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7675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可遗传的变异:

三种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及时训练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培育出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述无籽番茄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上述无籽番茄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二、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一)、基因突变

1、图解

2、原因:

碱基对变化核苷酸数列改变遗传信息改变

3、实质:

基因结构改变

4、结果:

产生新基因

5、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6、突变与性状改变

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改变原因

、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不导致氨基酸数目、序列改变

、隐性突变

、突变序列不决定氨基酸

、个别氨基酸改变不影响蛋白质功能

7、突变对后代影响

发生在体细胞。

可通过无性繁殖传给后代,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发生在生殖细胞,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8、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判断

1)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特点

显性突变:

即aa→Aa,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对于体细胞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合体。

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果树上许多“芽变”就是体细胞突变引起的,一旦发现可及时扦插、嫁接或组培加以繁殖保留。

隐性突变:

即AA→Aa,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2)判断方法

野生型的基因型一定是纯合子!

才会稳定遗传!

用该突变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概率相同(也就是1:

1),则说明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突变型的基因型为Aa;

若后代全部为野生型,则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突变型的基因型为aa;

若后代全部为突变型,则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突变型的基因型为AA。

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

1、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突变基因2:

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2、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列表格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  )

密码子位置

4

5

6

7

正常酶

苏氨酸(ACU)

丝氨酸(UCU)

缬氨酸(CUU)

谷氨酸(CAG)

异常酶

络氨酸(UAC)

A、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B、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二)、基因重组图解

细胞分裂图像

 

细胞所处的时期

   

 

基因重组类型

同源染色体上 

之间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之间自由组合

意义:

生物变异来源之一

生物多样性来源之一

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⑤大肠杆茵细胞中导人了外源基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三)、染色体变异图解

1)结构变异图像

2)结果

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区别

①是否产生新基因

②显微镜下是否可见

1、(2019江苏)17.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缺失、乙为易位 

B.个体甲自交的后代,状分离比为3:

1

C.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无异常 

D.减数分裂时,上述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均为异常

2、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②表示交叉互换,不会发生在细菌细胞中

C.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或重复

3(2019海南)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2)数目变异

相关概念

①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他们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

②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③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和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④单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3)、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判断

染色体组4组2组3组

子细胞染色体组2组1组

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解释:

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单倍体:

体同配,是单倍,

不同配,数组倍,

有几组,算几倍。

4)、单倍体、多倍体成因以及特点

低等生物多数为单倍体

成因

特点

例子

应用

单倍体

高等生物中单倍体常常为生殖细胞直接发育

通常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蜜蜂的雄蜂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

体细胞有丝分裂受到影响(温度、秋水仙素),复制虽然已经完成却不能正常分裂,因此,染色体数加倍

多基因效应明显,器官大型,营养成分高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人工诱导多倍体

5)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区别方法

染色体组

基因型

染色体形态

1、例题:

填表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

配子中的

染色体组数

属于几倍体生物

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

单倍体的染色体数

豌豆

14

2

二倍体

普通小麦

42

21

3

六倍体

小黑麦

56

28

8

八倍体

2、如图所示的细胞中说明他们有几个染色体组

ABCD

EFGH

1)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

2)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CH――

3)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

4)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F――

3、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蜜蜂的蜂王是二倍体。

由其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 

4、比较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概念

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

(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原因)

①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

②碱基替换前后所对应的氨基酸未发生改变。

③由纯合子中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显微镜下可见)

(结构变异类型判断)

适用范围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

真核、有性生殖、核遗传

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

种类

1自然突变

②人工诱变

物理方法:

射线、激光

化学方法:

化学药剂(秋水仙素)

生物因素:

病毒、异常代谢产物

①基因自由组合

②基因连锁与互换

③转基因

①染色体数目变异

(个别、整倍)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

(增添、缺失、易位、倒位)

发生时间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以及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交叉)(重组)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

原因

自发突变:

诱变:

外部条件剧烈变化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引起的变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异常,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

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控制新的性状(性状可能不变)

体细胞突变:

不能直接传给子代

生殖细胞突变:

能直接传给子代

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

不产生新的基因,引起基因数目、位置的改变导致性状的改变

实例

棉花短果枝

水稻矮秆

鸡的卷羽

人的红绿色盲等

杂交水稻

猫叫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

三倍体无籽西瓜

香蕉、马铃薯

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因而能够加速育种的进程。

变异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多样性原因之一,对进化有重要意义,指导育种

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1普遍

2随机

3有害

4低频

⑤不定向

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和史密斯以及英国的埃文斯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上的贡献。

“基因靶向”又称“基因敲除”或“基因打靶”,是指定向替换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

它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DNA复制

2、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