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334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docx

矿井维修电工初级教案

 

第一章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

1、主要电气防爆技术(防爆型式)

目前我国接受的主要电气防爆技术有:

1、隔爆型(Exd)6、充砂型(Exq)

2、本安型(Exia/Exib)7、n型(ExnA/nC/nL,nR,nZ)

3、增安型(Exe)8、浇封型(Exm)

4、正压型(Exp)9、气密型(Exh)(已归入n型)

5、充油型(Exo)10、粉尘防爆(DIP)

2、中国颁布的主要防爆技术爆炸有: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电气设备“e”

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3836.5-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电气设备“p”

GB3836.6-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6部分充油型电气设备“o”

GB3836.7-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电气设备“q”

GB3836.8-200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8部分n型电气设备“n”

GB3836.9-199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电气设备“m”

GB3836.10-199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0部分气密型电气设备“h”(作废)

GB12476.1-200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

3、防爆电气设备的类、级、组

按设备适用的环境,分为三类:

I类:

矿井用-MiningIndustry

II类:

工厂用-SurfaceIndustry

III类:

爆炸性粉尘和纤维环境用

II类设备分级分组:

和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相同。

分级:

分为A、B、C三级(仅指隔爆、本安设备)

分组:

分为T1~T6六组。

与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不同是指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且它的确定与防爆型式有关。

I类和III类设备不分级分组,但III类设备分为A/B型设备。

二、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完好标准

1.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经过考试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并取得合格证。

2.外壳完整无损,无裂痕和变形。

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件齐全完好。

4.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有效宽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规定:

①接合面上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小针孔,1cm2范围内不超过5个;隔爆接合上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mm、25mm、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②伤痕深度及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痕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③个别较大的伤痕,深度不超过1mm,无伤距离相加不小于相应容积规定的接合面长度。

④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⑤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须不高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须不高于3.2。

⑥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磨擦。

采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0.075mm。

⑦滚动轴承结构,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不大于有关规定的W值的2/3。

5.螺纹隔爆结构的拧入深度和啮合扣数符合规定。

①螺纹精度须不低于3级,螺距须不小于0.7mm。

②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须符合有关规定。

6.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引入装置完好,零部件齐全,无缺损,电缆连接牢固、可靠。

一个电缆引入装置只连接一条电缆。

密封圈外径与电缆引入装置内径之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密封圈外径不大于20mm时,其内径差不大于1mm;②密封圈外径大于20mm,不大于60mm时,其内径差不大于1.5mm;③密封圈外径大于60mm时,其内径差不大于2mm。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公称外径之差不大于1mm。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严禁包扎其他物。

不用的电缆引入装置用厚度不小于2mm钢板堵死。

7.连锁装置功能完整,保证电源接通打不开盖,开盖送不上电。

内部电气元件、保护装置完好无损、动作可靠。

8.接线盒内裸露导电芯线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规定。

导电芯线无毛刺,上紧接线螺母时不能压住绝缘材料。

外壳内部不得增加元部件。

另外,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密封圈材质用邵氏硬度为45°~55°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装密封圈的孔径的配合间隙不大于2mm。

③密封圈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不小于电缆直径的0.3倍(70mm2的电缆不受此限制),但必须大于4mm;密封圈无破损、不割开使用。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保证密封良好。

9.在设备输出端断电后,壳内仍有带电部件时,在其上装设防护绝缘盖板,并标明“带电”字样,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10.接线盒内的接地芯线必须比导电芯线长,即使导线被拉脱,接地芯线仍保持连接接线盒内保持清洁,无杂物和导电线丝。

三、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

(一)、失爆的现象与检查方法

失爆指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

井下隔爆型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有以下几种:

1.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的失爆现象

(1)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螺栓或螺孔滑扣,螺栓折断在螺孔中,未上满扣。

(2)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弹簧垫圈断裂或无弹性。

(3)采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失爆。

①缺螺栓、弹簧垫圈或螺母。

②弹簧垫圈未压平或螺栓松动。

③螺栓或螺孔滑扣,而未采取规定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对采用穿孔固定的螺栓不应超过1~3扣,同时规定如下:

弹簧垫圈的规格必须与螺栓相适应,偶尔出现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应详细检查其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的弹簧垫圈后不为失爆。

