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9416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开拓创新。

按照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原则,制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实施方案,即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达到“必需、够用”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构建并实施具高职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寓于其中。

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从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意见来看,课程及专业定位准确,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根据植物组织培养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借鉴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各位顾问的意见和建议,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内容模块体系。

课程内容打破“老三段”,打破学科特性,组培课提前开设在第三学期,理论知识要求“必需、够用”,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并以此来构建组培课结构和内容体系。

理论38学时,实验40学时,实训15天,理论与实践学时比1:

1。

本课程一般按照“实验室设计与培养条件要求――培养基制备――操作技术――器官培养――个体植物组织培养与园艺植物栽培”的顺序进行。

知识模块顺序与对应学时见下表:

模块顺序

模块内容

理论部分(学时)

实验部分(学时)

综合实训

(天)

1

基础篇——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

18

20

2

应用篇—组培技术的生产应用

10

3

实训篇—综合实训项目教学

15

      合  计

38

40

二、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课程的重点:

组培方案设计能力、培养基制备能力、外植体处理与接种(无菌操作)能力、移栽驯化管理知识及相应的能力,控制污染、褐化、玻璃化等不良现象发生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职业习惯养成、组织与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

2.课程的难点:

组培方案设计;

污染、褐化、玻璃化等组培易发问题的原因;

接种材料的发育方向;

细胞全能性理论;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职业习惯养成、组织与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3.解决措施:

(1)课堂教学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加强教学互动,并根据不同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法、案例式、直观教学、启发式、学导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法,突出重点,侧重难点,重点难点多讲,并预先告知学生;

(2)加强过程考核、综合考核、随机考核,考核形式多样化,发挥考核的导学促教功能;

(3)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作业或小研究性、生产性课题,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具体可在实验、实践课或课下协会活动中实施完成;

(4)理论授课时注重理论联系生产实际,操作性强的理论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分专业实训和专业综合训练,分组训练,单人考核,增加操作的反复次数;

(5)外聘教师,请一线专家或企业技术骨干人员专题授课或专题作报告;

(6)开放式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短期实习;

(7)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提供必要的网站地址、资料卡、课外阅读学习包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息搜集与处理等能力;

(8)加强课外辅导和答疑,组织开展好协会活动,实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

(9)定期开展技能比赛,不定期举行专题讨论会或读书报告会;

(10)加强产学研结合,每名学生都参与一项实验实训基地产学研项目或校企合作项目,参与日常管理,加强知识能力的实际运用和在真实生产情境和氛围下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根据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且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

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其他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道德目标,分别定位于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并构建由实验实训、专业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和顶岗就业实习等五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融入其中。

以学习小组或项目小组形式为单位,按照教学和认识规律,螺旋式递进训练,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基本后综合,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反复强化培养,而且做到全程跟踪、动态培养。

1.教学内容以模块式设计,体现实用性。

根据组织培养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专家顾问及毕业生反馈意见、建议,确定教学内容,具体可按基本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模块编排,每一项技能又分若干技能单元。

对传统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精选和淘汰,增加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训练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科研成果、来自生产一线的实用成熟技术,注重先进性、设计性、实用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并明确素质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团队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基本技能项目外,单项技能与部分综合技能项目一般是在教师明确实训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由学生自选材料,自主设计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自主规划设计组培实验室,并做好组培成本与效益分析,以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开展学研结合的实训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试验达到80%以上。

另外,还增加了一些选作试验项目,学生经申请在实训课上或利用组培协会活动时间独立完成。

学生根据兴趣,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试验方案,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整个试验项目。

2.将实训与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3.第二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组培协会或师生共同合作搞科研,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

4.加强过程考核,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确实发挥考核的导学促教功能。

5.开设综合实训课,强化训练组培关键技术环节或综合技能,从而达到技能熟练的目的和效果。

6.实践教学做到五结合。

即实践教学与理论相结合,与生产、科研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实践中采用融合式和实践-理论反复式。

所谓融合式,即把理论课中可操作的内容如培养基制备、接种、移栽驯化等内容融合渗透到实践教学中,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学做结合;

职业素质培养融合到协会、基地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一入学就参加组织培养协会,先由协会组织并开展实践活动,先做后学。

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同时,对“为什么这样做?

”产生疑问和探究心理,有助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所谓实践-理论反复式,即让学生接触实践,带着问题学书本,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然后再通过实践,再去找书本并总结,写课程论文、试验总结、实践笔记等,学生在协会和第一课堂的二次实践中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都有了飞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与创新,同时加强了素质教育,自学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加强。

(2)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组培实训时以组为单位负责至少1个项目(生产或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跟踪培养或参加协会,参与实训基地的生产管理等,学生在探究式中尝试学习,对知识有需求,取得成功有成就感,反过来会促进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使学习实践更主动,更有目的性。

(3)课内课外相结合,是充分发掘教学的时、空间,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

正常实践教学实施普遍培养,而课下由组培协会组织,以“二级培养式”开展产学研结合式的研究性、生产性活动,实施分层次培养,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在协会中有知识学,有事做,客观上强化了动手能力。

所谓“二级培养式”即实践中实施个性培养,对学生优化组合,分层次训练。

先培养出小先生,然后由小先生传、帮、带其他同学。

协会现已满8届,而且这种“二级培养”模式生命力强。

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协会,既学到专业技能,又提升了职业素养,收效明显。

(4)校内校外相结合,是确保实践能力培养到位的重要举措。

校内培养主要侧重基本功和单项技能培养,校外顶岗实习则侧重综合技能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技能掌握达到熟练和灵活应用,实践水平才有质的飞跃,更好适应岗位。

每学期都安排学生到组培企业去参观或顶岗实训至少1~2周,对提高教学效果,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定向学习作用大。

(5)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同步提高,全面发展。

企业岗位不但要求有相应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求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素质教育寓于其中,使素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要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得多。

实践中开展讨论、组内组间技能比赛、让学生阐述观点,实践能力考核时职业素质考核作为必考项目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7.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在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时,确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含实验)之比为1:

1,采取“融合式”,压缩、删减、整合理论内容,增大实践教学比重,反复训练,做到全学程实践不断线,从而达到学生技能掌握由生到熟,熟能生巧。

8.体现职业真实情境。

一是组培实训室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

二是实践教学以项目教学法实施,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并制定管理目标与量化细则;

三是在教师带领下到种苗生产企业参观、实习,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结合基地生产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

体现职业真实情境的实训突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强,让他们及早接触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会学习,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这些学生到达岗位后,对组培生产环节和技术操作比较熟练,具有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意识,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9.提前在第三学期开设组培课,并结合协会活动,客观上能增加在学期间实践反复训练次数,利于技能的强化培养,实践效果明显。

10.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具体项目内容,要求每位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报告(或实验设计)并附相关的观察记录。

期末课程考试中,约有1/4的实验试题,而技能考核为分组单人考核,侧重操作的技术要领(数量+质量)的考核以及职业素质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可多样化。

根据每年的生产或科研项目安排的不同,可灵活选择实训项目、自主设计项目或具体的试验方案。

我们把实践教学由“务虚”推向“务实”,与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学生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学生学以致用,学到的是实用知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教材使用与建设

1.教材使用与教材建设情况

课程开设之初,为了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我们编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讲义和《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指导书》。

后来,我们采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出版社编写出版的相关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教材以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宗旨,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知识与开发智力结合、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结合。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累素材,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素材进行取舍,并以器官培养为重点,以组织培养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