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7883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展行业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

等众多服务业的增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已经达到了4,190亿元,创造的间接经济产值也十分巨大。

在新时期,会展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产业链

会展行业上游主要是展馆等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下游是会展业所服务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其中,展馆建设是物质层,承载、满足并定义会展的硬件属性;

会展组展则是会展行业的核心层,包括会展创意策划、招商组展、现场运营、数据统计;

国民经济各细分行业是应用层,是会展企业服务的对象。

会展行业中,除组展企业承担招商招展、策划、统筹运营外,相关的会展主场服务机构、物流企业、展台搭建机构、广告策划企业也承担了协助会展组展商更好运营会展的职能和作用,也属于会展行业的范畴。

其中会展主场服务,即展览会现场管理与服务的外包和代理,是展会的组织者指定某一专业会展服务公司对展会现场使行管理、协调

和服务的一种新型专业服务模式,它是在展会组织者与场馆、展商和

观众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和纽带。

会展物流则是为参展商提供特殊的物流服务。

此外,会展周边产业涉及、交通、金融、商购、海关、媒体、旅游、餐饮、酒店等方方面面。

会展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1会展产业链示意图

二、会展行业发展历程

1、国际会展业发展历程会展业在国外发展已有很长历史,1890年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在德国莱比锡举办。

随着社会演变和科技进步,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其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会展经济整体实力较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其中,德国是第一号的世界会展强国,其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规模大。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

东亚的日本、中国及中国香港,西亚的阿联酋,东南亚的新加坡,凭借广阔的市场、巨大经济潜力、发达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业水平、较高的国际开放度或地理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亚洲展览大国。

近年来,全球会展业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根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每年对世界商展100大排行榜的统计,100大商展的最低进入门槛和平均面积均保持平稳增长。

近三年,世界100大商展的最低进入

门槛从2011年的万m2提升到2014的万m2增长了万m2100大世界商展的平均面积也从2011年是万m2上升到2014年的万m2

德国政府对会展业的投资较高,对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区的展览场馆的建设投入巨资,并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是政府和展览业之间的桥梁,每年对世界各地的展会进

行考察,并形成报告,为德国政府赞助本国企业出国参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德国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的展览会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在国际性贸易展览会方面优势明显。

世界著名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展览会中,约有2/3都在德国主办。

根据《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全球化杂志出版,2014年第3期),德

国每年举办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约有130多个,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参展商来自国外。

在展览设施方面,德国也称得上是头号世界会展强国。

德国现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0万m2的展览中心就有8个。

2、国内会展业发展历程

①初步兴起阶段(1951-1980年)

1951年,中国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开端。

1953年,中国贸促会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

自此开始,

中国展会展业进入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1-1980年,

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00余个出国展,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

1953-1978年,我国共接待112个来华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

总的来说,起步期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产业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没有大型展馆的历史,中国会展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20年。

②迅速发展阶段(1981-2000年)

从1980年-200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展览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

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后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

之后,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知名的专业展览会,如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

此外,出国展也经历了重大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贸促会于1986年组团参加瑞士;

巴塞尔样品博览会;

,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在中国出国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展览业开

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截至2000年,中国初步形成了自主办展、来华展、出国展并驾齐驱,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商会、国有展览公司、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格局,会展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

2001年,德国三大会展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标志着国际会展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正式拉开。

到2005年,中国展览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国际展览范围涵盖机械、电子、通信、石化、仪器、钟表首饰、服装、银行、建材等各行业;

展会的主办单位形成了政府、各协(商)会、外贸公司、国营和民营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新格局;

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一些境外展览公司作为协办、主办单位开始介入内地展会。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展行业已经从由政府主导格局转向市场化。

组展主体上,会展行业已形成多元组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办展转变为政府(包括政府及部门、政府临时机构、贸促会等半官方贸易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五大办展主体。

参展行业由传统行业逐渐向战略新兴行业转化。

制造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展览会数量增多,体现出初步转型升级的态势;

会展城市逐渐由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东北、中西部会展经济带逐渐形成,会展经济呈现全面开花局面。

国际化方面,我国的会展项目以及会展机构得到UFI、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FKM等协会的认证越来越多。

国际上著名的会展公司来华办展,一些国际性品牌的会展被移植到我国市场。

中外企业联

合办展的模式屡见不鲜,中外合资会展企业也不断增多。

三、我国会展行业现状

1、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2014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4290场上升到7495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展览面积从4990万m2上升到9736万m2年复合增长率达%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图22009-2014年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

■直接产值(亿元)十增长率

图32009-201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

 

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09年会展经济直接

产值仅为1817亿元,到2014年增加到41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的%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万亿的%

同时,会展质量也逐步提高,中国展览会现已总体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已有一批专业展逐渐成熟壮大,形成了全球知名的展览会,像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印刷展和广州的照明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

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

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愈加繁荣,例如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广州的美容美发展都逐步走向品牌化。

2、我国会展业呈现五大会展经济带格局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我国,正是

由于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一一华东会展经济产业

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

“,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

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

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

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

另外,在北京的会展业中,由原中央政府部门转化出来的全国性专业行业、协会成为办展主力是北京会展业的另一特点,使北京会展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2)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一一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

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

大,发展潜力巨大。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一一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

4)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

5)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一一以武汉、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