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等规格应一致,螺母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钢紧固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孔,否则为失爆。

隔爆结合面法兰厚度小于原设计85%时为失爆。

2.电缆引出入装置的失爆现象

(1)密封圈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部分破损及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

密封圈的宽度、厚度及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值不符合“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注意事项”的有关规定。

(2)密封圈内径与引入电缆外径差大于1mm以上。

(3)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

(4)把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

(5)密封圈刀削后凸凹不整齐圆滑,锯齿直径差大于2mm以上。

(6)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一个引入装置内用多个密封圈;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他包扎物。

(7)线嘴压紧没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没有加装金属垫圈。

(8)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或进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

(10)引入引出电缆压线板未压紧电缆,用单手扳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

动时有明显晃动。

(11)在引入装置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

(12)高压铠装电缆终端接线盒没有灌绝缘胶;绝缘胶没有灌到电缆

三叉以上;绝缘胶有裂纹而能相对活动。

3.隔爆型插接装置的失爆现象

(1)煤电钻插销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如接反即为失

爆。

(2)电源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缺少防止突然拔脱的联动装置。

(3)电压在1140V以上的插接装置没有电气联锁装置。

(4)插销在触头断开的断电瞬间,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大直径差W

和最小有效长度L不符合表6-5规定。

表6-5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大直径差W和最小有效长度L

外壳净容积/L

L/mm

W/mm

V≤0.5

15

0.5

V >0.5

25

0.6

4.隔爆电气设备内外壳的失爆现象

(1)使用未经国家法定的检验单位发证的生产的防爆部件。

(2)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坑深

度超过5mm者。

(3)隔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

(4)闭锁装置不符合规定,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

(5)电气闭锁不起作用。

(6)隔爆室(腔)的观察窗(孔)的透明板松动、破裂,使用普通玻璃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

(7)螺纹隔爆结构:

螺距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不符合表6-6的规定时,拧紧程度一般用手正向用力再拧入半圈以上者。

表6-6螺距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

外壳净容积V/L

最小拧入深度/mm

最少啮合扣数

V≤0.1

5.0

0.1<V≤2.0

9.0

6

V>2.0

12.5

(8)喇叭嘴外缺损影响防爆性能者及隔爆外壳上的盖板、连接嘴、接线盒的连接螺钉折断、螺扣损坏、连接螺钉不齐全等。

(9)未接线的喇叭嘴没有分别用密封圈、挡板、金属圈依次装入、压紧,有一项未装上或未压紧者。

(10)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mm,挡板厚度小于公称尺寸2mm(厚度允差为±0.18mm),挡板材质低于钢垫板强度,挡板有缺陷或机械性伤痕超过有关规定者。

(11)金属圈外径小,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大于2mm,金属圈厚度小于1mm,金属圈开口等。

(12)隔爆外壳内不经批准增加元、部件,使某些电气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经外壳相间弧光接地短路,使外壳烧穿。

(13)接线柱、绝缘座管烧毁,使两个空腔连通,导致内部爆炸时会产生过高压力。

5.防爆面的失爆现象

防爆接合面应保持光洁、完整,各结构参数符合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失爆:

(1)隔爆接合面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不符合表6-7的规定。

表6-7止隔爆接合面的规定尺寸

隔爆空腔净容积/L

<0.5

0.5~2

>2

间隙/mm

≤0.3

≤0.4

≤0.5

接合面长度/mm

≥8

≥12.5

≥25

接合面内缘至螺栓孔距/mm

≥6

≥8

≥10

(2)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接合面长度(L)不符合表6-8的规定。

表6-8操纵杆(圆筒)直径与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参数

操纵杆直径d/mm

隔爆接合面长度L/mm

d≤6

≥6

    6<d≤25

≥d

    d>25

≥25

(3)静止隔爆接合面的间隙与接合面长度不符合表6-7的规定。

(4)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宽度小于25mm,间隙大于0.5mm以上。

(5)活动部分(操纵杆及电机轴)隔爆接合面长度及接合面直径差不符合表6-9的规定。

表6-9活动隔爆接合面的规定尺寸

隔爆空腔净容积/L

<0.5

≥0.5

接合面长度/mm

≥12.5

≥25

接合面直径差

/mm

操纵杆及孔

≤0.3

≤0.5

电机轴及轴孔

≤0.4

≤0.6

(6)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磨擦。

(7)隔爆面上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大于0.5mm;其长度未保证剩余无伤痕隔爆面有效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2/3。

