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939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docx

公开课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重要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图表的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突然物质跨膜运膜方式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点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二、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复习

多媒体出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提问模型的结构成分,指出物质跨膜运输的进行离不开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说出模型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回顾生物膜的结构成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引入新课

展示一张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提出问题: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3)如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葡萄糖的跨膜运膜离不开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如何改进?

由图片得出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1、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出示水分子进行细胞膜的图片,学生据已有的基础预测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接着演示多媒体动画——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向,分析其特点。

教师小结: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小或脂溶性强的物质,如氧气、乙醇、甘油等通过此方式通过细胞

提问:

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如何进入细胞膜?

相互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思考问题

 

2、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引导学生:

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出示图片,引出载体的概念。

出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图片,学生据已有知识水平预测葡萄糖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接着演示多媒体动画——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葡萄糖的运输特点。

板演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以及主动运输的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浓度差

从高到低

从高到低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不需要

是否需要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实例

水、二氧化碳等气体、甘油等脂溶性强的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通过动画和形象的比方,使学生能够较易理解所学知识

 

相互讨论、交流,自主获得知识

填表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友好的合作精神

从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实验过程。

结果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实验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主动运输

通过实例分析离子进出细胞现象,展示资料: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人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1/6;。

设置问题:

(1)在这种情况下,离子能否进行被运运输,为什么?

(2)这个浓度差是如何形成的?

同时多媒体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方向、特点。

小结:

物质可以逆着浓度主动的选择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说明它对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主动运输的主要意义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资料分析,动画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反馈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比较表格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浓度差

从高到低

从高到低

从低到高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需要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实例

水、二氧化碳等气体、甘油等脂溶性强的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多种离子,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

展示四张曲线图,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曲线图反映的是哪一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总结、设计表格、填表

 

通过比较学习,把握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巩固重点知识

 

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学会使用曲线图归纳知的能力

4、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胞吞与胞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胞吞与胞吐的文字资料。

提问:

尝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来归纳、概括这两个过程?

胞吞、胞吐分别与之前讲过的哪些过程是一样的?

增加学生知识的完整性

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后小结

系统归纳五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引导学生使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比较。

布置练习题。

归纳总结,完成习题及训练

八、板书设计

1、小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浓度差

从高到低

从高到低

从低到高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需要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实例

水、二氧化碳等气体、甘油等脂溶性强的小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多种离子,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

2、大分子或者颗粒物的运输方式

胞吞:

附着——内陷——形成囊泡

胞吐:

囊泡——接触、融合——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