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87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4n

DNA数目

N

名称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细胞精子

卵细胞

(染色单体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已出现;

请注意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前期或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4、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  程

精细胞变形

不需变形

性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相同点

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配子的多样性导致后代的多样性

6、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B)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1)分裂后形成的是体细胞。

(2)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子细胞。

(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4)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无自由组合行为。

(1)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

(2)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产生4个子细胞。

(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4)同源染色体有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有自由组合行为。

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遗传物质。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

有荚膜

R型细菌

表面粗糙

无荚膜

过程:

①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③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⑤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R型活细菌中培养,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结果分析:

①→④过程证明: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

⑤过程证明:

转化因子是DNA。

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

且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

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 有32P标记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3、RNA在病毒繁殖和遗传上的作用 

早在1957年,格勒(Girer)和施拉姆(Schramm)用石炭酸处理烟草花叶病毒,把蛋白质去掉,只留下RNA,再将RNA接种到正常烟草上,结果发生了花叶病;

如果用蛋白质部分侵染正常烟草,则不发生花叶病。

由此证明,RNA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注:

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DNA分子结构

1、DNA分子的主要特点(B)

DNA的空间结构:

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二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

C-G)通过氢键连接。

在DNA复制和转录时,碱基对中的氢键断裂。

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

(若五碳糖是核糖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若五碳糖是脱氧核酸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3、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基因: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分子中有足够多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有n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n种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脱氧核苷酸。

四、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B)

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条件:

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1)解旋:

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

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1)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半保留复制。

即:

边解旋边复制。

 结果:

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特点:

半保留复制。

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的实质和意义(B)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五、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

定义: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

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场所:

细胞核条件:

模板(解旋的1条单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和能量(ATP)碱基配对原则:

A-U、C-G产物:

mRNA

翻译:

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条件:

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ATP)产物:

一条多肽链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RNA有三种:

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

RNA与DNA的不同点是:

五碳糖是核糖,碱基组成中有尿嘧啶(U)而没有T(胸腺嘧啶);

从结构上看,RNA一般是单链。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蛋白质合成的“工厂”是核糖体,搬运工是转运RNA(tRNA)。

每种tRNA只能转运并识别1种氨基酸,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六、遗传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B)

①正确的的选材(豌豆)②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③统计学应用④科学的实验程序

2、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A)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纯合子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

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

豌豆高茎)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dd)

3、遗传的分离定律(C)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遗传的分离定律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矮茎

高茎

↓自交

高茎矮茎

3:

1

②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