(8)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B>6.3μm,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RB>3.2μm

(9)隔爆接合面无间隙或锈蚀,正常情况下用手打不开大盖的;隔爆接合面或加工面发现锈迹,用棉纱檫掉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

(10)接合面上直径不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1mm的小针孔,1cm2范围内超过了5个;隔爆接合面上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mm、25mm、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超过了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超过了2个,或砂眼直径大于1mm或深度大于2mm。

6.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接合面标准

(1)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经过考试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并取得合格证。

(2)外壳完整无损,无裂痕和变形。

(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件齐全完好。

(4)隔爆接合面的间隙、有效宽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规定,螺纹隔爆结构的拧入深度和啮合扣数符合规定。

(5)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引入装置完好,零部件齐全,无缺损,电缆连接牢固、可靠。

一个电缆引入装置口连接一条电缆。

(6)联锁装置功能完整,保证电源接通打不开盖,开盖送不上电;内部电气元件、保护装置完好无损,动作可靠。

(7)接线盒内裸露导电芯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规定;导电芯线无毛刺,上紧接线螺母时不能压住绝缘材料;外壳内部不得增加元部件。

(8)在设备输出端断电后,壳内仍有带电部件时,在其上装设防护绝缘盖板,并标明“带电”字样,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9)接线盒内的接地芯线必须比导电芯线长,即使导线被拉脱,接地芯线仍保持连接;接线盒内保持清洁,无杂物和导电线丝。

(10)隔爆型电气设备安装地点无滴水、淋水,周围围岩坚固;设备放置与地平面垂直,最大倾斜角度不得超过15°。

出现与以上标准不符者均为失爆。

(二).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失爆原因、危害及治理

1.失爆原因

造成失爆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维护和定期检修不妥,防护层脱落往往使隔爆面上出出砂泥灰尘等杂物,某些用螺钉紧固的平面对口接合面出现凹坑,使隔爆面间隙增大。

(2)井下电气设备由于移动或搬运不当而发生磕碰,使外壳变形或产生严重的机械伤痕,或在使用中亦很可能发生撞击现象,严重时可能增加接合面间隙。

(3)装配时产生严重的机械划痕。

这是由于杂质没清除干净造成划伤隔爆面,在转盖式结构的接合面上特别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4)隔爆面上产生锈蚀现象,增大粗糙度。

(5)由于不熟悉设备的性能,在装卸过程中没有采用专用工具或发生误操作。

(6)螺钉紧固的隔爆面,由于螺孔深度过浅或螺钉太长,而不能很好地紧固零件。

(7)由于工作人员对防爆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各种规程不能正确执行,以及对设备的隔爆要求粗心大意,均可能造成失爆。

2.失爆的危害

井下防爆设备具有隔爆性和耐爆性,就是说在设备的壳内产生的电火花引起混合气体爆炸时其火焰传不到壳外,而设备失爆后就起不到隔爆和耐爆的作用。

内部发生爆炸的火焰会传到壳外,并且与井下可燃、可爆性混合气体直接接触,会引起矿井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造成重大恶性事故。

3.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防治

为了确保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完好,杜绝失爆的发生,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对井下电钳工进行理论培训,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在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中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标准执行,要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

当设备使用时间超过寿命期或过于陈旧时,要更换新设备或进行现代

化改装。

加强电气防爆设备的管理,各矿要设防爆检查组,充分发挥防爆检查

员的作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严禁使用失爆设备。

第二章矿用电缆

一、矿用电缆的分类

1、铠装电缆

2、橡套电缆

(1)普通橡套电缆

(2)、屏蔽橡套电缆

1、主芯线2、分相橡皮绝缘3、控制芯线

4、半导体屏蔽层5、接地芯线7、橡胶护套

二、矿用电缆的敷设

1、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

1)电缆的路径应尽可能短;

2)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由于瓦斯、煤尘浓度较高不应敷设电缆;

3)在溜放煤、矸石、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

4)在机械提升的进风斜井(不包括输送机上、下山)和使用木支架的立井井筒中,敷设电缆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电缆的敷设方式及要求

