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8467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3课时氧气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CWord文档格式.docx

C.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表面逐渐产生疏松的红棕色固体

D.铁钉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3.(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10

下列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m的数值为2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9:

4.(2分)下列混合物点燃会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氢气 

B.面粉尘和空气 

C.煤气和氮气 

D.二氧化碳和氧气 

5.(2分)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分别观察颜色 

6.(2分)下列各组气体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H2和CO 

B.H2和N2 

C.CH4和CO2 

D.CO和空气 

7.(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烧离不开氧气,它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B.生铁的熔点低于纯铁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8.(2分)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 

9.(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10.(2分)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汽油燃烧 

C.食物腐败 

D.葡萄酿酒 

11.(2分)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 

12.(2分)(2016•云南)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2分)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B.铝+氧气氧化铝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氧气水 

14.(2分)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C.向干燥的紫色石蕊花上喷水,紫色花变红色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溶液是黄色的

15.(4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集气瓶中铺上沙子和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16.(2分)“金属明星”钛的获取方法之一为:

TiCl4+2Mg 2MgCl2+Ti,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7.(2分)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差别

B.将硫磺在燃烧匙点燃,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用H2和CO2两种气体分别吹自制的肥皂泡,在空气中均能上升

D.氧气能支持红磷燃烧,不支持红磷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氮气

18.(6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1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早在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现代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________.

(4)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该污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19.(10分)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

①绿色植物在光照、叶绿素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中,则可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4)利用表中装置可分别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I.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硫酸,至浸没锌粒

III.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III.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①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________.

②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实验2中,所看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

20.(9分)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

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

D、F为黑色固体;

H为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可用作该反应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

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__(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还原性 

C.毒性 

D.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5-3、

15-4、

16-1、

17-1、

18-1、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