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9922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行业简析Word格式.docx

四、行业风险10

1、市场竞争风险10

2、新兴阅读媒介的替代风险11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1

五、行业竞争格局12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行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印刷包装行业市场化程度高、行业集中度较低,相关主管部门或自律性组织主要为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联合会。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主要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简介如下:

《印刷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施印刷经营许可制度,未取得印刷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印刷经营活动。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指出,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

《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印刷、复制产业。

巩固和壮大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和只读类光盘复制、可录类光盘生产等印刷、复制产业。

加大印刷、复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印刷、复制产业升级换代。

鼓励印刷、复制企业积极采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和现有设备。

实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推动发展快速、按需、高效、个性化数码印刷。

推动印刷产业从单纯加工服务型向以提高信息增值的现代服务型转变。

支持新一代大容量高清光盘的研发和产业化。

鼓励印刷企业上下游共同探索循环用纸等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印刷。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并在信贷、授信、直接融资、保险等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

《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通知》中鼓励进口的重要设备包括:

模切机、高速精密平板切纸机、高速精密平板切纸机横切系统、报纸用卷筒纸胶印机、商用卷筒纸胶印机、单张纸胶印机、瓦楞纸生产设备。

《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如下目标:

(1)到“十二五”期末,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前实现强国目标。

(2)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

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印刷大国,使我国成为世界印刷中心。

(3)加快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建设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印刷企业。

到“十二五”期末,产值超过50亿元的印刷企业有若干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超过100家。

(4)以中小学教科书、政府采购产品和食品药品包装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力争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

(5)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

到“十二五”期末,数字印刷产值占我国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进一步指明,通过在印刷行业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绿色印刷环保体系,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印刷产品的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进一步落实了绿色印刷的要求,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各地使用的绿色印刷中小学教科书数量应占到本地中小学教科书使用总量的30%;

再经过1-2年,基本实现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

通过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科书环保安全的关注和重视,提高环保意识,推动印刷行业实施绿色印刷,促进印刷产业集约化经营。

二、印刷行业基本情况

在全世界范围内,印刷行业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美国印刷市场与信息研究机构PRIMIR发布的《全球印刷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印刷市场分为三大块:

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场的三分之一。

预计2014年全球印刷业总产值为7250亿美元。

在科技与需求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印刷企业目前已向“综合服务”方向转型。

印刷商开始介入到物流、邮递、封装、数据库管理、创意设计等各类辅助服务,使自己对客户更有价值,同时获得更大的收益。

随着印刷技术水平的提升,印刷行业也逐步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我国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规模以上企业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1.3亿元,同比增长14.1%;

实现利润总额420.1亿元,同比增长11.3%,全行业仍处在稳中有进的增长通道。

根据《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印刷企业超过100家,成为全球第二印刷大国。

目前,我国的印刷业已初步形成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珠三角、以上海和苏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三大产业带,印刷行业的总产值约占我国印刷行业总产值的3/4。

其中,“珠三角”地区印刷企业依靠毗邻港澳台的先发优势和较强的制造加工能力,在包装装潢印刷子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近年来,在加大调整结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多种措施推动下,我国印刷业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的业绩已经凸显出来。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2839家,较上年增加了400家,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7%;

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总产值为5500亿元,较上年增加25.1%,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较上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全行业利润总额较上年略有下降,但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利润总额却同比增长1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达到57.7%。

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总产值、利润总额的比例持续提升,这表明我国印刷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2年我国印刷业实现总产值9510.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

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44万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9%;

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046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

利润总额为724.98亿元,略有下降;

对外加工贸易额为77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

全国印刷企业年均产值911万元,年均利润69.4万元。

2010-2012印刷行业主要指标

印刷行业可以分为出版物印刷企业、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数字印刷企业等子行业,其中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合计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90%左右,是我国印刷行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2011年,全国数字印刷企业共799家,其中,专营数字印刷企业144家,兼营数字印刷企业655家,生产型数字印刷机装机总量2145台。

专营企业数字印刷产值为11.51亿元,兼营企业的数字印刷产值为28.23亿元,两者合计39.74亿元,占印刷业总产值0.47%。

我国数字印刷起步较晚,近两年增速较快,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说明,当前推动数字印刷发展的主要是传统印刷企业,数字印刷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1年印刷行业各子行业总产值分布

根据阿里巴巴资讯网预测,截至2030年,我国印刷行业总产值将达29000亿元,产业规模世界第一。

三、行业发展趋势

1、劳动生产率提高

2012年年底,我国印刷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27.6万元/人。

根据美国印刷工业协会的统计,美国印刷业2012年年底劳动生产率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02.4万元/人,是中国的3.7倍。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劳动生产率为54.2万元/人,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2012年年底,中国印刷业的劳动生产率比5年前增长了约83%,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差距持续缩小。

2、绿色印刷稳步推进

自2011年3月第一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第一部分平板印刷》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绿色印刷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共300多家企业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即绿色认证),基本覆盖了每一个省(区、市);

2013年,全国有30%以上的教科书实现了绿色印刷;

北京、上海两市分别从财政支出1166万元和400万元用于绿色印刷的奖励和补贴,重庆市对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每家给予了5万元补贴。

实施绿色印刷提升了印刷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降低了印刷企业的VOC排放,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惠及了广大中小学生,提升了印刷业的整体水平。

下一步,将逐步推动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印刷产品实现绿色全覆盖。

3、对外加工贸易增长迅速

我国不断推进印刷业的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境外特别是台港澳的产业转移。

2012年制定了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的补充规定,规定前海、横琴两地设立出版物和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香港或澳门服务提供者可以控股到70%;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承印境外图书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的公告》,将承印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印刷且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境外图书的增值税税率统一降至13%。

2012年,我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额为772.0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5%,远高于全国对外加工贸易3%的增幅,实现了逆势增长。

4、数字印刷技术水平提升

数字印刷是全球印刷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我国数字印刷以远高于传统印刷的速度发展。

2012年全国共有生产型数字印刷设备2354台,比上一年增长9.7%;

中国数字印刷总产值为62.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8.3%,数字印刷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从0.47%上升到0.66%。

尽管目前中国数字印刷占印刷总产值的比重还很低,但是发展增速更快、空间更大。

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的数字出版印刷基地,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印刷被社会民众广泛接受,数字印刷为搭建企业内部加工网络和管理网络以及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管理都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行业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出版物印刷市场较分散,市场集中度不高,大部分印刷企业目前依然处于小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企业规模偏小,主要服务于本地、区域市场。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44万家,从业人员344.13万人,利润总额为724.98亿元,平均每家印刷企业只有员工33人,平均利润69.4万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行业仍缺乏一定的规模经济,面临着行业的结构型调整的需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印刷企业之间的整合、重组将会加速,印刷企业数量的减少和印刷总产值的增加可能成为行业常态,印刷工业的集约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2、新兴阅读媒介的替代风险

随着科技发展,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工具作为更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载体,对传统的纸质媒体特别是时事资讯类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以iPad、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工具逐渐成为传播出版物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纸质媒体的替代。

尽管人们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移动互联网和电子书的发展使得出版物印刷的市场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行业面临被新兴阅读媒介的替代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由于我国纸张的原材料主要为进口商品纸浆和进口废纸,在全球范围内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进口商品纸浆和进口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