1)、在水平巷道和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

电缆的悬挂间距不得超过3m,并保证电缆的悬挂有适当的松弛度。

电缆的悬挂高度应保证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和输送机上。

电缆穿墙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

2)、在立井井筒和倾角在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

电缆悬挂点间距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第三章机械基础

一、钳工基础

1、钳工的工作内容:

是用手工工具对金属工件进行划线、凿削、锉削、锯割、钻削、攻丝、套丝、铰削、刮削和研磨等。

2、钳工的常用设备:

钳桌台、台虎钳(包括固定式和回转式二种)、砂轮机

使用砂轮机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A砂轮的旋转方面应正确,使磨屑向下方飞离砂轮。

B砂轮启动前,人站立在砂轮侧面

等待砂轮转速速达到正常才能进行磨削。

C砂轮的平衡误差太大时不能使用。

D工件太大

不能用砂轮进行磨削。

二、划线

1、划线就是在工件上按图纸和其它要求确定出加工所需要的界线

2、划线常用的工具:

划针、划针盘、划线平板、规划线、直角尺、V形铁、直角铁和C字夹头、千斤顶、万能角度尺、样冲。

3、划线基准:

基准就是依据的意思,划线时,选择一个或几个平面(或线)作为划线的依据划其余的尺寸都从这些面或线开始,这样的面或线称为划线基准。

4、划线基准常见有三种类型:

A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为基准B以一个平面和一个中心面为基准C以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面为基准。

5、基本线条的划法:

划平行线划垂直线划圆弧线

6、划线借料:

由于铸造和锻造加工不当,在尺寸、形状和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在误差超出不大的情况下,可通过划线来调整坯件各待加工面的余量分配,使不合格的坯件经加工变成合格零件。

这种补救方法称为划线借料。

三、凿削(或錾削)

1.凿削就是用手锤锤击凿子(或叫錾子),凿子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

分类有a圆头手锤

b方头手锤,锤头用碳素工具钢制成并淬硬,锤头重量有0.25公斤、0.5公斤、1公斤半磅1磅1磅半2磅6磅8磅12磅等

2.凿子切削时的角度

A锲角---铅铝紫铜30度~35度,黄铜、青铜45度~50铸铁50~55软钢55~60硬钢60~70

B后角保持在5~8不变,这样凿出的表面平整。

凿子的种类A扁凿B窄凿C油槽凿

3凿子的刃磨经淬硬后的凿子在刃磨刃口时要经常放在冷却液中冷却,手的压力

不要太大,避免刃口退火失去硬度。

4热处理就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用不同等方法将其冷却,从而

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

凿子经热处理就是为了提高其刃部硬度。

凿子热处理方法:

A、把凿子的二斜面,二侧面和刃部都磨好B、在水槽放入足够的清水,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C、把凿子切削部分25~30毫米长的一段放在炉中加热,材料呈樱红色时,迅速取出并垂直插入水中4~6毫米。

为了使淬硬和不淬硬部分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加快冷却,应将凿子在水面轻轻移动。

凿子露出水面的加过热的部分为黑色时,把凿子提起。

观察刃部的颜色变化,变化的规律是:

灰白色——黄色——红色——紫色——蓝色。

颜色的变化时间非常迅速,所以要相当注意。

颜色为红与蓝时间的紫色时,立即把凿子全部放入水中,等它冷却,整个过程就完成了。

凿子全部放入水中的时刻过早,如灰白色时,俗称淬“白火”,凿子刃部硬而脆,凿削时刃口容易崩裂;放入时间太晚,如蓝色时,称为淬“蓝火”,凿子刃部硬度低。

5手锤的握法有A紧握锤B松握锤

挥锤的方法有A臂挥B肘挥C手挥

6起凿时凿子转过45度左右,从工件的尖角处开始,逐渐地凿子转正。

也可先用凿子从下向上凿出一斜面。

然后再从斜面处开始凿子削并逐渐转正凿子。

当凿子凿到另一头是应调头凿削,否则会产生崩角现象。

7安全知识

操作者应戴上防护眼镜,前面最好有安全网;凿子头部若有毛刺产生,及时磨平;锤柄若有松动或损坏,立即装牢或更换。

四、锉削

1锉刀的粗细按锉齿的间距大小而定。

通常有粗齿、中齿、细齿和油光锉齿之分。

2锉刀分为普通锉。

什锦锉和特种锉三类。

其中特种锉有大肚方锉、刀锉、椭圆锉、单面齿三角锉等。

3大锉刀的握法分为手掌压锉、手指扣锉、手指按锉三类;小锉刀的握法分为掰锉、牵锉、推锉三类。

4平面锉削分为顺向锉和交叉锉两类;曲面锉削的方法是顺着圆弧锉削,锉刀绕圆弧中心

摆动,从而锉出光滑的曲面。

5锉刀的保养:

