3.胶头滴管:

①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②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③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④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4.量筒:

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不能加热)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不能作为反应容器)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事项:

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防止杂质落入试管),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

距管口1/3)。

6.酒精灯: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也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酒精过少,则灯壶中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

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热不均爆炸)。

⑥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⑦实验结束时,应盖上灯帽(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芯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

⑧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

不尝、不直闻、不接触。

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要用手扇闻)

2.用量原则:

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

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三、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竖)

步骤:

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

步骤:

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意: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四、液体药品的取用:

“多倒少滴”。

(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细口瓶中)1.倾倒法:

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一倒二向三挨四靠)步骤:

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

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量取法:

取用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胶头滴管,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时:

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大;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小;

量取定量药品时:

若视线偏高(俯视),实际量取溶液体积偏小;若视线偏低(仰视),实际量取溶液体积偏大;

3.滴加法: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

要领:

垂直悬空。

五、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

①左物右码:

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即:

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六、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加热液体时:

①试管内溶液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试管加热前应该先擦干试管外壁;③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④加热时,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朝向人。

七、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连接装置;②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③用手紧握试管加热;④过

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八、仪器的洗涤:

如:

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

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九、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十、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2、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3、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十二、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

固体与固体之间反应,需要加热,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一定要用酒精灯。

B:

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过氧化氢制O2装置;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

A:

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

如:

O2、H2B: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如:

CO2、O2

C: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如H2排气法:

导管应伸入瓶底十三、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证明O2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O2的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十四、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常用干燥剂有:

浓硫酸(有吸水性)、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N2,第二多的是氧气O2

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氧气的主要用途:

供给动植物呼吸(如医疗急救、登山、潜水、宇宙航行等)和支持燃烧(炼钢、气焊)。

氮气的主要用途:

白炽灯中作保护气、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充氮作防腐剂。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主要用途:

作保护气、用于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内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倒流入容器内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2)实验装置图:

 

(3)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中原气体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①氧气有助燃性;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③空气中还有4/5体积的不可燃、不助燃、不溶于水的气体。

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

(5)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②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装置漏气,冷却时外界气体进入装置,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③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