A、应尽量先用一面,尽量用足整个锉刀面;B、新锉刀先锉削较软的金属;C、不可以用锉刀锉毛坯见的硬皮,硬皮可先用砂轮磨掉;D、细齿锉刀不要用来锉软金属;E、及时消除齿纹上嵌入的铁屑;F、锉刀应避免沾油,防止锉削时打滑;G、不要用锉刀来敲击或撬动其他物件,以防止损坏锉刀和造成事故。

五、锯割

1钢锯由钢锯架和锯条组成,根据锯齿见的距离,锯条分为粗齿(齿距为1.8毫米),中齿(齿距为1.4毫米)和细齿(齿距为1.1毫米)。

2起锯在锯割中是相当重要的。

起锯的方法有前起锯和后起锯两种。

起锯时,锯条与工件表面之间夹角要小一些,以防止崩齿。

起锯时的锯割行程要短些,压力要小些。

收锯时,可用单手进行锯割,左手拿住没有夹住的那段材料。

3锯割的注意事项:

1、要充分利用锯条的全部锯齿;2、锯条断了,换上新的锯条时可从反方向重新开始锯割。

小心地把原先的锯缝锯宽些,使新锯条能顺利通过;3、必要时在锯割中可适当加些冷却润滑液。

4锯割举例:

1、棒料锯割,2、管子锯割,3、板料锯割,4、深缝锯割。

管子锯割时夹紧管子用力要适中,注意不要将管子夹扁。

画线时用一张较挺括的纸条绕管子二周,纸条边重合为一条线。

锯割管子时,不能一下就锯到底,否则锯齿很容易崩裂。

应在锯到管子的内壁时,把管子转过一个角度,再锯到内壁,这样沿着圆周锯断。

管子的转向不能反,反了锯齿会崩裂。

板材较薄时夹紧可借用二层木版和薄料板一起夹紧。

深缝锯割时把锯条转过90度或者180度进行安装,使锯弓不与工件相碰。

六、钻孔和铰孔

1钻孔就是钻头与工件作相对的回转和进给运动,从而在实心工件上加工出圆孔。

铰孔是在预先钻过孔的工件上用铰刀切去较薄的金属层,从而提高孔的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

2麻花钻材料一般麻花钻直径大于13毫米时柄部用中铁钢,小于13毫米的麻花钻用高速钢整体只制成

3麻花钻的五条切削刃主切削刃A.起切削作用B横刃起定心的作用C副切削刃起修光孔壁的作用。

4麻花钻的五个角度A顶角麻花钻两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

标准麻花钻的顶角=118度±2度,顶角大,钻尖强度高,轴向抗力也大,一般在硬料上钻孔时,顶角磨的大些,反之相反。

B螺旋角C前角D后角钻芯处的后角约20度到26度,这样能改善主切削刃上各出的刀刃强度和钻芯处切削条件。

5麻花钻的刃磨使右手高于左手,以形成麻花钻外缘处的后角。

6钻床的种类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三种。

7工件的夹装:

1、在平整工件上钻孔,一般用平口钳装夹;2、在圆柱形工件上钻孔,一般用V字形铁装夹工件;3、在较大的工件上钻孔,利用压板把工件直接固定在钻床台。

8钻孔:

1、钻通孔时,在将要钻穿的工件的时候要减小进给力,容易使麻花钻折断,甚至使工件随麻花钻一起转动,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

钻不通孔时,做好深度标记或调整好钻床上的刻度值。

2、钻半圆孔,要与另一工件材料成分相同的一块材料,把它和工件并在一起加工。

3、圆柱件上钻与轴线垂直并过中心的孔,工件放在V形铁上后,可用直尺使所钻孔的中心线与麻花钻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钻出的坑为规则的椭圆,说明位置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